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云
摘要:合作學習對于培養(yǎng)合作和團隊精神非常重要,無論是在小學語文課文講授、閱讀訓練,還是在寫作中,合作性學習都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但由于忽視深入認識合作學習的本質和內涵,合作學習的開展往往重在形式上。提高對合作學習的認識,把握好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積極推進合作學習,則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44-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的質量直接關乎素質教育的進行,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就是素質教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筆者認為合作性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無論是在課文教授、閱讀訓練,還是在寫作中,合作性學習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1.合作性學生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文學的內涵博大精深。學好語文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在語文教學中,合作性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情感。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注重講大道理,相對較為枯燥,學生易產生厭煩心理。小學生天生愛動,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將愛國主義情感傾注在語文教學中相互滲透,必將起到其積極的作用。學生愛自己、尊重學生、尊敬老師、熱愛學習、熱愛集體、熱愛學校,推而廣之才有可能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在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合作性學習,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相互的關心,共同進步,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傾注于學習中。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相互啟發(fā)、答疑解惑,有利于他們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探究課文的真諦的過程中感受祖國河山的美好,英雄人物的可愛可敬。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但不同于學生自學,老師還要發(fā)揮其"教"的主導作用。當學生在相互討論、啟發(fā)的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要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2.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開展
2.1 激勵合作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最初的情感特點是興趣、態(tài)度和自我觀念的一種復雜的情感組合,學生在情感上準備去學什么影響著他的學習行為。那些帶著興趣和熱情進入學習任務的學生會比那些沒有興趣和熱情的學生學習更容易,速度更快,達到的成績水平更高。
2.2 把握合作時機。我們在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時應該盡量避難就易,可以通過合作過程的演示來直接明確合作學習的全部過程。如:利用多媒體,把別人合作學習的過程演示出來,然后指導學生總結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中,成員間是互相依賴的,教師又是以總體表現(xiàn)為獎勵依據(jù),從而使小組成員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對那些動機、毅力、責任心相對較弱的學生會產生積極的群體壓力,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的效果。
2.3 培養(yǎng)合作技能。小學階段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兒童合作行為的能力,是其將來成功適應社會的基礎。羅馬的哲學家塞內加說:"當你教別人的時候,你就相當于又學了一遍。"師生可以通過合作獲得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學生個體之間需要一起學習以實現(xiàn)共同目標,在語文合作情境中,學生會尋找即利于自己也利于小組的其他成員的學習結果。要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首先需要引導教師學會合作學習,只有提高教師合作教學的能力與技巧,才能保證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尤其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對合作學習教學的設計,師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等,都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
3.小學語文教學實施合作學習應該注意的問題
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大量接觸書面語言的初期,在語文課堂上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 富于幻想,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理念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合作學習應立足于文本知識合作的重要依據(jù)是文本。好的文本體現(xiàn)了知識性與思想性、基礎性與發(fā)展性、科學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憑借。因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應該以文本知識為中心,拓展資源也應該圍繞文本知識而進行。
(2)合作分組學習應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而進行布置和設計班級人數(shù)較少時,分組比較容易,管理相對簡單,每個學生的學習也能夠得到充分的指導和控制。如果人數(shù)過多,則不利于合作學習的實行,有可能造成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參與的機會減少,也容易給一些參與度不高的學生造成可乘之機,出現(xiàn)濫竽充數(shù)的現(xiàn)象,教師指導起來也比較困難。
(3)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教"為主的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要掌握教授的文本知識之外,還要深刻領悟合作學習的本質和要求,如對合作內容的準確定位、合作學習教案的合理設計等,同時要具備控制合作學習全局的綜合能力,確保合作理念按照正確的軌跡實行。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教、學、研各種活動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總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合作和團隊精神非常重要,無論是在小學語文課文講授、閱讀訓練,還是在寫作中,合作性學習都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