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廈門
摘 要:通過電學實驗面臨的現狀分析,深入研究專題復習的策略,化解實驗專題復習的瓶頸,引發(fā)思考,供一線教師借鑒。
關鍵詞:電學;實驗;復習;策略;思考
從2016年開始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國卷,我們通過對近幾年全國卷的研究,不難看出高考對實驗能力的要求較高,電學實驗又是重中之重。因此,面對全國卷,如何進行高效電學實驗專題的復習,是我們物理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 電學實驗專題復習的困惑
電學實驗是歷年高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高考實驗題型新穎多變,學生往往束手無策,得分率偏低。目前各校實驗條件不均衡,課時普遍很緊,部分實驗無法完成,實驗質量和效果也成問題,使“做實驗”變成了“看實驗、講實驗、聽實驗、背實驗。”容易造成這樣的困惑:“一聽就會,一看就懂,一考全糊涂”[1]。各地市也一直在如火如荼地研究應對策略,想方設法幫助一線教師“抓藥治病”,然而收效甚微。顯然,學生的實驗探究欲望沒有得到有效激發(fā),實驗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深入研究電學實驗專題復習的策略勢在必行。
2 電學實驗復習低效的成因
(1)教師缺乏團隊精神,教學難于整體推進。面對全國卷,目前缺的不是先進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教師間的團結協(xié)作可集眾人智慧,采眾家之長,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教學相長,從而提高教學效益。然而由于教師間存在競爭關系,或多或少有所保留,甚至還存在著各掃門前雪、各干各的現象。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復習勢必不見成效。
(2)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復習的針對性不強?!陡咧形锢碚n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和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使學生能正確使用物理實驗項目中的儀器和工具,獲得較準確的實驗信息,但要避免進行刻板的技能訓練[2]。有些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對《高考大綱》研究不透徹,沒能深入研究近年全國卷電學實驗題的特點,沒能充分了解學生的薄弱點和盲區(qū),沒能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訓練,老擔心復習沒有面面俱到,不得不采用“滿堂灌”,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復習效果不明顯,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
(3)過分依賴教輔材料,忽視對教材的研究。隨著高考的改革,命題已逐漸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近幾年高考物理實驗題有力地沖擊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課本中的實驗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實驗方案,但它不一定是最佳的。有些教師對教材研究不透徹,沒能領悟課本實驗的設計思想和方法,不敢通過控制實驗條件、改變實驗要求和實驗儀器等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復習往往照本宣科,就題論題,不懂得拓展延伸,結果事倍功半。
3 電學實驗專題復習的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只要找到其癥結所在,化解電學實驗專題復習的瓶頸并非難事。我室率先對全國卷作深入研討,初現成效,現把電學實驗專題的點滴應對策略供大家借鑒。
(1)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
“集體備課”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有效途徑,它為教師搭建了提高教學效益的平臺,通過集體備課,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優(yōu)勢,便于教師借鑒和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拓寬教師思考的廣度和深度,提升教學經驗,避免教師少走或不走彎路,促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這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必須發(fā)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既要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善于經驗總結,提高復習針對性
現代教育理論指出:善于總結經驗的教師都深知經驗總結對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的重要作用,從而自覺地通過總結經驗,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3]??偨Y的核心要義就是將知識系統(tǒng)化,將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語言。
例如電學實驗中常常涉及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電表量程的選擇、滑動變阻器限流式和分壓式的選擇等,不妨我們來梳理一下,有助于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①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外接法(如圖1)中, R測=,而R真=,可見R測
②電表量程的選擇。電路中最大的電壓是電源電動勢E,電壓表的量程應與電動勢E差不多;如果已知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電壓表的量程應略大于額定電壓;若題中給出U—I圖,則電壓表的量程應接近坐標上U軸所標的最大值。同理電流表的量程主要根據:a.Imax=。b.待測電阻的額定電流。c.題中所給的U—I坐標上I軸所標的最大值。
③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壓式接法的選擇。限流式接法中若R滑<
馬克思指出:“理論的概念必須要由大規(guī)模積累的實踐經驗來完成”[4]。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善于總結,避免教學的盲目性,讓學生在切身體會中感悟新知識,輕松走出教學的誤區(qū),才能使教學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3.充分挖掘教材,彰顯課堂魅力
從歷年高考實驗題呈現方式看,實驗題大都以課本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來編寫的,且素材一般較新穎,復習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透徹領悟實驗的精髓,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拓展,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例如,“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可以介紹“安安法”、“替代法”、“半偏法”等,并進一步引伸到如何測電表內阻。又如,“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我們也可以拓展用電流表和電阻箱,或用電壓表和電阻箱進行測量,并根據得出的-或R-圖線的斜率k和截距b求電源電動勢E和內電阻r,方法是將E=U+Ir展開變形為=k或 R=k±b的形式,找出斜率k和截距b相應的式子再進一步求解。教學中巧妙地與數學相結合,能大大降低難度,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分壓式實物電路連接是教學的一大難點,有些同學沒有親自動手實驗,常常出現如下的幾種錯誤連接(如圖4所示):
①把本應接到A端的導線接到滑動變阻器的腳上。
②沒有經過滑動變阻器,直接從B端又回到正極。
③本應接到金屬桿C端的導線,錯接到滑片上。
④電流表只用到一個接線柱。
錯誤原因:不知道按電流的方向接線、不清楚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和沒有進行實際操作,憑空想象造成的。復習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討論并指出其中的錯誤之處,這種復習方式更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復習效果更佳。
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利用實驗素材,抓住學生好奇心,想方設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充分展示實驗教學的魅力。同時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一些實踐平臺和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切身體驗成功的喜悅。
4 結束語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電學實驗的優(yōu)勢,盡可能挖掘實驗的探究功能,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準確把握教學的難度,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掌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才能使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參考文獻:
[1]林玉燕.高三復習與學生智能發(fā)展的探索.福建基礎教育研究[J].福州:福建教育學院報刊社,2012(2):1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