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良才(安徽)
老人與狗(外一篇)
●袁良才(安徽)
熙來攘往的繁華街頭,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愁苦的臉皺如核桃,還瘸了一條腿,走路一拐一拐的。她一手拎著漆黑麻烏的蛇皮袋,一手拎著火鉗,沿著人行道踽踽靠近—個個垃圾箱,在里面翻撿著啤酒瓶,紙盒和其他能賣錢的東西。
幾乎沒有人注意她,但偶爾也會有人看她一眼,搖頭嘆道,這么大年紀(jì)了,還出來撿破爛。她沒有兒女,還是兒女的良心讓狗吃啦?這些話老奶奶顯然沒有聽見,老奶奶差不多是個聾子了。不知過去了多少時辰,老奶奶手里的那只蛇皮袋變得鼓鼓囊囊,她用胳膊肘抹了—把汗,核桃似的臉上終于露出些許笑意。接下來她背著蛇皮袋,趔趄著瘦弱的身體向—個方向走去。
走著走著,一條巷弄里突然竄出一只穿著花衣裳的雪團(tuán)似的寵物狗,寵物狗因跑得太急太歡,剎不住腳步,一頭撞在老奶奶的小腿上。只聽老奶奶驚叫一聲,人和蛇皮袋都倒在了人行道上,接著發(fā)出痛苦地呻吟聲,核桃臉上又有豆粒大的汗滴滾落下來,砸起地上的灰塵。
只見那只闖了禍的純白哈士奇并沒有“肇事逃逸",它先是汪汪叫著急得圍著倒在地上的老奶奶直轉(zhuǎn)圈,接著也蹲伏在地上,滿眼歉疚似地凝望著呻吟不止的老奶奶,不時汪汪吠叫著望向過往的路人,那眼神分明是在向人們求援。
有人匆匆而過,相互議論道,如今做好人難哪!弄不好就惹火燒身!社會咋變成這樣了?
有人停下腳步,感嘆道,連小狗都不肯肇事逃逸,守在老人身邊施救,我們難道連狗都不如?
就有人打120,打110,并守在老奶奶和寵物狗周圍,且議論不止:狗是動物,當(dāng)然不具備獨立民事行為能力。
老人顯然摔骨折了,醫(yī)療費誰給出呢?
老人八成有子女啊,子女不出誰出?
不對!應(yīng)該找寵物狗的主人!狗闖得禍,監(jiān)護(hù)人難辭其咎,理應(yīng)承擔(dān)相應(yīng)責(zé)任!
120救護(hù)車來了,幾個白大褂小心翼翼地將老奶奶抬上車,轉(zhuǎn)過頭問,誰是肇事者?或者誰是傷者的子女或親屬?
圍觀的人們紛紛后腿,唯恐?jǐn)偵下闊S腥粟s忙解釋,這里沒有老人的親屬,我們都是好心的路人。肇事者倒是有一個!人們紛紛用手指向那條已經(jīng)站起身來的純白哈士奇。
白大褂笑了,瞎胡鬧!它算什么肇事者?到時候我們的醫(yī)療費找誰要去?
話音未落,人們頓覺眼前劃過一道銀色的閃電,是那只寵物狗躍上了救護(hù)車,蹲在老人身邊,沖外面的人們汪汪大叫著,似乎在催促人們趕緊將老奶奶送醫(yī)院。
白大褂們不知所措時,110警車到了。
警察肯定地說,這事好解決。你們放心去救治老人吧,寵物狗我們帶走,有狗在就不怕找不到狗主人。這哈士奇值錢得很呢!
寵物狗被帶到了警局,當(dāng)然不可能審訊它,審也審不出名堂來。警察就是機智干練,馬上和電視臺聯(lián)系,請他們過來給哈士奇錄了視頻,在電視臺播出了《尋狗主啟事》,當(dāng)然隱瞞了這狗肇事的情節(jié)。
尋狗啟事播出的第二天,就有一對衣著光鮮的中年夫婦來到警局,認(rèn)領(lǐng)他家走失的寶貝。女人緊緊摟著小狗,幾乎要哭出來,兒子!你咋這么淘?找得我好苦。
警察把莫名其妙的他倆連同寵物狗帶到了醫(yī)院骨科—間病房。女人看見腿上打了石膏繃帶的老奶奶,一下子就鐵青了臉,背過身去。
男人也變了臉色,尷尬地上前,結(jié)結(jié)巴巴地叫道,你怎么啦?媽……
哈土奇則興奮地汪汪叫著,企圖躍上病床和老人親熱,但鏈子被警察及時帶住了……
病床上的老奶奶艱難地動了起來,窸窸窣窣—陣,從貼身衣袋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存折,核桃臉上的老眼里滾出淚花,顫抖著把存折遞給中年男子,說,這是俺這幾年攢下的—點錢,都給孫子念書用吧。讓俺多看看孫子好嗎?
