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焜
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的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周焜
目的:探討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患者應用手術治療的臨床意義。方法:將2015年12月05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68例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為基本原則,均分為兩組。兩組均采取大腦鐮切開手術,對照組使用雙側入路,觀察組實施單側入路。觀察兩組操作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操作時間(3.03±0.41)h、輸血量(319.42±9.81)m l、住院時間(22.83±3.49)d,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優(yōu),P值小于0.05;觀察組嗅神經(jīng)損傷5.89%、精神障礙14.71%,相比對照組更具優(yōu)勢,P值小于0.05。結論:在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治療方面,單側入路大腦鐮切開術應用效果較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術中損傷。
手術;顱內血腫;雙額葉腦挫裂傷
臨床上,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較為常見,通常予以手術治療,雙側入路為傳統(tǒng)術式,操作較為復雜[1],故單側入路大腦鐮切開手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旨在探討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應用不同手術治療的臨床意義。
1.1 基線資料
從我院2015年12月05日至2017年2月10日的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患者中抽取68例進行此次研究,依據(jù)完全隨機原則,將其分為
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及家屬均獲知情權,并同意納入本研究。
對照組:34例患者男女之比為20:14,平均年齡(34.45±5.67)歲,最大69歲,最小24歲,受傷時間(2.89±1.04)h。
觀察組:34例患者男女之比為18:16,平均年齡(36.01±5.25)歲,最大71歲,最小25歲,受傷時間(2.93±0.96)h。
兩組雙額葉腦挫傷伴顱內血腫患者各項資料相比而言,對比性不強,P值大于0.05,兩者可以比對。
1.2 方法
觀察組實施單側入路大腦鐮切開術,參照CT診斷結果做半冠狀切口,以血腫較大位置為入路,將血腫及挫裂傷清除后,部分患者因額葉切除顱內壓會逐漸降低,若效果不佳則應及時打開側裂池(對側),以便于盡快降低顱內壓,促使顱底及大腦鐮充分暴露,于直視狀態(tài)下,切開大腦鐮,沿雞冠進行,根據(jù)實際需要咬除雞冠,并切開直至上矢狀竇,避免腦脊液漏出,予以醫(yī)用膠將硬膜破裂處封閉,同時徹底清除失活腦組織,止血,之后使用腦室鏡檢查遺漏情況,術中盡量保護嗅神經(jīng)、大腦前動脈,盡量采取壓迫止血法。
對照組予以雙側入路大腦鐮切開手術,于雙側分別做切口,清除血腫。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操作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兩組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患者的操作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概率,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包括操作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包括不良事件發(fā)生概率,采用卡方檢驗,以P值小于0.05表示兩者數(shù)據(jù)之間具有高度對比性。
2.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結果可知,觀察組操作時間(3.03±0.41)h、輸血量(319.42±9.81)
m l、住院時間(22.83±3.49)d,相比對照組數(shù)據(jù)均明顯更低,P值小于0.05,具體結果見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操作時間、輸血量、住院時間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嗅神經(jīng)損傷、精神障礙發(fā)生概率分別為5.89%、14.71%,相比對照組均明顯更低,P值小于0.05,具體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對比兩組嗅神經(jīng)損傷、精神障礙發(fā)生概率(n,%)
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作為常見腦外傷,治療以盡量減少機體損傷為基本原則。臨床發(fā)現(xiàn)將腦內血腫或腦挫裂傷單側清除后[2~3],額極出現(xiàn)的空間可將顱底及大腦鐮充分暴露,此時可于直視下實施大腦鐮切開手術。
當對側血腫較小時,以往出于雙側入路損傷較大考慮,通常采取保守治療,但單側入路則可比避免此類問題,對挫傷腦組織予以清除,可達到平穩(wěn)降壓、避免中線結構位移等情況發(fā)生,還可預防大腦鐮疝[4]。單側入路大腦鐮手術主要適用于雙額葉腦挫裂傷增加且水腫表現(xiàn)為范圍擴大者、單側血腫相對較大且對側血腫小于十五毫升者、顱內壓持續(xù)保持大于25mmHg者[5],而針對對側血腫超過十五毫升或離中心線較遠、血腫清除后仍出現(xiàn)腫脹、出血廣泛等情況時應慎用單側入路。
本文對比兩種手術方法應用效果,研究顯示,觀察組操作時間(3.03±0.41)h、輸血量(319.42±9.81)m l、住院時間(22.83±3.49)d,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P值小于0.05;觀察組嗅神經(jīng)損傷5.89%、精神障礙14.71%,相比對照組更具優(yōu)勢,P值小于0.05。顯然,觀察組所用方法對機體創(chuàng)傷更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具有預后佳、痛苦小等優(yōu)勢,且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更低。
綜上所述,在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方面,單側入路大腦鐮切開術應用效果較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術中損傷,值得進一步推廣。
(作者單位:貴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1]張士中.不同手術入路治療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7):81-82.
[2]梁照平.兩種手術入路治療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7):79-80.
[3]袁海濱.兩種手術入路治療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的療效觀察[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3,34(6):58-60.
[4]劉俊超.不同手術入路治療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對比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5):114-115.
[5]熊性華.不同手術入路治療雙側額葉腦挫裂傷伴顱內血腫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