巴特爾
心有靈犀,詩人說:人生是詩和遠方;心有靈悟,禪者說:生命是禪和當下。
生活里,越簡單的事物越純粹;生命里,越自然的事物越真實。
老當益壯和未老先衰,既是截然相反的兩種生命狀態(tài),同時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境況。
愿助人為樂,非一時善念;能助人為樂,得一生福報。
事在人為,故有時要堅強,有時要頑強;而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堅強無須逞強,頑強不必爭強。
能把想做的事做好,首先是情商高,當然智商也不會低;想把該做的事做好,首先要智商高,當然情商也不該低。
良藥苦口利于病,故苦而不覺其苦;忠言逆耳利于行,故逆而不以為逆。
說明白話,才不會犯傻;說大白話,才不會猜忌;做清白人,才不會犯錯;做坦白人,才不會猜疑。
言多語失,故話多不如話少;言為心聲,故話少不如話好。
莊稼所以生長得好,是因為勤于耕耘鋤草;心情所以保持得好,是因為善于排解煩擾。
看什么,想什么,不同的心態(tài),說明不同的心境;說什么,做什么,不同的境況反映不同的境界。
禮貌和教養(yǎng)不只是干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一些該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該舍棄的要舍棄。因為,只有讓該結(jié)束的結(jié)束了,該開始的才會開始。
有些人從不道歉,也很少認錯。他們不見得自大,反而可能自卑。因為他們已經(jīng)自慚渺小,道歉會使他們更小。他們很少被贊美,認錯會使他們更覺得一無是處。
撕心裂肺的挽留,不過是心有不甘的表現(xiàn)。
所謂合適,就是聽得懂和聊得來。
人總愛跟別人比較,總想著有誰比自己好,又有誰比不上自己。其實,為你的煩惱和憂傷墊底的,從來不是別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態(tài)度。
遇到欣賞你的人,學會笑納;遇到你欣賞的人,學會贊美。遇到嫉妒你的人,學會低調(diào);遇到你嫉妒的人,學會轉(zhuǎn)化;遇到不懂你的人,學會溝通;遇到你不懂的人,學會理解。
周繼紅薦自《北方新報》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