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興貴
摘要: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動過程。教學活動的成效應(yīng)與師生互動的效果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師生互動的不協(xié)調(diào)甚至是難以開展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深入。因此,認真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協(xié)調(diào)的原因,采取若干切實可行的方式來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
關(guān)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92-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也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任務(wù)的完成,但由于種種原因互動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剖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存在的問題,并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供參考意見。
1.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存在的問題
教師互動意識缺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逐漸的接受全新的教學理念但是一些教師仍然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尤其是一些教學時間較長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缺少新的教學理念,缺乏互動意識,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并不理想即使一些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夠抓住互動的機會,操作的效果并不明顯。
師生互動的手段單一、方法片面。由于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法的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過分依賴教師的講授、書本知識的學習,生動活潑的師生互動方式往往因不利于原定教學任務(wù)的完成而難以獲得青睞,而背誦、默寫、提問等單一的師生互動方式因其利于教學任務(wù)的完成,且適合應(yīng)試教學的要求而備受一部分教師推崇,從而造成了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以應(yīng)試教育為主線,以教學任務(wù)完成為目標,手段單一、方法片面的局面。
師生互動的時機把握不到位,在課堂上師生互動需要對時機有準確的把握。而如何把握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技術(shù)性和經(jīng)驗性。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包括很多類型,必須把握好時機。如果把握不好機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在學生認真討論時教師沒有把握好時機盲目的打斷討論或參與其中,會導致學生的反感和不耐其煩,難以達到預(yù)期的效果。
師生互動的評價方式缺少多元性?;诮虒W對象和結(jié)果的特殊性,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具有情景性、不可預(yù)期性。而教學目標的效果認定,往往需要用師生互動的評價方式來解決。以往單一的線形評價方式較少考慮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而采取簡單的成績排序、單向考核等方式,影響了評價效果的信度和效度。
2.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進行話語溝通的途徑
2.1 場景模擬中的話語溝通師生互動。由于小學生具有喜愛直觀、生動的事物等特點,因而教師在以師生互動為課堂教學手段的同時,應(yīng)配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場景模擬,包括使用現(xiàn)代教學設(shè)備與手段,以使小學語文課教學變得更加引人入勝,增強小學語文課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1]。例如在《曹沖稱象》公開課中,老師根據(jù)曹沖稱象的3個步驟,讓學生用水盆、玩具象、石子、秤等工具模擬曹沖稱象的全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有沒有比曹沖稱象更好的辦法,寫出實驗方案。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提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稱象辦法:用曹營中的士兵代替石頭,士兵直接站到船上,直到船沉到做記號的地方為止,再稱出士兵的重量,更方便;把河里的水一桶桶往船里倒,等船下沉到記號處,算算一共倒了幾桶水,稱一稱一桶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這堂公開課教學,師生話語融合,互動效果非常好。
2.2 增強師生之間的話語溝通。首先,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增強師生間的話語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的提問。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先詢問同學們是否知道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的媽媽是誰來調(diào)動積極性,進而讓學生通過回憶總結(jié)這些植物的特點,提高概括能力,教師適時引導并做出總結(jié)[2]。從這些植物進而遷移到其他植物,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做出不同的舉措,帶領(lǐng)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表揚和鼓勵。其次,為實現(xiàn)互動中的語言溝通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例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時正值秋天,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去親身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也可以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話語溝通。例如在學習《我選我》這篇課文時了解到,文中王寧毛遂自薦,推選自己當勞動委員,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不符。學生們對此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樣的做法哪里有意義,哪里需要改進,教師適時的對學生的言行進行正確的引導。
2.3 教師要增強互動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想提高師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教師要增強互動意識,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例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這篇課文的故事性很強,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相應(yīng)的情境,引導學生朗誦、表演、情景再現(xiàn)等形式進行互動,引導學生逐漸的了解故事情節(jié),深人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課文豐富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另外,教師的教學理念與互動觀念也需要不斷地轉(zhuǎn)變,牢固樹立師生在教學中地位平等的觀念,增強學生的個體觀念,意識到自身在互動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進行互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3]。
3.總結(ji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我們追求師生交流新模式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雙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并不僅僅是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也使語文教學變得流暢而順利。促使學生更愿意去思考,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得師生之間能有效的進行互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劉春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強化策略[J].才智,2017,(04):97.
[2] 盧穎.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應(yīng)用[J].才智,2014,(13):139.
[3] 陳麗.小學語文互動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J].現(xiàn)代交際,2014,(07):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