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榮
會思考的蘆葦
□李廣榮
在里下河的鄉(xiāng)村,隨處可以見到成片的蘆葦蕩,這種傍水而生的植物,性情至柔至剛。纖瘦的葦桿,細(xì)長的葦葉,和著流水聲聲,活脫一個戲里的青衣,正舞動著長袖,臨水“咿咿呀呀”著。
尤其是炎炎夏日,那一汪滿滿盈盈的蘆葦枝葉蔥蔥郁郁,風(fēng)兒一吹,一群鴨子從綠草叢中“呼啦啦”地?fù)湎蚝用?,靜靜的河面上泛著波光。河漫灘上,一頭老牛正低著頭啃食著剛剛泛綠的小草,浣衣女的歌聲隱隱約約從對岸飄來,陽光靜靜地灑在春波蕩漾的河面上,一只丹頂鶴高昂著頭,站在河石上,這里是一片濕地,草叢里聚集了許多水鳥,它們在這里繁衍生息,這些叫不上名字的水鳥從這里飛出,蘆葦叢就是它們的天堂。
就算凜冽的北風(fēng),也不能令它屈服,蘆葦依然還是錚錚硬骨,昂首挺立,彼時它又成了一個行走天涯的劍客,蒼茫、孤傲,令人肅然起敬。高高的蘆葦葉子和穗子開始泛白,那細(xì)細(xì)的蘆桿頂著一根根羽毛般柔曼的蘆花,漫天悠揚(yáng)的飛舞著,輕柔而灑脫,盡管水面上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冰凍,但一根根枯黃的蘆葦卻一團(tuán)團(tuán)一簇簇緊緊摟抱在一起,或貼水,或橫斜,或側(cè)倒,或直立。它們用自己芊芊細(xì)細(xì)的身子在西風(fēng)怒吼中輕盈如雪,爛漫吐絮;又似一個個瘦骨嶙峋的老人,在清寒中演繹著生命最后的絕唱。當(dāng)我一次次站在這一片孤零零的蘆葦蕩前時,我的眼前是被霜染過的蘆花絮,掛滿了一根根枯萎似干柴一般的蘆桿上,白白的花絮,如棉,如絲,仿若連根莖也變得軟軟的了,卻始終堅強(qiáng)的挺著身子,向天歌??淳昧?,一抹野趣撩人心目,還有一抹敬仰和敬畏。
我懷念這片多情的土地,就像懷念我的父老鄉(xiāng)親!
懷念起蘆葦?shù)娜犴g,讓我猶為驚嘆和震撼的是,那瘦瘦的筋骨何以將堅韌的生命詩意般的挺起來,給世間一份獨一無二的“晚霞紅如血,蘆花白似霜”奇美意境?我在蘆葦柔韌的背后讀出了堅強(qiáng)。蘆葦叢中,曾演了無數(shù)蒼涼悲壯的故事。“荊軻刺秦”,易水之濱的蘆花在他身后漫天輕揚(yáng);“霸王別姬”,霧茫茫的素縞中,蘆花隨風(fēng)輕泣。河邊的蘆葦,在飄搖中見證了歷史的多少悲歡離合?
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會是很多很多,倘若一味的迎頭頂撞,結(jié)果往往是頭破血流,你的一切抱負(fù)都不會實現(xiàn)。正如臨窗聽雨,少年時,紅樓夜讀,淚燭昏沉,孤影中宵起席枕;中年時,客舟上,連江寒雨,水闊云低。浮宅之內(nèi),有如水的鄉(xiāng)夢,有如煙的客愁,半世漂萍的鄉(xiāng)魂旅思,萬千幽怨,盡付一壺濁酒,兩行冷淚,滿艙凄涼;老來時,草棚蘆下,葉落秋深,青絲染霜;人世苦短,淚沾青裳;天涯望盡,幽思茫茫。那西風(fēng)卷簾之外的空山寂雨里,是否還能尋覓得到一路坎坷走來所留下的水痕?
我們解讀蘆葦,就是要學(xué)會剛?cè)嵯嗖ⅲ龈鶗伎嫉奶J葦。如果說“寧折不彎”是一種英雄氣概、一種豪邁。那么,寧彎不折,我感覺也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也是一種忍辱負(fù)重的勇氣。屈膝,不一定代表膽怯,退讓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前進(jìn)。生命的最美麗部分是需要鍛煉的,柔韌的人生,才能提升更高更大的價值。蘆葦這樣,人生何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