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正雷
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四)
文/陳正雷
動作一:接上勢。兩手左順右逆纏向右后方捋;身體先以左腳跟為軸,再以右腳跟為軸向右后旋轉180°,右手位于胸前中線,掌心朝右上方,左手拉于左肩前,掌心向上;目視左前方。(圖68)
圖68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右移,身體微右轉,左腿屈膝提起,向左前方開步,兩手向右后方捋;目視前方。(圖69)
圖69
動作三:接上勢。身體向右轉,重心左移;兩手右后捋轉為走下弧向前合勁,合于右腰側;目視前方。(圖70)
圖70
動作四;接上勢。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向右擺擊;兩手掌向前與右腳外側擊拍相合;目視前方。(圖71)
圖71
【要求】擺腳與手合擊的速度要快,勁力完整一氣。此動先吸氣后呼氣。
動作一:接上勢。拍腳后,右腿向右后撤一步;兩手逆纏向左上掤;重心在左腿,目視前方。(圖72)
圖72
【要求】拍腳后步要穩(wěn),上引下進協(xié)調一致。此動吸氣。
動作二:接上勢。身體微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同時,兩手左順右逆纏,隨重心后移下捋再變拳合于右胸側;目視左前方。(圖73)
圖73
【要求】兩手下捋,隨重心移動轉身一致,切勿彎腰。此動先呼氣后吸氣。
動作三:接上勢。右腳蹬地,重心迅速由右腿移至左腿,身體隨之左轉;兩拳合力向前發(fā)勁,拳眼向上,拳心相對;目視前方。(圖74)
【要求】心意一動:淬然抖發(fā),如金獅抖毛,猛虎下山,完全是腰襠的彈抖勁,力貫拳頂。此動呼氣。
圖74
動作一:接上勢。兩拳變掌左順右逆向右后上方捋帶;同時重心由左向右移;目視左前方。(圖75)
圖75
圖76
圖77
圖78
動作二:接上勢。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腳尖外擺踏實,身體隨重心移動向左轉45°;兩手左逆右順纏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內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視前方。(圖76、圖77)
動作三:接上勢。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內環(huán)繞合于胸前右前臂內側;同時,右手領右腳弧線向上托掌合于右胸前與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右腳經(jīng)左腳內側向上步,腳尖點地,重心在左腿;目視前方。(圖78)
動作四:接上勢。左手順纏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提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內,拳心朝上;目視前方。(圖79)
圖79
動作五:接上勢。右拳逆纏向上提起,高與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腳懸于襠內。(圖80)
圖80
動作六:接上勢。右腳震腳落地,腳掌踏平,兩腳間距同肩寬;右拳順纏下沉于左掌心內,兩臂撐圓;目視前方。(圖81)
動作一:接上勢。右拳變掌,兩手向左右下分;身體微下沉,屈膝松胯;目視前方。(圖82)
圖81
【要求】兩手分,身下沉,切勿彎腰。此動先吸氣后呼氣。
圖82
動作二:兩手同時各向左右畫外弧合于兩肩前;目視前方。(圖83)
【要求】兩手上升,松肩沉肘,胸、腹、背各部肌肉均松弛下沉。此動吸氣。
動作三:接上勢。兩手順身從兩側緩緩下按于兩大腿外側;目視前方。(圖84)
圖83
圖84
圖85
【要求】兩手下按,呼氣,周身放松,氣歸丹田,意形還原。一套拳練完,心平氣和,自始至終,一氣貫地。
動作四:接上勢。身體慢慢立起,恢復到自然站立姿勢;目視前方。(圖85)
(全文完)
(本刊記者/黃明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