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河+劉煥
摘 要:作為一個舞臺美術設計師,筆者在近些年的設計過程當中學到了很多但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近期對于劇場式舞臺如何適合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這個問題作了一些研究。作為演播室形式的綜藝類晚會在作為劇場式的舞臺空間內(nèi)錄制時往往是現(xiàn)場效果很好,但是錄制播出的效果卻很一般。當然,原因會有很多,單就我們舞臺美術的因素考慮,也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地方。就這個課題,筆者進行了許多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劇場式舞臺空間;演播室舞臺空間;舞臺臺口;觀演關系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114-01
一、演出空間的構成特點
演出藝術作為綜合時間和空間藝術需要一個維持觀演關系的空間——劇場或演出場所。舞臺美術家在超越時空的演出中共同構成具有聲、光、色、形等多維因素的視覺和聽覺的創(chuàng)意空間,并隨著時間,以及情節(jié)、場景的轉(zhuǎn)換而延續(xù)發(fā)展。
二、劇場演出空間和演播室演出空間的特點
(一)鏡框式舞臺
鏡框式舞臺是指觀眾位于舞臺的一側,而舞臺的其余側面被物體遮擋,以供演員和技術人員做準備工作舞臺是內(nèi)嵌式的,演員都由舞臺側面的幕布中出入,西方很多歌劇院就是鏡框式舞臺。以前中國的舞臺都是三面觀的戲臺,而現(xiàn)在大部分的劇院都是一面觀的鏡框式,比如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劇院,國家大劇院。鏡框式舞臺臺口的一方在舞臺上看來就仿佛成了“第四面墻”,演員和觀眾之間隔著樂池.臺唇和鏡框臺口,造成觀眾和演員存在一定的隔閡,因此它肯定不會像演播室舞臺空間那樣是360度的,缺乏與觀眾的互動,這種“觀——演”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劇場內(nèi)錄制電視節(jié)目的播出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鏡框式舞臺是比較適合繪畫性透視布景的。所以,劇場的舞臺臺口就決定了一種特定的“觀——演”關系。那么,如何使劇場能夠盡可能的適應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我認為鏡框式舞臺的臺口的改造和變換式利用起著很重要的因素。
下面舉一個比較典型的利用劇場空間來錄制電視節(jié)目,以達到演播室的播出效果。
(二)演播室場景
演播室場景空間的靈活性比較強,它沒有特別的觀眾和表演的區(qū)域劃分,它可以具有普通的觀眾一邊,舞臺一邊的“觀——演”關系。它也可以把“觀——演”關系融為一體,不存在所謂的臺口位置關系,面對面的觀眾欣賞和參與,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氛圍熱烈歡快的氣氛。演播室場景的節(jié)目錄制是為了制作電視節(jié)目服務的,目的還是為了電視播出。一般不太重視直觀效果如何,只追求最終播出的畫面效果。實際上它的真正觀眾是攝像機,攝像機的鏡頭就代表著觀眾的眼睛。電視作為傳播媒介,需要與觀眾縮短距離,需要交流,因此它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設備,揚長避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更為理想的演出和觀賞效果。
現(xiàn)場觀眾是電視錄制中的重要參與者,現(xiàn)場的觀眾席是舞臺上另一個表演區(qū)域,在某些特殊的節(jié)目中觀眾席與舞臺則完全融合在一起,這在以游戲.競賽類為主的表演中最為多見。因此,某些大.中型文藝晚會的舞臺(或演員表演區(qū))便是整個場地的主體。這也是它與劇場的最大區(qū)別。
劇場式舞臺如何適應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一定要明白劇場和演播室的特點。我認為一定要解決以下幾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1)臺口的再利用。每次就劇場式舞臺設計舞美時,都會對怎么裝飾臺口而想出很多辦法,因此劇場式舞臺要適合電視錄制播出,一定要打破臺口框死的狀態(tài)要使舞臺臺口具有延展性,打破:“鏡框式”的空間狀態(tài),使它形成具備電視錄制播出的空間條件。(2)舞臺的縱深把握劇場式舞臺具有比較多的機械平移、升降、旋轉(zhuǎn)等系統(tǒng),因此適度的把握舞臺縱深的尺寸,并與舞臺臺口的延伸形成恰當?shù)穆?lián)系,也是形成適合電視錄制播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適當?shù)氖褂脵C械舞臺,控制舞臺的縱深,打破劇場的空間結構,進行空間的再分割,是很必要的。(3)“觀-演”關系的轉(zhuǎn)。舞臺的臺口和舞臺的縱深問題解決了以后,便可以使舞臺和觀眾形成更深一步的聯(lián)系,在某些節(jié)目當中可以直接和觀眾產(chǎn)生互動,打破“鏡框式”舞臺的“觀-演”關系,使其更加適合演播室錄制效果“觀-演”關系,形成多機位的錄制形式。
江蘇衛(wèi)視的春晚除了符合以上兩點以外,它把觀眾和表演區(qū)的距離拉的更近了,觀眾和演員的互動更強了,也體現(xiàn)了演播室錄制的特點,但它還存在一個“觀-演”的高低空間關系?!斗钦\勿擾》就是一個劇場式舞臺特別適合電視錄制播出的一檔節(jié)目。這個舞美設計是將整個舞美搭建在了劇場的舞臺空間內(nèi),觀眾—主持人——嘉賓三者處于同一個舞臺空間內(nèi),這樣在機位的布置上就會更加多樣化,是360度的“觀-演”空間關系,它是利用了劇場的空間完全展示了一個演播室的場景,舍去了所有劇場的功能特性,使電視機前的觀眾并不知道它是在劇場的舞臺上錄制的節(jié)目,再加上360度多機位的切換,使它呈現(xiàn)的就是一個演播室的錄制現(xiàn)場空間,我認為它是劇場式舞臺如何適合電視錄制播出的一種全新的嘗試,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三、結語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作為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來說,也應創(chuàng)新出符合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多種形式的電視節(jié)目來。在了解了劇場和演播室的特點以外,我們一定要大膽的嘗試一些打破常規(guī)的辦法,使劇場和演播室形成一種全新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表演空間關系,創(chuàng)新出更加新穎的電視錄制空間。
總之,只要把劇場和演播室的特點掌握清楚,明白它們之間聯(lián)系,通過不斷地實踐,就一定能找到劇場式舞臺如何適合電視錄制播出的辦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