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建興
在生命的路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些人徘徊于岔路的干擾,停在原地,不知所措。而那些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在困難面前從容不迫,應付自如,所以他們脫穎而出。作為一名老師,我更是知道習慣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中所占得地位。
古人朱熹告訴我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書育人一直是我們的本職追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標記,一個國家有沒有發(fā)展?jié)摿吹氖墙逃?,這個國家是否富強看的也是教育。而這重擔全在我們身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日不能,心向往之”是朱永新先生的教育原則,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帶上了理想化的色彩。而這樣的教育目標更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我們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明燈,那么我們就要發(fā)揮所有的光和熱讓孩子們追逐夢想永不后退!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因為它可以主宰人生。是的,沒有人天生就擁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徑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習慣。面對學校里的學生,他們的成長階段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引導,因此在學校里,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一、合理目標是開始,不懈堅持是關鍵
目標在我們的生活與學習中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目標就是需要,目標就是動力。老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中尋找他們隱藏著的需要和目標,要善于幫助學生正確地確定自己的目標,并以“目標引領”來促進學生形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推動他們走向充滿陽光的未來。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根本動力,它極大地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有些學生在學習中為避免過多地失敗,而不愿去主動嘗試;有些學生雖然智商不差,但在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方面卻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學生由于過度焦慮而不能將注意力集中于所學知識,從而使學習成績下降等等。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學習目標問題。拿我們的教學工作來說,因為我們有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所以我們有秩序的引領著班集體進行不斷學習,經(jīng)過幾個階段的教學,最終完成教學目標,讓孩子們有計劃的隨我們前行,這其實也是我們老師學習的過程。
作為學生,如果一個學生擁有堅定的學習目標,那么他會朝著這個大有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前進,并且在階段目標實現(xiàn)預期內(nèi)他收獲的成就會是他越過目標疲倦期的動力,從而將階段目標轉移到下一個,最終在一學期甚至是一學年保持良好的學習風貌進行學習。
二、校風帶動班風,班風帶動學風
邁克爾喬丹曾說:“一名偉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讓周圍的隊友變得更好”。良好的學風、教風和校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具有強有力的導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規(guī)范作用,它可振奮人的精神,激勵人的斗志,約束人的行為。它可以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增強學習動力,弘揚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務實、明理誠信的道德風尚。
在學風建設中,學??山柚鷩煜卵葜v、節(jié)日宣傳、班級會議、家長會等形式為契機,將知識、群體影響的力量進行宣傳,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自覺維護這種學風,以進步較快的學生帶動進步慢的學生為開始,對后進生的學習習慣進行糾正。一方面。這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另一方面,這有利于營造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形成愛學習、快樂學習的習慣。
三、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信心拉動學習熱情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泵總€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優(yōu)勢和局限。不斷增長的學習勁頭,就在于發(fā)揮優(yōu)勢和彌補劣勢以實現(xiàn)雙贏。
在教學中,我們了解了每位同學之后,就應該根據(jù)學生優(yōu)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對不擅長言語的同學經(jīng)常上臺演講,并且時常鼓勵,讓這部分同學重拾語文和英語學科的信心;再如,將平時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粗心導致成績差的同學進行面對面分析指導,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成績差的原因是可以自己完善的,重拾數(shù)學學科的信心。
在人生這一張單程票中,困難總會降臨在你遇見不到的時間和地方,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機會又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所以,作為一名老師,讓學生們成為“有準備的人”,這是責任,更是義務!居里夫人說:“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這就更加堅定著我要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引導者的信仰。通過幾年的教育實踐,我真實地感受到——當老師,能使我的人生充實,精神愉悅,使我感到高尚。教師是一份平凡的職業(yè),雖然平凡,但是我們的筆下劃過的是孩子們的未來,我們的口中講述的是未來的故事,我們的眼眸深處倒映的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身影。魯迅先生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彪m然時代不同了,但魯迅先生這種精神依然適用于我們今天,適用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蹦蔷妥屪屛覀?yōu)槊總€學生每天新上一道愛的纜繩,讓他們在荊棘滿路的夢想之旅上堅定奔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