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紅燕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095
[摘要] 目的 探究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措施以及價值。方法 選取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40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根據其護理措施的差異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實施ICU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結果的差異性。結果 實驗組DKA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DKA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00%),(P<0.05)。結論 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為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其預后更好的改善。
[關鍵詞] 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b)-0095-02
DKA(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患者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的升糖激素升高、胰島素缺乏,從而引起脫水、代謝性酸中毒、高酮血癥、高血糖等病理改變的綜合征,屬于糖尿病患者的急性重癥并發(fā)癥,其具有病情變化快、起病急驟、死亡率高等特點,臨床護理存在一定的難度[1]。該文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對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措施以及價值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40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根據其護理措施的差異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實施ICU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20例患者為1組。實驗組中,年齡處于33~6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4.23±6.58)歲;糖尿病病程處于2~15年之間,均值為(7.22±2.56)年;男女之比為13/7,隨機血糖均值為(21.85±6.42)mmol/L,隨機尿酮均值為(2.27±0.92)mmol/L。對照組中,年齡處于32~67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4.50±6.57)歲;糖尿病病程處于2~14年之間,均值為(7.20±2.55)年;男女之比為12/8,隨機血糖均值為(21.77±6.40)mmol/L,隨機尿酮均值為(2.26±0.90)mmol/L。兩組DKA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ICU護理,即①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協(xié)助其取去枕側臥位對嘔吐所致吸入性肺炎進行預防,及時將其嘔吐物以及分泌物清除,保證其呼吸道處于通暢的狀態(tài),對其尿量、皮膚黏膜、瞳孔、體溫、呼吸、血氧飽和度、心理、血壓、意識等進行密切的觀察;②合理補液:積極為其建立2條靜脈通道,通過微量泵對胰島素進行泵入,合理對微量泵的劑量進行調節(jié),并合理補液,對其輸液管的通暢性進行保證,同時加強其輸液速度、量的觀察,并對尿量進行記錄;③血糖監(jiān)測:為DKA患者實施搶救的過程中,每隔1 h進行1次血糖的監(jiān)測,直至其血糖水平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且處于12 mmol/L水平左右,之后每天在患者的三餐前、餐后以及睡前對其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為:①心理護理:多數(shù)DKA患者在疾病發(fā)生后較易出現(xiàn)恐慌、焦慮等不良的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并對其具體情緒變化的情況進行觀察,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適當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充分安慰、關心患者,將其存在的不良情緒消除,使其可以積極配合治療,更好建立疾病治療的信心。②飲食護理:若患者處于DKA的急性時期,則應嚴格禁食,在其住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應根據其具體的標準體重、年齡等對其熱量的具體攝入量進行計算,其中應含有55%~60%的碳水化合物、25%~30%的脂肪和油脂、15%~20%的蛋白質,并囑咐DKA患者家屬嚴格對其飲食的攝入量以及結構進行記錄,盡量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較低的碳水化合物,保持低鹽飲食,并對各種維生素進行適當?shù)难a充,從而將其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冠心病等并發(fā)癥的幾率降低。③健康教育:在DKA患者清醒之后,可根據其具體的受教育程度、年齡、發(fā)病因素等為其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為講解規(guī)律運動、合理飲食以及家庭護理對其疾病康復的重要性。④用藥指導:為DKA患者講解積極遵循醫(yī)囑的重要性,告知其不能隨意停藥以及增減治療的藥物劑量。若患者為胰島素治療,則其需要按時進餐,不能隨意對胰島素停用,并對血糖水平進行定期檢測,從而對藥物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進行確保。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DKA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觀察分析,并采用問卷調查(總分100分,根據評分結果劃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的方式對DKA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方法
全文研究數(shù)據均嚴格錄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DKA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
實驗組DKA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DKA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00%),(P<0.05)。如表2。endprint
3 討論
DKA主要是患者胰島素缺乏嚴重導致其出現(xiàn)糖代謝紊亂,其脂肪加速分解,使得其脂肪酸釋放大量的酮體,導致患者出現(xiàn)高血糖、高血糖以及酸中毒的情況,其是一種急性代謝性的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精神萎靡、煩躁、乏力、食欲下降、消渴、尿多、脫水以及惡心嘔吐,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則會出現(xiàn)呼吸急促甚至昏迷的情況[2-3]。DKA患者在發(fā)病后若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干預,則可導致死亡,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毒、中度重度、重度中毒這3種,若其為重度中毒,則其會大量失水,從而出現(xiàn)血壓下降、嚴重脫水以及休克的情況,此時應快速為其建立靜脈通路,合理補液進行搶救[4-5]。
DKA患者疾病較為急驟,且發(fā)展快,在其疾病的初期,其并不存在明顯的不良癥狀,若不能及時救治,則會死亡。中斷服藥、暴飲暴食是導致患者出現(xiàn)DKA的主要原因,其治療依從性較差,加強其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來提高其疾病的認知程度,可以促進其血糖水平更好的控制,將疾病相關并發(fā)癥幾率降低。綜合護理通過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用藥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干預措施,不僅可以使得DKA患者對疾病知識更好了解,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且可以對其機體抵抗力進行調節(jié),促使其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從而對其血糖水平、并發(fā)癥的幾率進行控制,改善其預后[6-8]。
[參考文獻]
[1] 顧蘭,吳嘉維.飲食干預管理和健康教育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870-1872.
[2] 陳詠敏.老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3(23):2205-2206.
[3] 李佳,姜鮮,馬紅艷,等.降鈣素原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感染的預測價值及其水平變化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26):3165-3169.
[4] 馬瑞,楊增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80例救治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8):1704-1705.
[5] 趙雪梅,馮玉蘭.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0例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36(11):1210-1212.
[6] 韓麗麗.綜合護理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21):2666-2667.
[7] 劉麗霞.62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臨床綜合護理分析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16):79,83.
[8] 張曉莉,范娟.綜合護理在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運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126.
(收稿日期:2017-0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