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榮
摘要:本文論述的對象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在文中結(jié)合教學理論、明確《小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并聯(lián)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分別從如何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如何選擇閱讀的材料、如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學會讀書這三個方面來談?wù)勗陂喿x教學中應(yīng)做到的一些工作環(huán)節(jié)。從中知道: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071
一、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書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讀書首先就是為了擁有豐富的知識。一本好書,記載著有關(guān)生活、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要獲得這些知識,這就得讀書。著名英國作家培根說過:“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弊鳛榻處煟覀円敕皆O(shè)法地使學生熱愛讀書。
1. 故事引入法。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喜愛聽故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凡事總想問個為什么。但又不想看書,為了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興趣,筆者在教學中堅持每節(jié)語文課前五分鐘都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記得有一次:筆者講《大拇指湯姆》的故事時,下面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他們覺得居然有拇指般大的一個小人,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從孩子們的眼神中可看出他們都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還有一次,在講《夫婦倆賣酒》的故事時,學生邊聽邊說:“這老婦人實在是太沒良心了,居然在酒里摻水,難怪他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差?!钡宸昼姰吘固?,學生聽得不過癮,總是覺得老師要是再講久一點多好呀!這樣子過了一段時間,就有學生問:“老師你怎么知道那么多的故事呀?真是了不起!”“要是我也知道那么多,該多好呀!”于是筆者把謎底告訴學生“其實老師這些故事都是從書上看來的,并告訴他們這些故事可以從《安徒生童話故事》和《誠信小故事》中可看到。”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我家也有這些書,我回去也要找來看看?!边@時,學生讀書的興趣自然而然地被調(diào)動起來了。
2. “成果”展示法。學生除了愛聽故事外,還往往愛表現(xiàn),當他的行為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時,往往熱情高漲。筆者在教學中利用每周的班會課,讓學生講他們從書上看到的故事,他們都說:“陳新,真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居然知道那么多的故事?!边@時,筆者會告訴其他同學,如果你們也想成為故事大王,就要向陳新同學一樣,多看書。除了講故事外,筆者還讓學生把從書上看到的好詞、好句和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用一個本子抄下來,如果不喜歡抄的可用一張紙把它做成書簽也可以,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在班上展示,通過展示進一步地促進學生讀書的熱情。同時,在“六一兒童節(jié)”時,還讓學生自己制作手抄報,把自己從書上看到的小故事,好的詞語,好的句子和笑話、謎語寫上去,版面自由設(shè)計,并在班中的墻壁上粘貼。這樣,學生讀書的成果得到了肯定,有了展示的舞臺,自然學生對讀書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所以, “成果”展示法可以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促使他們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熱愛。
二、選擇閱讀材料
1. 結(jié)合課本學習,選擇拓展性的閱讀材料。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點的范文,教師在教完課文的同時及時地向?qū)W生推薦有關(guān)的課外讀物,是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延續(xù)的一個過程。
(1)童話類。針對孩子們天生愛幻想這一特點,筆者在教完課文《小麻雀》后,問學生是否想知道更多的童話小故事,孩子們充滿求知欲的眼神告訴筆者:他們被會說話的小狗和會蓋房子的小豬所吸引,他們對童話故事都很感興趣。這時,筆者及時地向?qū)W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故事選》《格林童話故事》這兩本書,讓他們在課后找來閱讀,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
(2)寓言類。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讀一些具體形象的小故事。而在小學語文課本中這樣的小故事很多。如:寓言小故事《掩耳盜鈴》《坐井觀天》等,在教完這類課文時,筆者讓學生可以找找《伊索寓言故事》來讀讀。
(3)名著類。小學五、六年級的課本中都安排了《西游記》和《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如:第九冊語文S版教材中就安排了《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的故事和第九冊語文人教版就安排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學生堂上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在教完這類課文時,筆者就向?qū)W生推薦《西游記》和《三國演義》,以便讓學生對祖國的悠久文化遺產(chǎn)有一些了解。由于電視上也經(jīng)常放映這些故事,筆者還讓學生結(jié)合電視,再對照書本,看電視和書本上寫的有什么不同,以此強化學生閱讀的興趣。
