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莜
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區(qū)系,整年都有著充足的雨水,附著的冠層都有著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由于眾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凈化地球空氣的能力尤為強大,對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存在的重要性是極大的,所以熱帶雨林又有“地球之肺”的美譽。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進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護時間最長的場所。雨林不僅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qū)域。無論是在都市周邊還是在遠郊,雨林都是價值極高的自然景觀資源。
雨林有著獨一無二植物性結構,這種結構由一些垂直分層組成,包括森林樹冠層、冠層、林下葉層、矮樹層和地面表層。冠層指的是茂密的頂層葉片以及由緊密分隔開的林木形成的樹枝,一些零散的突兀樹木穿透冠層向外生長。在距離地面100多米的地方組成了森林樹冠層。在冠層頂部以下的是有著多重樹葉和樹枝的林下葉層。林下葉層最低的部分高1.5~6米,這里是矮樹層,由一些灌木植物和小樹苗組成。在雨林中,所有的物種都一定程度上依賴彼此而生存的這相互依賴特性是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一個主要特征,絞殺榕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雨林曾經覆蓋了地球土地表面的4﹪,但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體表面的2%。雖然雨林只覆蓋地球6%的土地,但卻有一半以上的動植物種群在雨林中繁衍生息。超過2/3的全球植物物種被發(fā)現(xiàn)在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植物為動物提供庇護所和食物,雨林除了維持正常降雨外,在調節(jié)全球氣候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緩解了洪澇、干旱和侵蝕等災害的發(fā)生。它們儲存著大量的碳,同時制造了全世界相當數(shù)量的氧氣。雨林有時又被稱為“世界最大藥廠”,因為大量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雨林中找到。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有一半來自雨林。
雨林遍布世界各地,不僅在熱帶地區(qū),像加拿大、美國和俄羅斯等溫帶地區(qū)也可見它的存在。這些森林雨水充沛,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但是缺少熱帶雨林所擁有的終年溫暖和陽光。雨林地區(qū)的地形復雜多樣,從散布巖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縱橫的高原峽谷,也有綠葉滔滔的奇幻森林。在雨林中,靜靜的池水、奔騰的小溪、飛瀉的瀑布都是常見的景觀;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草交織成一座座綠意盎然的迷宮。
雨林的類型取決于海拔、緯度以及各種土壤、水分和氣候等因素,這些森林類型決定了各種各樣的植被種類,正是這些豐富的植物種類造就了雨林地區(qū)的多樣性。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于赤道與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qū)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上。熱帶雨林為熱帶雨林氣候及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典型植被,如巴西亞馬孫平原和云南西雙版納。亞馬孫河流域的亞馬孫熱帶雨林雨林的濕氣來自于降雨、連續(xù)不斷的云層覆蓋和植物的蒸騰作用,這些使當?shù)赜凶銐虻臐穸取S行┯炅值臉淠鹃L得極高,達60米以上。它們的葉子形成“篷”,像一把碩大的雨傘,將光線遮擋得嚴嚴實實,因此樹下很難生長出低矮的植物。亞馬孫平原植物茂盛,種類繁多,特有種占1/3。據(jù)估計,林海中大約積蓄著8億立方米木材,約占世界木材蓄積總量的1/5。野生動物種類也非常繁多,而且數(shù)量豐富。熱帶雨林中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shù)蝙蝠,亞馬孫河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種魚,以及1600多種鳥。
在距離赤道較遠的地方,降水和日照長度隨季節(jié)變化而發(fā)生變化,這些森林有著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年降雨量略少于赤道地區(qū),季節(jié)干冷,與赤道雨林有著明顯差別,形成了熱帶濕潤雨林。在旱季,許多樹木掉落甚至掉光了葉子,“階梯”狀冠層季節(jié)性減少,從而使更多的陽光照射到地面。這越來越多的陽光促進了在赤道森林低地不曾發(fā)現(xiàn)的林下灌木層的生長。這樣的濕潤森林在南美、加勒比海、西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qū)也被發(fā)現(xiàn)過,尤其東南亞的泰國、緬甸、越南和斯里蘭卡發(fā)現(xiàn)得比較多。
大多數(shù)熱帶雨林都屬于低地熱帶雨林,它通常指的是那些生長在不低于海拔1000米高度上的平地上的森林,這個高度也可能是變化的。低地原始森林通常有超過5條的森林“階梯層”,并且樹木高大,比起濕潤林來說有著更復雜的多樣性。低地森林里果樹種類繁多,因此許多動物專門養(yǎng)成了這種以食用水果和其他的大型哺乳動物為生的習性。比起濕潤森林來說,低地森林面臨著更多的威脅,這是因為它的易適應性,并且它有著許多適宜農業(yè)的土壤和很多用作木材的珍貴硬木。在很多國家,所有的低地森林實際上已不復存在,剩下的僅僅是濕潤森林了。
亞熱帶雨林,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的迎風海岸。該處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有溫度和日照的季節(jié)變化。亞熱帶雨林的樹木密度和樹種均較熱帶雨林稍少。其他雨林類型還有:紅樹雨林、平原濕地森林和洪泛森林等。
對人類至關重要的雨林正在遭受危機。隨著人類活動的干擾和全球氣候的惡化,雨林資源正在逐年遞減,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huán)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2014年巴西空間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森林砍伐,尤其是沿著亞馬孫南部邊緣的大量砍伐,減慢了濕潤空氣到達北方的速度。由于熱帶雨林的砍伐,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每一個物種的消失,都會對與其相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危害。有人預測,隨著雨林的減少,數(shù)年后,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遭到滅絕。
熱帶雨林是地球陸地上最復雜最完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國所擁有的熱帶雨林面積還不到全球熱帶雨林總面積的1%,彌足珍貴。如果熱帶雨林不復存在,地球的環(huán)境氣候都將產生重大的變化,而那樣的變化將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現(xiàn)在,全世界都呼吁保護熱帶雨林。在世界各國的一致努力下,熱帶雨林已經得到了保護。
人生天地之間,可謂是萬物之靈,但絕非是萬物之主,應對自然保持敬畏,保持尊重。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孟子在和梁惠王探討治國理政之道時,就說:“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比祟愐矁H僅只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分子而非主宰,需要減少一些對財富的貪婪心,常常想想“一日不過三餐,夜眠不過五尺”的古訓,敬畏方達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