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惠
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施行全程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評定
●呂惠惠
目的:探究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施行全程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評定。方法:將本院收治的80例急診危重患者(2015年1月-2016年2月)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jù)護理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干預組(全程護理干預),每組4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且干預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全程護理干預對急診危重患者有更好的護理作用,不僅能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復。
急診危重患者;全程護理干預;效果評定
通常急診危重病人的情況較為特殊,病情較為緊急復雜,其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若不采取緊急措施對患者進行搶救,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較大的威脅[1]。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搶救的過程中配合較為合理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危重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更有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因此,提升對急診危重患者在搶救過程的護理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選取急診危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干預組進行了全程護理干預并取得非常好的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急診危重患者為研究對象(2015年1月-2016年2月),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40例。
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55.12±9.23)歲;
干預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6.43±8.67)歲;
兩組急診危重患者的一般資料分析(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護理人員觀察并檢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急救處理;
干預組(采用全程護理干預):
(1)急診科接到急救消息后,護理人員應及時準備好急救設備,緊隨救護車趕赴現(xiàn)場,并及時與患者家屬保持聯(lián)系,向家屬了解患者病情、發(fā)病誘因以及平時用藥情況,安撫家屬緊張的情緒,并給予家屬心理支持;同時醫(yī)護人員到達現(xiàn)場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同時檢測患者的血壓、呼吸和心電圖的變化情況[2],并做好詳細記錄,在第一時間內(nèi)做好急救方案,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對患者進行搶救。
(2)在手術室的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患者面罩供氧,保證患者的呼吸暢通;若在入院搶救的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突發(fā)情況,需要給患者提供高濃度吸氧,緩解患者病情;同時在急救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隨時記錄患者的血壓和心電圖的波動情況[3],若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必須對患者進行藥物搶救;另外,護理人員還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搶救情況,適當給予注射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藥物,減輕患者的痛苦,保證搶救的順利進行。
(3)在整個急救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積極配合主刀醫(yī)生,準備好搶救過程中需要的各項儀器;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臉色和心理狀態(tài),盡量安撫患者的情緒,消除患者的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配合治療,使醫(yī)生能在搶救過程中準確實施搶救操作,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1.3 觀察指標
本次對比試驗,以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為標準[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P<0.05,差異顯著。
2.1 在實驗結束后
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比較且干預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s,n(%)]
表1 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s,n(%)]
組別 住院時間(天)護理質量評分(分) 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干預組n=40 11.8±1.8 96.3±1.8 2(5%)對照組n=40 32.3±24 80.2±1.0 18(45%)
2.2 實驗結束后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如表2所示: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干預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急診危重患者護理滿意度[n(%)]
急診科的危重病人的情況極為危險和復雜,在實際的臨床搶救過程中,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搶救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細化對急診搶救過程中的護理步驟,實施有效的、全方位的護理干預。臨床研究表明,此類全程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全程護理干預將整個搶救過程中護理步驟變得更為標準化、程序化、且所有護理人員的分工更為明確。不僅能夠幫助醫(yī)生快速對患者的情況做出判斷,采取正確有效的搶救措施,還能降低手術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提高搶救的成功率,甚至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通過本次對80例急診危重患者進行研究表明: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質量評分、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比較且干預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全程護理干預對急診危重患有良好的護理作用;因此,全程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護理方式。
(作者單位:永康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室)
[1]高小女.在對急診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實施全程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4(8):84-86.
[2]張景欣.全程護理干預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5,23(16):173-174.
[3]嚴華.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應用全程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并發(fā)癥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8):49-51.
[4]趙疆疆.全程護理干預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 ,2016,8(19):116-117.
[5]劉倩.全程護理干預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7,36(1):142-143.
[6]俞瑩瑩.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6,11(8):225-225.
呂惠惠,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