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艷
摘 要:分析了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從三個方面提出改進的策略:徹底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巧妙運用“朗讀”形式,激活文言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觀念;教學資源;誦讀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仍有大部分語文教師固守陳舊的教學模式,以滿堂灌輸?shù)姆绞浇M織語文教學活動。在這種單向灌輸?shù)慕虒W模式中,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成了被動聽講的邊緣化角色,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因而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參與課堂的愿望不夠強烈。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協(xié)作能力也就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比較嚴重,單純追求升學率,強調(diào)學生死記硬背。教學方法呆板,缺乏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教學方法,沒能充分挖掘各種可能的教學資源,課堂缺乏生機。這樣讓本可以很生動的語文課堂變得索然無味。很顯然非常不利于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特別是在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上,很多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經(jīng)常的做法是:教師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講解,而學生要么埋頭苦干、一字不落地記錄;要么昏昏欲睡。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課堂難見成效。
二、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1.徹底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高中語文課的教學上,教師是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習慣于一言堂,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知道高中生的個性特征比較鮮明,他們不再滿足單向接受教師的灌輸,他們也不愿意自己的思維受到束縛。所以,教師應當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和開展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引導他們積極融入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比如凡是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研究的內(nèi)容,教師應當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以此來活躍學生的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給予引導、點撥,并適時地關注學生學習的進度與效果。還比如在復習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如果按部就班反復強調(diào)相關知識點,學生會感到枯燥,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此時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可安排一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以他們的方式談談自己如何復習相關內(nèi)容,這樣必定在較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凡是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不同觀點的地方,或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耀出一些智慧的火花,教師都要及時抓住這些契機,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發(fā)掘、交流,這樣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
我們知道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語文課程的涵蓋面大、靈活性強。課堂教學內(nèi)容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生活、人文知識、自然風物等。這些都可以是語文課程的資源。語文教師應該在把握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開發(fā)、利用、挖掘各種有效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才能讓語文課富有生機和活力,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努力做到“語文生活化”和“生活語文化”,使過去過于強調(diào)書本知識傳授的傾向變?yōu)檎n程內(nèi)容與生活和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在廣闊的語文背景下學習和運用語文,它對學生語文能力、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北R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笨梢?,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挖掘?qū)W生喜聞樂見的教學資源,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巧妙運用“朗讀”形式,激活文言文課堂教學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課堂經(jīng)常缺乏生機與活力。我覺得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上,可巧妙運用“朗讀”形式,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朗讀,是把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主張朗讀。他說: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復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我們教材中所選文言文都是經(jīng)過時間淘洗文質(zhì)兼美的傳世名作,往往比現(xiàn)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賞價值。”因此,在文言文的課堂上,老師大可不必忙著對一篇美好的文言文進行肢解,進行條分縷析。而應該有計劃有步驟的讓學生自己朗讀、自己體驗。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會文本的意義、氣韻、節(jié)奏,產(chǎn)生一種“立體學習”的感覺。比如,教師自己先有感情地朗讀一遍,然后全班同學跟讀,之后分組朗讀,在這樣的朗讀基礎上,讓學生分享感受一系列的課堂活動。
總之,語文是基礎學科,可挖掘的教學資源豐富多彩。語文老師應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這一優(yōu)勢,努力探索教育教學的各種方法,利用好各種資源并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引領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融入課堂。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必須以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方法去捕捉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如此,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必然會是顯著的。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