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成功
木匠
成功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標準,其實生活得自由、快樂,就是最大的成功。
就在上周,小蓉還在用吉彩的事跡教育女兒: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吉彩和小蓉原來就住樓上樓下,爸媽是同一個單位的同事,兩人不僅是發(fā)小,還是同一天在同一家醫(yī)院里出生的,也是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同學。只不過小蓉的爸媽都是大學生,在單位里負點小責,而吉彩的爸爸是單位小車隊的司機,媽媽是單位醫(yī)務室的護士。兩家人的關系一直很好。
但是,小蓉在吉彩面前,始終有種抬不起頭來的感覺。吉彩不光人長得比她漂亮,比她白,穿什么都好看,還很會說話,從小就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吉彩最拿得出手的是學習,自打上學以后,一直是班上乃至年級的尖子,小學作文就上過報紙,還拿過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的一等獎。而小蓉學習也很努力,可是她無論怎么努力,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一度她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問題。
小蓉的爸媽在教育小蓉的時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看人家吉彩……”所以,盡管吉彩一直拿小蓉當朋友,但小蓉卻始終不覺得自己是吉彩的朋友,因為人家是誰,你又是誰?你配和人家做朋友嗎?不過,小蓉掩飾得很好,沒讓吉彩看出來。
后來,吉彩考上了市重點高中,三年以后,又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兩人見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再后來,小蓉聽說吉彩本科畢業(yè)后,又讀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yè)后,又被北京某個在她看來十分高大上的單位錄用,干沒兩年,又被單位派去了美國深造……
此時,小蓉已覺得吉彩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了。但她有時也會想起吉彩來,特別是在她感到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她認為吉彩是她認識的人里面最成功一個。唉!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在想到吉彩的時候,她總會發(fā)出這樣一聲嘆息。
當初,小蓉沒有考上大學,靠爸媽托門路進了一家國營大廠。到了結婚的年齡,又是在爸媽的安排下,和一個自己并不怎么喜歡的男人結了婚,并很快就有了孩子。前些年,廠子垮了,小蓉用買斷工齡的錢,開了一家小飯館。經(jīng)過數(shù)年打拼,當年的小飯館,已變成了一家兩層樓的酒店。就在小蓉以為可以松口氣了的時候,丈夫有了外遇。小蓉跟丈夫本來就沒什么感情,所以也沒哭也沒鬧,只是快刀斬亂麻地與丈夫離了婚。然后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好在酒店的生意不錯,足夠她們娘兒倆開銷的了……
小蓉想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要說還有什么念想的話,那就是她希望女兒將來也可以像吉彩一樣優(yōu)秀。女兒也很爭氣,書讀得好,考試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五名……
但是前兩天,小蓉突然接到吉彩的電話,說她回來了,想找她聊聊。那一刻,小蓉竟有點受寵若驚。她立刻熱情地請吉彩晚上到店里來,她要為她擺酒接風。
吉彩來的時候,小蓉不禁有些感慨:十幾年不見,吉彩原先那曼妙的讓她很是羨慕嫉妒恨的身材已經(jīng)有些發(fā)福了,最扎眼的是她頭上已有了好多白發(fā)。小蓉把吉彩請進包房,等服務員上完菜后,特意叮囑道:“今天晚上,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不要來打攪我們?!?/p>
服務員走后,兩人話起了別情。不料說著說著,吉彩的眼圈就紅了。她告訴小蓉:“我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后,又回了原單位,本想可以大干一場了,可是原先那個很欣賞我的領導已經(jīng)退休了,新領導卻對我很排斥,開始我還以為我們只是工作中有分歧,后來我才知道,當初我被公派出國留學的那個名額原定是他的。這些年,他分派給我的凈是一些別人不愿意干的苦活兒、累活兒。每天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工作做好了,成績是他的,工作出了問題,責任卻是我的……
“唉!我這輩子和你比起來真是太失敗了。你看你現(xiàn)在多好啊!開了這么大一個店,想怎么經(jīng)營就怎么經(jīng)營,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女兒還這么有出息,我可是連婚都沒結呢?,F(xiàn)在,我終于想明白了,我不能再這么下去了!我要辭職,不干了!然后,也像你一樣開家店,過過自己的小日子,這不就找你學習來了……”
吉彩越說越傷心,竟嗚嗚地哭了起來。小蓉都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