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廿榛
逃離地球表面
■ 陳廿榛
我一直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這種執(zhí)念緣于我7歲那年,因為吃飯?zhí)羰潮晃野殖袅R了一頓。那時,我邊掉眼淚邊想,我一定要自己買個房子,再小也沒關(guān)系,在我的房子里,一切都能自己做主。后來上初中,我的叛逆達到了巔峰,覺得媽媽不敲門就闖進我的房間,還抱怨我太邋遢,實在太不尊重我,于是愈發(fā)想要自己住。再后來,我開始有了喜歡的人,覺得自己更加需要一個小房子了,就算以后吵架,好歹還有個獨屬于自己的去處。
今年,我租了個70平方米的小房子,我的主臥能看見海,次臥合租的是一個安靜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女孩。終于離自己一個人住近了一步,我卻沒有想象中的激動,連女孩必備的梳妝臺、穿衣鏡也沒買,只是把原本就簇新的房間重新打掃了一遍,換上了自己的床墊和小花被,就這樣草草安置了自己。手機里保存的一堆關(guān)于出租房裝修的帖子,再也沒有打開過。我隱隱意識到,自己并不是那種活得精致的女孩,粗枝大葉的程度堪比男孩。
小時候,我幻想自己一個人住以后就可以胡吃海喝,誰也管不了我。成熟一點后又覺得每天都該給自己做減脂餐,營養(yǎng)、科學又減肥??墒聦嵣?,我根本不愿意每天往廚房邁步,小區(qū)附近的館子已被我吃了個遍。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忽然察覺到來自內(nèi)心深處自己又不愿意承認的惶恐。我看到了那個叫囂著想自己住的小女孩,她享受著來自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叉腰大喊:“我要自己??!”
我真的想自己住嗎?我只是想逃離爸媽的嘮叨而已。可是魚離水難獨活,我是魚,家人對我來說就是水,逃離而得的自由算不得真正的自由,正如盧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p>
后來我在書店看書,無意間翻到了林特特講述的自己一次逃離的經(jīng)歷。為了能有個獨處的空間,她租了一個房子,細心裝修好,再沒有家里柴米油鹽的瑣事牽絆。可不久之后,她就退了房子,再次回歸到那個熱鬧喧囂的家庭中。她覺得熱鬧之余的片刻寧靜,比起整日的安靜更讓她珍惜。
其實熱鬧也好,煩瑣也罷,這才是生活原本的模樣。完全的安靜更像是靈魂被關(guān)押在曠野之中,你以為自己自由了,其實只是心的監(jiān)獄面積擴大了而已。也許很久之后,我們還會想從庸常的生活里再次逃離,可那時我們就會懂得,自己需要的只是短暫的修整來緩解片刻的郁結(jié),根本不需要倉皇出逃。
想到高中時,我格外不喜歡命題作文,因為題目要么老生常談,要么異想天開,寫作格式也被限制成了固定模式,就算拿到高分,我也沒什么成就感。老師發(fā)現(xiàn)我這種情緒后找我談話,他說:“你不要被命題作文限制住手腳,要學會戴著腳鐐起舞?!崩蠋熣f的話我當時并沒有仔細揣摩,只以為是在鼓勵我思路不要過于拘泥。直到后來我開始寫影評,需要一遍遍斟酌、修改,在理清自己的邏輯表達時,我才明白其中真意。靈光一閃的創(chuàng)造固然難能可貴,“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精神卻更為珍貴。在條條框框中反復琢磨、凝練出的作品,才不枉我們起舞一場。
做人其實也是如此,在桎梏之中尋找自由,得來的快樂方能更加真實。倘若覺得累了、倦了、想逃了,倒不如在自己心中辟出一方天地,為自己造個小房子。這里可以收留你的懦弱和疲倦,也可以容納你的歡喜和雀躍,無論你在異國他鄉(xiāng)還是故夢歸處,你的小房子都會一直陪著你,讓你逃離片刻的喧鬧,在你凈化完心中的陰郁時,重新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