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利娟+陳樾
摘 要:土壤是全球碳循環(huán)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人類來說,陸地的土壤是最大的碳庫,而在進行各種蔬菜和作物種植時都需要有機碳,有機碳可以很好的促進植物生長,改善土壤的質(zhì)量,保證土壤的肥力。所以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如何增加土壤的有機碳,保證農(nóng)作物的生產(chǎn)便成了現(xiàn)在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主要對此做了相關研究。
關鍵詞:蔬菜;種植方式;土壤固碳速率
蔬菜種植在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而土壤的碳庫變化會直接影響到蔬菜種植的效果。采用不同的種植方法,對于提高土壤的固碳速率有著不同的影響。所以本文主要對它們其中的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從而做到對土壤的合理利用,促進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資料
在某一地點,適當?shù)臅r間開始采用不同的方式來種植蔬菜,從而來對其土壤的固碳速率進行實驗研究。并且分別采用了三種不同的蔬菜種植方式來進行實驗,第一種是采用大田種植的方式,進行露天種植蔬菜。另一種是采用季節(jié)性大棚的方式進行種植蔬菜,主要采用竹子搭建起大棚。在冬季的時候,可以通過采用農(nóng)業(yè)用膜對土壤進行增熱保溫。第三種采用常年性大棚的蔬菜種植方式,大棚主要是采用土石方搭建而成的,這樣可可以進行不間斷的蔬菜種植,需要投入大量水肥。這三種不同的蔬菜種植方法是在同樣的土壤上進行實施的,其中除了種植方式不同,其他條件都做到有效的控制,所以這樣的實驗具有可有可比性。
二、采樣分析
在采用這三種種植方法進行實驗之后,要對當?shù)胤N植的土壤進行取樣。在取樣中,要保證采樣的準確性。采取不同深度土壤剖面的土層進行采樣。然后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qū)悠愤M行分類,再開始進行對比分析。在分析中,要保證對統(tǒng)一的土層的有機碳含量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保證對比實驗的意義。
三、土壤有機碳密度的計算
在對土壤有機碳的密度進行計算時,主要是通過對土壤的容量、有機碳的含量和土壤深度的乘積來進行計算,其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這個公式當中,n表示的是蔬菜種植中的突然總層數(shù)。i表示的土壤中的某個層。ci表示的是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pi表示的土壤的總體容量。ti表示的土壤測量時的厚度。則表示了土壤中的大顆粒的含量等。通過這個公式便可以對土壤中各方面的關系做到清晰的表達。在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時,主要是通過現(xiàn)代的相關應用軟件來完成工作,這大大的提高了研究效率。
四、討論
1.不同蔬菜種植方式對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影響
通過對這樣的實驗,對三種不同蔬菜的種植方式對土壤的有機碳密度做好相關的對比分析。在這三種不同的種植方式中,采用大田蔬菜種植方式,土壤的有機碳密度是在20~50a之間,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不過隨著蔬菜種植時間的增長,土壤的有機碳密度出現(xiàn)了增產(chǎn),甚至出現(xiàn)了飽和的情況。在采用季節(jié)性大棚蔬菜種植時,土壤的有機碳密度會隨著種植時間的增長而上升,但是這樣的上升速度不快,而且會逐漸減慢,最終處在一個8a時的平衡狀態(tài)。采用常年性大棚的蔬菜種植方式,在土壤的表層和深層的有機碳密度都會隨種植時間的增長而上升。綜上所看,采用這三種不同的蔬菜種植方式,土壤有機碳的密度都會上升,長年性大棚的蔬菜種植方式有機碳密度的增長最為顯著,這主要是因為在長期蔬菜種植中形成了一種統(tǒng)一的種植方式,所以比其他兩種種植方法有優(yōu)勢。
2.不同的蔬菜種植方式對土壤有機剖面的影響
通過實驗之后,種植方式對土壤有機剖面的影響進行分析。在采用大田蔬菜種植時,土壤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在最高層的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比較高,而隨著土層的加深,有機碳的含量也在不斷的下降,而且下降沒有規(guī)律性。在采用季節(jié)性大棚蔬菜種植方式時,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也是隨著土層的加深而不斷的下降,在七十厘米左右,土壤的有機碳達到了一個最低的狀態(tài),隨后又會逐漸的上升。采用常年性大棚蔬菜種植時,土壤表層的有機碳含量非常高,隨著土層的不斷深入,有機碳的含量并沒有非常大的變化。所采用這三種不同的蔬菜種植方法,前兩種方法都會隨著土層的深度的加深,有機碳會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只有采用常年性大棚蔬菜種植的方式,土壤的有機碳含量不僅高,而且含量較為穩(wěn)定,不會隨著土層的加深而出新太大的變化。
3.不同蔬菜種植方式對土壤固碳速率的影響
通過采用不同的蔬菜種植方式對土壤固碳速率進行了分析。在采用大田蔬菜種植的剖面,其土壤的固碳速率是1.60mg/(hm2/a),而土壤的表層固碳速率是0.20mg/(hm2/a)。采用季節(jié)性大棚進行蔬種植時,其剖面土壤和表層土壤的固碳速率比較相似。隨著土層的加深,固碳速率會逐漸的下降。采用長年性大棚蔬菜種植時,土壤的剖面固碳速率是1.42 mg/(hm2/a),表層是0.64 mg/(hm2/a)。在這其中,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采用長年性大棚蔬菜種植方士,其表層的固碳速率最高。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種蔬菜種植方式翻耕率非常低,這就造成了其深層土壤的有機碳非常的固定。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三種不同的蔬菜種植方式發(fā)現(xiàn)長年采用大棚和季節(jié)性大棚進行蔬菜種植時,土壤中的有機碳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增長,而采用大田蔬菜種植方式則對土壤固碳速率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在現(xiàn)代的社會發(fā)展中,應該盡量的采用長年大棚和季節(jié)性大棚進行蔬菜種植,而且加強這種種植方式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廣峰.不同蔬菜種植方式對土壤固碳速率的影響分析[J].南方農(nóng)業(yè),2015,921:255-256.
[2]吳丹娜.有機蔬菜生長過程的物聯(lián)網(wǎng)監(jiān)測和預測模型及碳收支的估算[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