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萍
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對其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研究
●羅淑萍
目的:分析并討論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對其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60例初產婦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n=30)給予常規(guī)護理服務,觀察組(n=30)給予母嬰床旁護理服務,觀察兩種護理服務對其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結果:觀察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有效提高其新生兒護理能力,值得推廣。
初產婦;母嬰床旁護理;新生兒;護理能力
初產婦屬于比較特殊的一類產婦,她們對于醫(yī)學的認知處于初級階段,產后保健、母乳喂養(yǎng)以及新生兒護理等知識及技能的掌握也比較少,有很大的風險會導致新生兒護理差錯,對新生兒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1]。所以,為初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對其恢復以及提高新生兒護理能力有著重要影響。為了分析并討論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對其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筆者通過選取初產婦60例展開研究,分兩組,分別開展常規(guī)護理服務以及母嬰床旁護理服務,并觀察這兩種護理服務對初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入選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收治的初產婦60例,隨機分為例數(shù)相等的兩組,對照組年齡19-34歲,平均(25.2±3.1)歲;懷孕36-42周,其均值為(37.8±3.2)周;給予該組孕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觀察組年齡19-36歲,平均(25.6±3.2)歲;懷孕37-43周,其均值為(38.3±3.4)周;給予該組孕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服務。通過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產婦的年齡以及孕周等資料,沒有特別突出的差別性(P>0.05),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上可以用來實施比較。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所使用的護理服務為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監(jiān)測產婦以及新生兒的身體狀況,結合其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實施相關的健康教育,帶嬰兒到新生兒處置室為其沐浴、撫觸等常規(guī)模式。
觀察組使用母嬰床旁護理,具體為:(1)心理護理:由于初產婦是初為人母,往往會因為經(jīng)驗不足、產后恢復等因素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要與孕婦進行親切、耐心的交流,安慰、鼓勵產婦,讓產婦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得到相應心理安慰。(2)新生兒護理健康教育:結合產婦的具體情況,給予進行個體化的新生兒健康教育,講授相關的新生兒護理知識,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讓產婦及其家屬明確新生兒常見生理現(xiàn)象的處理方法及其日常護理方法[2]。(3)新生兒護理:為新生兒實施個體化的床旁護理,在床旁為其更換尿布、撫觸、沐浴、護理臍部等,產婦在旁觀看,護理人員為其實施現(xiàn)場宣講。(4)產婦自我護理能力訓練:教授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方法、乳房的有效護理、產褥期常發(fā)生狀況的處理技巧等,提高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包括喂養(yǎng)護理、臍部護理、沐浴護理以及撫觸護理等項目的評分,每個項目100分,超過70分則判定為掌握。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把關于這次研究所獲取的數(shù)據(jù)使用SPSS19.0版統(tǒng)計軟件實施處理以及統(tǒng)計,[例數(shù)/百分比,(n/%)]可用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給予λ2檢驗。如果研究對象之間比較差異顯著,有著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時,以“P<0.05”表示。
觀察兩組產婦掌握喂養(yǎng)、臍部、沐浴及撫觸等幾項護理例數(shù)情況,觀察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可見明顯性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比較[n(%)]
妊娠和分娩屬于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對于初產婦來說,分娩不僅是強烈的軀體體驗,而且更是一次強烈的情感體驗,因其無生育經(jīng)歷,對于產婦保健以及新生兒護理等經(jīng)驗缺乏,存在一定的不足及失誤,所以對初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母嬰床旁護理屬于新型的護理模式,整個圍生期護理人員對于新生兒以及產婦的護理均在床旁進行,有效動員產婦及其家屬,學習關于新生兒的護理知識,提高其新生兒護理能力,改善母嬰的生活質量[3]。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通過心理護理、新生兒護理健康教育、新生兒護理以及產婦自我護理能力訓練等全面的護理模式,減少產婦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其新生兒護理以及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增強產婦的育兒信心。在本次研究中,對初產婦開展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后,觀察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初產婦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有效提高其新生兒護理能力,改善母嬰生活質量,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惠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1]鄒華,陳蘭.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初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5,13(09):86-87.
[2]單玲,焦麗娜,孫境等.床旁護理模式對初產婦母嬰護理知識和行為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05(11):20-22.
[3]王慧.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產婦恢復及新生兒護理質量的改善評價[J].中國臨床護理,2016,13(04):3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