男人低垂著頭,放聲大哭起來。
阿九是誰?說出來嚇你一跳,他是茅臺鎮(zhèn)上的釀酒大王。
阿九是個棄嬰,當(dāng)年被狠心可能也很無奈的父母偷偷扔在了茅臺鎮(zhèn)。是九九重陽節(jié)這晚被撿到的,一稱,不多不少,九斤,便給他起名:阿九。
阿九是吃百家飯、喝百家酒長大的,這話無半點夸張。好心的茅臺鎮(zhèn)人輪流養(yǎng)育著小阿九,產(chǎn)婦的奶水總是盡著他先喝,喝夠??尚“⒕胚€是啼哭不止,粉嘟嘟的臉蛋上旋出一對大酒窩。不知是誰病急亂投醫(yī),從家里的酒壇里舀了一湯匙茅臺酒喂進(jìn)他嘴里,小家伙貪婪地吮吸著,立馬不哭了,咯咯咯地笑起來,兩個酒窩顯得更深更大了,活脫脫賽似兩個肉酒盅。
這屁孩,敢情天生就是個小酒仙呢!茅臺鎮(zhèn)上頓時傳開了這個新奇話題。
從此,阿九吃百家飯的同時,也享受到了一種特殊待遇,喝百家酒。
到了阿九該上學(xué)的年齡,鎮(zhèn)人又集資送阿九去讀書。阿九似乎得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病,課堂上蔫不拉嘰的,總愛打瞌睡,有時還把呼嚕打得山響。
老師無奈,戲言,莫非小酒仙犯酒癮啦?給他灌了幾口茅臺,阿九瞬間生龍活虎起來,此后老師天天給他備一小壺酒在教室里,瞌睡時就灌一口。阿九的學(xué)習(xí)成績突飛猛進(jìn),穩(wěn)居全班魁首,十年后一舉考中了某名牌大學(xué)釀酒專業(yè)。
畢業(yè)后,阿九謝絕了國內(nèi)多家知名酒業(yè)的高薪聘請,婉拒了多個政府接待處伸出的橄欖枝,重新回到了茅臺鎮(zhèn)。
事有湊巧,這時鎮(zhèn)上的釀酒大佬赤水伯?dāng)[擂臺公開為視若掌上明珠的愛女酒香以酒覓婿,入選條件是,酒量最大,酒品最好,酒德最佳,知酒懂酒。
這場擂臺賽并無懸念,阿九從眾多應(yīng)征者中以絕對優(yōu)勢勝出。他除一氣喝下兩斤茅臺酒而神閑色定外,還說了一段酒經(jīng):喝酒者,有酒鬼、酒徒之分,有酒神、酒仙之別。茅臺享國酒之尊,從來美酒似美人,不飲則慢之,貪飲則輕之,濫飲則褻之,分寸拿捏,殊為不易。不妨借我名字里的這個九字作個比喻吧,九為吉祥之?dāng)?shù),九九歸真最好,勿貪十全十美,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就這樣,阿九不僅抱得美人歸,還接管了赤水伯的酒廠,征得丈人同意,正式打出“阿九正傳酒業(yè)”的招牌。阿九是科班出身,加之岳父秘傳,酒產(chǎn)品醇厚綿爽,余韻悠長,聲名愈振,暢銷海內(nèi)外。
消費者漸有察覺,阿九正傳牌茅臺地產(chǎn)酒比原先的口感更佳,但最善飲者也喝不過半斤即微醺半醉,不敢再飲。有相熟者甚惑,問詢于阿九總經(jīng)理,阿九含笑道,商家重利亦不可輕義。茅臺乃貴重之物,戒奢戒貪,見好就收,豈不更好?
不久,阿九又反其道而行之,設(shè)計了阿九正傳酒的簡易包裝,價格賣得更便宜了。
有人當(dāng)面說阿九犯傻,阿九坦然道,何必把茅臺供在象牙塔中,讓它深入尋常百姓家,豈不是美事!
就有一些官員或商家聞風(fēng)而動,找阿九商議:要簡裝,就簡裝到位!干脆用雪碧瓶或礦泉水瓶裝酒唄。
阿九鷹隼般的眼睛把來人的視線撞折直至跌落下去,哈哈一笑道,反腐倡廉是正道,豈為銷量動歪腸。瞞天過海天有眼,自欺欺人禍根藏。
有人還不死心,在茅臺鎮(zhèn)最豪華的大酒店設(shè)宴招待阿九,意在為他洗腦,阿九硬是不給對方面子,還從這天起把酒戒了。
有人發(fā)難,您不是說不飲則慢之么?
阿九答,曾經(jīng)擁有足矣,勿為酒美人累也。
不知為什么,阿九正傳酒在各地賣得更火了,阿九“酒仙”的名頭也傳得更響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