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高嵐生
摘 要:谷子提質增產增效技術,改傳統(tǒng)的裸地種植為全膜覆蓋穴播(可降解地膜)、改傳統(tǒng)的平覆膜為起壟覆膜(可降解地膜),結合測土配肥、綠色防控、藥劑拌種、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等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土壤水分蒸發(fā),使水資源利用率由40%提高到70%以上,實施了有限自然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顯著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又提高了種植的機械化程度和田間管理效率,增加了產量,減少了投入,提高了品質。
關鍵詞:谷子;提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92
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且莖葉蛋白質含量高于玉米秸稈和牧草,質地柔軟易于吸收,非常適宜種養(yǎng)結合。谷子易儲存,易加工,耗水量少,雜交谷子產量會得到很大提升,谷子之所以在歷史中慢慢退出主糧家族,主要原因是產量較低受到一定的限制。
1 全膜雙壟溝播穴種
1.1 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坡度10°以下的川地、塬地、溝壩地等土壤肥沃的平整土地,以豆類、玉米等茬口較佳。谷子不適宜重茬,連茬會造成雜草多,病害嚴重,土壤養(yǎng)分失調。前茬作物收獲后,深耕曬垡,接納降水,對玉米茬口地最好采用旋耕機旋耕。
1.2 起壟覆膜(可降解地膜)
全膜雙壟穴播技術(6孔):采取大小行起壟、壟溝種植,1帶1.1m,1膜雙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穴距26cm,每穴留苗6~8株、667m2留苗約3萬株。667m2施優(yōu)質農家肥5000kg左右,谷子專用肥80kg,結合整地全田施入或在起壟時集中施入窄行壟帶內。用寬120cm的超薄地膜(可降解地膜),全地面覆膜。膜與膜間不留空隙,每隔2~3m橫壓土腰帶。
1.3 適時播種
適期播種是保證谷子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當?shù)販胤€(wěn)定通過≥10℃時播種,一般是4月下旬—5月中上旬播種,積溫低的地區(qū)適當早播,積溫高的地區(qū)適當遲播,播種偏早,花期遇上雨季,容易造成花粉破裂,影響授粉,秕粒比較多,影響產量。播種過晚,生育期變短,也影響產量。一般667m2播種量為36kg,要求撒籽均勻,不漏播,深淺一致。播種密度按照各地土壤肥力高低具體確定,肥力較高的旱川地、溝壩地、梯田地,播種深度3~5cm,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穴距26cm,每穴留苗6~8株,每667m2留苗30000株左右。
1.4 田間管理
1.4.1 苗期管理
谷子出苗后,先鎮(zhèn)壓蹲苗,防止死苗。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可用溫水浸泡或崔芽的種子補播,如果谷苗長大后仍缺苗需要移栽,以保證全苗。
1.4.2 拔節(jié)抽穗期管理
追肥的最佳時期是拔節(jié)后至孕穗期,一般底肥施充足時不需要追肥,如缺肥可趁雨季使用追肥器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有利于根系吸收且不浪費,提高粒重,減少秕粒。
1.4.3 開花成熟期的管理
谷子開花成熟期管理的重點是增加粒重及防止葉片的早衰,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向穗部子粒運輸積累,減少秕粒,提高千粒重,保證及時成熟,防止倒伏。谷子在灌漿期,穗部的重量逐漸增加,如果根系不發(fā)達,容易造成倒伏。為防止倒伏的最佳措施就是選用抗倒伏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在谷子灌漿成熟期,高效、即時地對谷子進行收獲。
2 選用谷子新品種及種子處理
根據(jù)本地區(qū)氣候條件、土壤肥力特點,選擇抗逆性強、豐產性好、適宜高產優(yōu)質的谷子品種。如晉谷21、晉谷29、張雜49等。春播前剔除秕、小、病雜種子及其雜物,選用大小均勻、顆粒飽滿的種子。種子用高巧和瑞毒霉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和谷子的各種病害。
3 谷子測土配肥
根據(jù)目標產量,按照配方肥施用要求,針對需要補足營養(yǎng)物質及微量元素,確定合理的施肥方式、時期和方法。作物播種前,結合最后一次耕翻,667m2施優(yōu)質農家肥5000kg左右,谷子專用肥80kg等,結合整地全田施入或在起壟時集中施入窄行壟帶內 。
4 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針對危害谷子生育期的主要病蟲害,采取預防為主,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態(tài)防治等綜合治理措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科學合理地防治苗期害蟲,減少農藥施用量,選用抗病品種,及時去除病株,實現(xiàn)輪作倒茬。達到優(yōu)質安全高產的目的。
5 全程機械化作業(yè)及品牌加工綠色認證
機械化精細整地,深松土壤30~35cm,為覆膜、1播保全苗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旋耕-開溝-施肥-覆膜-播種-覆土等全膜雙壟溝播機一次性完成,最大限度節(jié)省投入。從加工原生態(tài)產品到品牌包裝,致力于農產品的專一化、規(guī)?;?、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發(fā)展,加強品牌包裝技術,增加品牌附加值,實現(xiàn)承包谷子品牌加工包裝增值0.6元/kg。
作者簡介:楊麗萍(1964-),女,陽曲縣種子管理站,高級農藝師;高嵐生(1965-),男,嵐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農藝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