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極富感染力的優(yōu)秀散文,通過對其語言的品味鑒賞,意在嘗試對學生進行鑒賞訓練,旨在引起學生閱讀散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并進而領悟散文之美,陶冶美好情操。
關鍵詞:朱自清;荷塘月色;語言
有人說,《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名篇,它創(chuàng)造了詩情畫意的藝術境地,文中貯滿了濃濃的詩意,樸素淡雅,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是一篇抒寫“真我”的佳作,是特定時期朱自清靈魂世界的一面鏡子,既描繪了一幅荷塘月色圖,又奏出了作者心靈的樂章;我要說,《荷塘月色》是膾炙人口的美文,它新奇、優(yōu)美、恬淡、秀麗,給人以無窮的藝術享受。
一、用字遣詞準確——細膩美
例句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瀉”字緊扣“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增強了月光的流動感,又給人以奶白色而鮮艷欲滴的實感。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絕無聲響的幽靜。
例句2: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
“點綴”一詞不僅寫出了滿地滿塘綠葉,荷花卻零星稀少的景象,而且寫出了綠葉、白花相映的情趣?!把U娜”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用它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寫得生動形象。尤其是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不僅暗合了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耐人尋味。
二、比喻新鮮貼切——形象美
例句3: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說是靜,實為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著展著,但喻體中的女郎卻是旋著舞著的,不然,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葉子出水很高”是寫實,不需修飾已達到準確,但作者不滿足“摹形”,他要傳荷葉之神,于是抓住荷葉的狀態(tài)特征以裙作比,一位臨風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現了,那展開旋動的裙與碩大舒展的荷葉融為一體,荷葉的動態(tài)美便躍然紙上,形神兼?zhèn)洹N枧娜共⒎侨魏螘r候都與荷葉相似,只有舞到高潮,裙子因急旋而展開的那一瞬間,二者才相似,這就賦予了荷葉以動態(tài)美、形象美。
例句4: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蒼茫月下荷花的白色的光閃閃爍爍與一粒粒明珠相似,白花在綠叢中隱隱約約又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花帶著水珠晶瑩剔透也與剛剛沐浴過的美人暗合。同一個本體,作者用不同的喻體來形容,來狀態(tài),來描繪,寫出了花的盛開和含苞欲放的不同,從色彩和光華上寫出荷花之美,寫出荷花的光澤耀人,晶瑩可愛。
三、通感新穎奇特——和諧美
1.舉例幫助學生理解通感
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往往可以相互溝通,眼、耳、鼻、舌、身各個功能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有冷暖,如詩詞中常見的“寒碧”;聲音似乎有形象,如“聲音尖”;溫度似乎有重量,如“輕寒”;氣味似乎有鋒芒,如“怪味刺鼻”。這些都是感覺上的相通,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作者對兩種訴諸不同感官的事物有深切的感受,二是兩種感覺在心理上必須具有相似點。這種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在修辭學上成為“通感”。
2.找出文中的“通感”句并作探討解析
(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第一句,將“清香”比作歌聲,第二句,將“光與影”搭配而成的景象比作名曲,似乎不倫不類,好像不合情理。但是,①句中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若有若無、時斷時續(xù),捉摸不定”的感覺。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賞花時嗅到的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xù),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②句的相似點是“和諧”——高低、緩急錯落有致。這種特殊的比喻,不僅在形似更在于神似。它是一種內在的美、和諧的美,這種美,不但給人以享受,更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四、疊詞柔婉舒緩——音韻美
《荷塘月色》的語言美一個突出表現是繪聲繪形的疊詞運用。不僅使文章富有音樂的節(jié)奏,而且使文章寫景狀物,傳神入化,充滿詩意。一連串的疊詞的使用,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結合在一起,使人如見其形,如聽其聲,如聞其香,非仔細品味不足以體會其妙處。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廣度,以“田田”來形容荷葉的密度,以“層層”來刻畫它的深度,用“蓊蓊郁郁”凸顯樹木的繁茂,寫實效果鮮明,同時,讀起來節(jié)奏明朗、韻律協(xié)調,賦有音樂美。
五、小結
《荷塘月色》使我們欣賞到了細膩美、形象美、和諧美和音韻美。郁達夫曾評價朱自清先生:“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倍逗商猎律返拿肋€不止這些,諸如景物描寫的圣潔美、陰柔美,隱隱約約的朦朧美,濃妝淡抹的典雅美,疏散與嚴整相統(tǒng)一的勻稱美等。有人說:“莎士比亞是說不盡的!”我們也可以這樣套用:“朱自清是說不盡的,他的《荷塘月色》也是說不盡的,《荷塘月色》的美更是說不盡的!”
參考文獻:
[1]朱自清.朱自清代表作[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2]朱喬森.朱自清全集(1-12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3]朱自清.朱自清回憶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楊紫涵(1993—),女,河南省信陽人,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基金項目:信陽師范學院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及其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6——KYJJ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