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振嶺
110kV輸電線路防雷技術分析
文/姜振嶺
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會受到一定因素干擾而影響其穩(wěn)定性,雷擊便是因素之一。雷擊輕則會造成輸電設備受損,可能會引發(fā)局部區(qū)域停電;重則會對個體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并對社會生產活動、居民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因此,必須對輸電線路耐雷性能不斷優(yōu)化,以保證輸電線路運行的穩(wěn)定性?;诖?,本文對110kV輸電線路防雷技術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以供參考。
輸電線路 防雷技術 避雷針
雷電是一種典型的大自然現(xiàn)象,具有強大的破壞力。當大氣層中濕度較大,并存在熱氣流時,空氣當中水蒸氣遇冷后便會凝結成雷云。受大氣摩擦作用,雷云底部會匯聚大量負電荷,并與地面上的正電荷行之間產生電場作用。當電場達到一定強度后,雷云層與大地間的空氣便會被擊穿,即會產生“中和”放電現(xiàn)象。事實上,在上述過程中,雷雨電場與空氣電場一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電容器。當電場強度能夠擊穿空氣電場強度時,兩者便會產生劇烈碰撞,并產生電離,并形成一個導電通道(雷電通道)。當然這種放電并不是持續(xù)不斷向下進行的,而是一個階段性發(fā)展過程。當云端主放電結束后,云層當中殘留的電荷會從主放電通道向下流動,即進入余暉放電階段。余暉放電階段所產生的電流量并不大,但整體持續(xù)時間較長。
在我國,110kV輸電線路涉及規(guī)模較大,應用范圍較廣,是防雷的重點對象。輸電線路防雷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不同類型的技術具備了不同的特點,適用于不同的環(huán)境,具體如下:
相關研究表明,輸電線路受雷擊影響頻率與雷擊密度存在直接關聯(lián)。多雷電輸電線路區(qū)域往往會成雷擊頻率較高。因此,在輸電線路規(guī)劃設計時,應當盡可能避開雷電密集區(qū)。同時,雷擊與區(qū)域土壤之間也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通常情況下,雷擊事故經常會出現(xiàn)在土壤電阻率較低或電阻率變化較為明顯的地區(qū)。例如,金屬礦區(qū)、環(huán)境濕度較大區(qū)域、平原與山地交接處、地下水位較高處、高差較大的丘陵等地區(qū)整體電阻率都偏低,受雷擊概率更大。因此,在輸電線路鋪設時,應該盡可能避開上述區(qū)域。
在110kV輸電線路當中,通過架設避雷線,能夠進一步提升輸電線路的防雷性能。一方面,架設避雷線可增強地線、導線之間耦合作用,有利于降低導線上的感應過電壓;另一方面,避雷線能夠對雷電流產生分流作用,可預防雷電直接擊穿電路。一般情況下,110kV等級輸電線路可全線架設避雷線。相關研究表明,在預防繞擊雷方面,雙避雷線效果較單避雷線效果更優(yōu),保護角愈小,防繞擊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山區(qū)及雷電密集區(qū)應該盡可能全線架設雙避雷線,保護角應控制在20°至30°范圍內。在避雷線設置過程中,可適當將避雷線外移,以降低導線與避雷線之間的水平距離,以此來減小保護角。需要注意的是,避雷線外移距離不能太大,應保證桿塔上兩根地線距離不超過導線與地線間垂直距離的5倍。同時,可通過導線內移的方法來控制保護角。這種方式能可防止桿塔重量增加、基礎應力增大,有利于減小輸電走廊。
在雷電密集區(qū)或土壤電阻率較高的線路段或輸電線路絕緣較為薄弱的地段,通過安設避雷器可有效降低雷電事故發(fā)生頻率,防止輸電線路受到損害,有利于提升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避雷器主要安裝在易擊段桿塔上。在避雷器安裝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技術經濟性。將避雷器安裝在易繞擊相,根據(jù)易繞擊的相數(shù)來確認數(shù)量,這樣能夠提升桿塔的耐雷性能,有利于防止繞擊跳閘現(xiàn)象。
避雷針是110kV輸電線路最為常見的防雷設施。利用避雷針能夠將雷電流快速、安全地導入地下,讓保護對象避免雷擊。側向避雷針為例,通過在桿塔上安裝水平側針,能夠增強避雷線對弱雷的吸引力,從而擴大避雷線的保護范圍。相關研究表明,側向避雷針對導線及保護絕緣子均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在閃絡事故預防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提升保護效果,三相均可安裝側向避雷針。側向避雷針具體安裝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側向避雷針具體安裝結構示意圖
安裝先通過三個固定螺孔與桿塔橫擔相連,由地下引線與接地體連接,由此將雷電流導入大地。安裝時根據(jù)實際地形來判斷是否要在橫擔兩側均安裝避雷針。先確認線路來雷方向,再確定側向避雷針位置,避免重復安裝,以節(jié)約成本。
在正常運行電壓條件下,絕緣子應該具備可靠的電氣絕緣強度。要結合線路運行電壓等級、線路所處外部環(huán)境以及絕緣子的允許機電荷載來確認絕緣子型號。不同類型絕緣子存在明顯的特征差異性,例如,玻璃絕緣子容易出現(xiàn)“自爆”現(xiàn)象,但玻璃絕緣子便于線路維護;陶瓷絕緣子性能較為穩(wěn)定,但如果出現(xiàn)故障,維護檢查工作量相對較大;棒形絕緣子具備較高的污閃電壓,爬電距離較大,具有不可擊穿的特點。在絕緣子設置過程中,要仔細篩選,綜合利用,將絕緣配合的效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110kV輸電線路防雷除了要做好技術工作外,還要做好環(huán)境監(jiān)測,要求供電部門與氣象部門相互配合,充分掌握區(qū)域雷電活動規(guī)律及雷電參數(shù),以作為防雷技術實施參考。在保證線路耐雷性能的同時,要進一步處理好防雷工程造價與線路防雷性能之間的關系,以最低的投資成本換取最佳的耐雷性能,以此來提升防雷工程效益,并保證輸電線路運行的穩(wěn)定性。
[1]笪群峰.110kV輸電線路綜合防雷技術措施探討[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08):101-103.
[2]陳長紅.110kV輸電線路的防雷技術分析[J].機電信息,2015(18):35-36.
作者單位國網(wǎng)呼倫貝爾供電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 0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