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煒
摘 要:好的語文教學應該在學生與人文的對話中,多一些自主自悟,多一些角色朗讀,多一些擴展對話,以此深入挖掘其容易被忽略的內涵,以此在更廣的層面上滋養(yǎng)學生、成就學生、鍛造學生。
關鍵詞:多元對話;角色演讀;補充對話
世間有些東西特別珍貴,能夠真正地打動人心,比如友誼,比如愛情,比如信賴,比如至死不渝的忠貞……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正是表現(xiàn)純真友誼的典范之作,那么,如何引領學生在一只小鳥和一棵大樹之間的故事中,品味那沉甸甸的友誼呢?進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播撒一顆承諾、堅持等友誼的種子呢?
一、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钡拇_,好的閱讀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解讀和多元解讀。就《去年的樹》的教學而言,應引導學生把自己與文本接觸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沒有受到過任何影響的感受談出來。比如可以設計以下環(huán)節(jié):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你可以一個人讀,可以找伙伴讀,也可以搬個凳子到講臺前來讀。
2.讀著讀著,你有什么話想說了嗎?說說你的感受,你的疑問,你的收獲……都可以。
實踐證明,正是在放權讓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中,學生才有自己的提問:“樹為什么要被鋸掉?”“為什么把這篇課文取名為《去年的樹》呢?”“為什么樹做成火柴,點燃后,鳥兒還會對燈火看那么久,還要唱起那首去年的歌?”……也正是在充分的自讀中,才有了學生的個性理解和多元解讀:“我有收獲,我覺得樹和鳥兒真是一對好朋友?!薄拔野l(fā)現(xiàn)了,鳥兒是十分守信的?!薄?/p>
二、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一個語文教師,如果不忍心自己的學生整日面對機械、乏味和陳舊的課堂局面,那么,就該再多一點新穎的解讀方式和方法,更積極地采用合作探究、活動體驗、情境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以此引領學生在語文的百花園中“郁郁乎文哉”。
比如,可以讓學生扮演角色,分組朗讀四組對話(小鳥和大樹、小鳥和樹根、小鳥和大門、小鳥和小女孩),如就近找一下你的好朋友,來練讀這組對話,也可以稍遠一些找一個自己認為默契的同學合作朗讀。要引領學生讀出感情,入境入情,進行角色置換:“你現(xiàn)在就是那只小鳥了”,那么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應該讀出什么表情。課文的最后,可以把“小鳥”改成“我”進行反復演讀。
實踐證明,在具體的扮演角色朗讀中,正是“你現(xiàn)在就是那只小鳥了”的換位朗讀,學生讀出了小鳥的“緊張”,讀出了小鳥的“焦急”,讀出了小鳥的“傷心”,其實,這就是一種換位體驗——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通過換位體驗,以此達到“零距離接觸”的效果。這樣的角色同步共振能夠培育兒童的語文情感,以此讓學生樂此不疲地去親近語文、學習語文、享用語文。
三、深讀課文,補充對話
聽過不少教師執(zhí)教此課時,在結尾都要抓住最后幾句進行深入研讀:“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钡拇_,這幾個句子意蘊十足,可以引領學生想象小鳥的心理活動,可以引領學生進行多向對話,可以引導學生與伐木人、作者進行多向對話,以此產生多元化的理解與感悟,是訓練學生思維力和想象力極好的訓練點。
我們來還原一段教學實錄:
師:鳥兒看到燈火為什么還要唱去年唱過的歌?
生1:小鳥千辛萬苦,終于在油燈里找到了大樹的化身。這時它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一幕幕,所以,它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生2:我還要補充一點,我覺得小鳥可能在歌頌大樹,因為燈火照亮了別人,給人間亮光,所以它在歌頌無私的奉獻精神。
師:你覺得在小鳥的歌聲中,有那種為朋友自豪的心情在里面嗎?
生2:是的。
師:你體會得真好,還有誰有問題?
生3:我想問一下,鳥兒為什么兩次都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師:對,大家從兩個“看”當中,品出什么來了?
生4:小鳥不忍心,所以再一次深情地看了一眼。
生5:也許這里的“看”還有“沉思”的意思:大樹當時被伐木工人砍掉的那一刻,大樹心里會是怎么想的,大樹變成燈火,照亮這個世界的時候,又會是怎么想的。
師:這是你的理解。還有嗎?
生6:這里的“看”可能還有再一次確認的意思,好像不敢相信,這就是它那么熟悉的朋友。
生7:也許它在想:一旦火柴點燃的火燒完了,它的好朋友就消失了,它想在好朋友離別之前,再看一眼。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可見呀,兩個“看”當中包含了小鳥多少深情和留戀呀!
不難想象,這樣的補充對話一下子喚醒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與文本的生命視野間的思考張力。顯然,由兩個“看”意味著什么,包含著生命,從中進行細致而反復的品評、咀嚼和反芻,能夠更加深入到鳥兒豐富的內心活動,以此深入挖掘其容易被忽略的內涵,以此在更廣的層面上滋養(yǎng)學生、成就學生、鍛造學生。
參考文獻:
[1]虞大明.讓課堂住進孩子們的心里[J].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15(10):1.
[2]潘文彬.培育兒童的語文情感[J].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15(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