2. 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教師向?qū)W生推薦與課本有關(guān)的課外書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在課外看的書五花八門。針對這一點,筆者在教學中還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有針對性地結(jié)合學生每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的選擇閱讀材料。如:喜歡笑話的,可找《笑話大王》等類的書來讀;喜歡童話故事的,可找《安徒生童話故事》和《格林童話故事》這類書來讀;喜歡讀報的,可選定一份或二份固定的報紙來讀,如:《中國少年報》和《語文報》等;喜歡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作的,可找《十萬個為什么》《身邊的小發(fā)明家》等書來看。總之,有一定的目的帶著自己喜歡的心情去讀就行。
三、掌握讀書的方法,學會讀書
1. 結(jié)合課本學習,教給學生最基本的讀書方法
(1)快速瀏覽法:顧名思義就是用較快的速度,邊閱讀、邊理解、邊記憶的一種方法,使閱讀處于一種十分活躍的狀態(tài)中。這種方法在平時用得是最多的。如:筆者在講《窮人》這一課時,由于文章篇幅較長,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快速閱讀,并讓學生在邊讀的基礎(chǔ)上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等一些問題。采用這種方法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對課文有個初步的印象。而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讀的文章(或書)都是屬于篇幅較長的,何況有些是學生不喜歡讀的,這時筆者就讓學生采用快速瀏覽法,來決定是否還要把這文章(或書)細看下去,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endprint
(2)默讀法:就是不開聲的一種讀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心里反復(fù)讀,從而達到領(lǐng)悟句子的含義,有利于思考。這種方法在課外閱讀時也是采用的最多的。
(3)朗讀法: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大聲朗讀,讓他們從中領(lǐng)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最好不過的一種方法了。如:筆者每天都布置學生讀課外書20分鐘,并要求他們采用大聲朗讀的形式,從而鍛煉學生眼、口、心一致的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4)精彩語句、段的賞析法:這是一種逐句逐段慢慢細讀的方法。其目的是不僅要弄清表面意思,而且要領(lǐng)會內(nèi)在的含義和情感內(nèi)容。
2. 學會讀整本書的方法。課堂上讀的都是較短的、單個的文章,而學生在課外往往閱讀的都是整本的書,那么拿到一本書該怎樣去讀呢?除了利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以外,還要掌握一定的讀書訣竅,才能滿足自己的讀書欲望。
(1)由書名展開猜想。拿到一本書,我們總會看看書名是什么,封面到底畫了些什么,作者是誰,書中到底是講什么的等問題。書名往往能勾起讀者的欲望。如:有一次班會課上,筆者向?qū)W生推薦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筆者就是先讓學生從書名展開猜想,問學生,當你們聽到這個名字時,心理會想這本書到底是講什么的?結(jié)果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各抒己見。所以,在讀整本書時讓學生從書名中展開猜想,可以勾起他們往下讀書的欲望。
(2)為書中的人物“畫像”。一本好的書,往往有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這些動人的情節(jié)中的人物往往會令讀者難忘。如果我們能把這些人物畫出來,留在自己的頭腦里,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呀!所以筆者讓學生在讀課外書時,多留心作者對不同人物的描寫,在制作手抄報時,可以為書中的這些人物畫像,并配上文字說明。在展出的作品中,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有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有長著長鼻子說謊話的木偶……這些都說明了孩子們是帶著自己的真心去看這些吸引他們的書的。
(3)把握故事的線索。一本書往往是由許多的故事情節(jié)連在一起的,在看書的時候,我們不只要看書中的文字,還要想想作者是怎樣在講述這個故事的,只有在看書時注意把握故事的線索才能進一步地了解書中的內(nèi)容。小學生年齡小,往往只注重看完就行,心里不會多想什么。如:筆者在讀書活動課上問看過《西游記》的同學,為什么孫悟空會三打白骨精?為什么孫悟空的師傅會把他趕回花果山?結(jié)果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回答不出來。所以,在教學生看書時,還要讓他們注意把握故事的情節(jié),學會帶著問題看書。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4)學會做讀書筆記。學生在看書時,往往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詞語,這時,如果能及時地把它記錄下來,那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所以還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做讀書筆記。正如徐特立老師所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一樣,一代偉人毛澤東就是按照這個辦法來學習的。他為自己裝訂了很多筆記本,這些筆記本“各司其職”有的是專門用于抄錄整篇文章的選抄本,有的是單用來摘錄精彩的文句、片斷、章節(jié)的摘錄本。一代偉人都能如此認真地讀書,更何況我們呢?通過故事教育學生在閱讀時也要及時地把自己看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并在精彩處附上自己的所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可見,只有在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注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從而學會讀書,才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的課外閱讀才能得以堅持,課外閱讀量才會不斷地增加;只有教師和家長共同監(jiān)督和促進,學生的讀書熱情才能保持,最終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