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楷奇
《說文解字》古文探析十則
胡楷奇*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 400715
本文通過對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中古文字的比較研究,對《說文解字》中的十例古文進行探析,并對古文發(fā)展的過程給予簡要說明。
《說文解字》;古文;探析
《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中的古文形體與小篆具有明顯區(qū)別,然而對出土古文字資料與傳抄古文字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說文》中的古文并非由前人向壁虛造,而是具有確定的源頭和清晰的發(fā)展脈絡。
通過對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中的文字材料的比較研究,可以解決《說文》中一些古文形成與發(fā)展的問題,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的互補互證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在文字學的研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注釋]
①S代表《上古音手冊》,Cc代表《傳抄古文自編》,Gz代表《古文字譜系疏證》,Gl代表《古文字詁林》,Cx代表《楚系簡帛文字編》,Hz代表《漢語大字典》。字母后的數(shù)字為頁數(shù),書目詳細信息見參考文獻.
②準旁紐、旁紐與通轉的界定.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第一版所附《同源字論》一文.
[1]唐作藩.上古音手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2]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0.
[3]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M].北京:線裝書局,2006.
[4]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5]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滕壬聲.楚系簡帛文字編[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7]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Explorationandanalysisof10ancientchinesecharactersinShuowenJiezi
HU Kai-qi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Document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handed-down documents and unearthed documents,the paper is to explore and analyse 10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Shuowen Jiezi and provide a brief explanation of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Shuowen Jiezi;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胡楷奇(1991-),男,漢族,重慶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15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出土文獻文字研究。
H
A
1006-0049-(2017)22-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