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焱
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
●楊元焱
目的:分析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梗行介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成兩組,其中30例患者配合常規(guī)護理為對照組,余下為觀察組給予心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心功能指標、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護理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可以促進患者及早康復,減少心臟缺血事件,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心梗介入治療;心臟康復護理;護理效果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多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和心肌缺血,無法及時側支循環(huán),引起心肌缺氧壞死[1]。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梗行介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成兩組應用不同的護理方式,以此幫助患者臨床及早康復選擇最佳護理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梗行介入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2~78歲,平均(58.2±3.7)歲;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3~78歲,平均(59.6±3.5)歲;兩組基線資料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對照組配合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根據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同時實施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心臟康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患者接受心梗介入治療后12h要下床適量活動,選擇緩慢步行,活動時間間隔在10min,適量休息后再活動。手術3日后可以開展適量強度運動,例如:步行等,步行距離控制800米以內,結合患者個人身體素質選擇持續(xù)完成步行或間斷完成步行。每日活動控制在2次,由走廓步行向樓梯步行過度,當患者產生胸悶、胸痛等癥狀時要停止活動。術后1個月指導患者進行適當自行車騎行訓練,打太極拳,慢走等運動方式,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min,每周運動3次,運動時患者心率超出每分鐘100次要及時停止,若有臀部疼痛或咽喉痛、頭痛、意識紊亂等癥狀時,要停止運動給予適量治療。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護理滿意度等。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短軸縮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二尖瓣前葉舒張期E峰速度、二尖瓣前葉舒張期E峰到室間隔之間的距離、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2];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3]。
所得數(shù)據使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心功能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有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
觀察組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率3.33%,對照組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率20%,觀察組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x2=4.0431,p=0.0443,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非常滿意19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6.67%,對照組非常滿意12例,一般滿意11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76.6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x2=5.1923,p=0.0226,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
心肌梗死病情危急,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休克和心率失常,因心功能衰竭還會導致患者死亡,臨床治療方法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4]。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要及時實施心臟康復護理措施,能增加冠狀側支血管,緩解動脈硬化程度,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病變速度,還能減少冠狀動脈血栓發(fā)生,改善患者心肌缺血與缺氧等癥狀,提高冠狀血流儲備力,減少心血管事件。常規(guī)護理指導患者接受介入治療后要長期臥床休息,再加上患者免疫力的下降,很容易導致肌肉無力,甚至發(fā)生萎縮,還會降低患者的血容量和心血管系統(tǒng)對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力。所以,心梗介入治療后應用心臟康復護理可以緩解癥狀,降低不良事件,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功能指標、心臟缺血性導致再入院、護理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與他人研究結果相符[5]。可見,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可以促進患者及早康復,減少心臟缺血事件,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邢臺市第三醫(yī)院護理部)
[1]姚艷秀,黃汝剛.急性心梗介入治療后慶用股動脈閉合器止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14(01):128-131.
[2]楊麗娟,李榮,周淑英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對心臟康復療程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3):863-865.
[3]胡麗娟,楊鶴.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療的療效及護理[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04):525-526.
[4]王婷,陸萍靜,柳曉等.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5,30(21):106-108.
[5]孔繁霞.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PCI)的圍術期護理[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6,46(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