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花
【摘 要】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達到此目標,教師首先要自己有知識的儲備和高度的敬業(yè)精神。要從自身提升、培養(yǎng)興趣、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下大功夫。達到“教為不教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提升自我;興趣;方法;習慣
縱觀當前教育,“學會學習”、“開發(fā)每個人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習者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向?!秾W習生存的財富》一書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學會學習。要把著眼點從教育轉向學習,從外部的“教”轉向內在的“學”,借以充分發(fā)掘每個人的所有潛力和才能,以適應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于是終身學習成為人促進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必然選擇。作為終身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教育,從小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靈魂,是未來人才的基本素質。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币寣W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自由學習。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老師只是起指導作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看似簡單,但想要長期堅持卻很難,學生本人有沒有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起決定性的作用。而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是遠大的理想決定,也不是靠精彩的語言動員而決定,30多年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告訴我,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決定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即教師的語言、親和力、講解過程中的吸引力以及處理事務時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利索等。也可以總結為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或訓練以下幾方面的品質。
一、塑造自我
(1)不管自己以前是怎樣的性格,遭遇過什么,在學生面前,一定要開朗、樂觀,從不嘆息,從不言敗。
(2)要有親和力,和學生打成一片。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用鼓勵的語言,即使有特別不順心的學生或生氣的事也不要失去你在孩子眼中神圣的形象,不要在課堂上發(fā)怒,更不能辱罵或體罰。辱罵和體罰只會讓學生窺到你的無能和粗暴,導致學生對你表面順從,實際厭煩,從而導致“不敬其師不信其道”的逆反心理而失去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
(3)以知識和能力征服學生。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儲備一桶水,有較多的知識儲備,講解和分析時,教師侃侃而談,古今中外,琴棋書畫,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學生被吸引得忘了時間,保準教師早早的走進學生的心里,也便有了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結果。
二、挖掘教材,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茖W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強大內驅力,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思維就會異?;钴S,學習活動就會隨之變的愉快,學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識技能。在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智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起的作用更大。反之,就會導致學生在該門學科中學習動力的缺貶和動力水平降低。所以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每個文本都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或可以開拓的感興趣的內容,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內容為切入點,巧妙進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學習“富?!钡睦斫夂蜁鴮懀辉?,學生從生活中已經(jīng)大致了解了它的意思是要啥有啥,有錢,物質豐富。但為了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挖掘古人造字的智慧,引導學生分析“富?!眱蓚€字的字形,看看古人嚴重的“富?!笔鞘裁辞闆r?!案弧鄙现邢陆Y構,有房(宀)、有院(—),有人(口)有田地(田);裕,有衣穿(衤),有飯吃(谷)就是富裕。所以這兩個字都是會意字。再識記書寫。這樣一番開拓性的理解,既使學生增長了知識,又使他們因對古人的聰明敬佩之后產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學習語文的興趣。
蘭州來我校支教的一位老師和學生一起進入《與象共舞》一課,在于學生進行了關于“象”的一般知識的談話后,用文中的幾個關鍵性的詞語“熟視無睹沖鋒陷陣小心翼翼彬彬有禮翩翩起舞”先讀會,然后填在五個句子中,這五個句子是:
(1)在泰國,大象對人群已經(jīng)(熟視無睹)。
(2)在泰國,大象馱著武士(沖鋒陷陣)。
(3)在泰國,大象會(小心翼翼)的給人們做按摩。
(4)在泰國,大象優(yōu)雅地像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
(5)在泰國,大象(翩翩起舞)的熱烈氣氛讓人難以忘懷。
這五個句子就是沒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以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進入課文內容,真是妙不可言,首先那幾個詞語的出現(xiàn),就是吸引學生的亮點,它們是新詞又是文中的關鍵詞讀起來又朗朗上口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興趣盎然。下一步又是選詞填空,不難而有趣,卻是文章的重點句,學生的學習興致因老師設計的巧妙再一次提升,即使不愛學習的孩子,也被這簡單有趣的內容吸引,達到了全員學習,不亦樂乎的效果。通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詞語的讀音、理解和每段的中心句的問題已經(jīng)解決,對后面總結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用時不多,難點重點卻已突破。這是教師不辭辛苦,挖掘教材,動腦設計的結果。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經(jīng)驗和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例如,背誦課文,不教方法,學生只能死記硬背,背誦的慢忘得快。而教學生先把要背誦的內容理解后,分析共有幾句話,按順序,每句寫什么,再按順序理解背誦,背誦得快,且記得牢。再如,生字組詞,如不教從生活中去尋找詞語,而是隨學生方便,在輔助書中抄寫,不但超的有些詞語很陌生,脫離生活,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不動腦筋,只會抄襲的習慣,累了學生,害了學生。如果每次學生字,教師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從生活在大腦中的積累中找生字帶出的詞語,實在沒有或很少可查字典。這樣學生收獲了學習方法的同時,養(yǎng)成了動腦的習慣。還有,很多閱讀題,一部分學生不會,并不是題難或學生笨,而是學生沒有耐心閱讀或沒有時間細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文本,自己從文本中學找答案,比老師直接輔導找出答案花的時間多一點,但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方面卻大大有益,收到一時之勞,后期無勞的效果,這也是“教為不教的”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
四、挖掘教材,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是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需要有堅定的信心,明確的學習目標。信心是學習的基石,目標是學習的動力,這些往往來源于教師的啟發(fā)誘導,設計充滿活力的疑惑,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一片沃土。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生活實踐、學生心理,設計一些學生樂于研究,大多數(shù)學生能研究的話題或知識,讓學生或討論或查字典和有關書籍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學會質疑問難。質疑問難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促使自學能力形成的起點,是思維訓練的重要途徑,它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體性探索,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實踐中,由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初步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學習價值。再比如,學習課文某一段,教師與其一句一句講,還不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讀后,問“你讀懂了什么?”再舉手的學生中先讓優(yōu)秀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大家各抒己見,學生有了暗自比拼的心理,在讀課文時特別專心,久之,形成會讀書、會分析會分析的學習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