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聯通網絡公司網管中心 汪 鋒 葛中魁 馬曉泉
WCDMA中Iur口互連的研究及實現
河南聯通網絡公司網管中心 汪 鋒 葛中魁 馬曉泉
本文首先給出了WCDMA系統(tǒng)Iur口的定義,并介紹了Iur口對于系統(tǒng)性能的改善作用。隨后介紹了現網中對Iur口的使用情況,指出了其優(yōu)點及未來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種基于IP承載網的Iur口互連的方案,并給出了方案實施后的網絡運行數據。文章的最后介紹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WCDMA;Iur接口;IP承載網
Iur接口是WCDMA系統(tǒng)無線網絡子系統(tǒng)(RNS)重要的開放接口之一,在邏輯上它位于兩個RNC(無線網絡控制器)之間,是RNC用于完成和其他RNC互聯的接口。通過Iur接口,不同的RNS可以連在一起,通過RANSAP協(xié)議完成與UTRAN有連接的UE跨RNS的移動性管理,包括RNS間的切換、無線資源處理和同步等功能。
在不具備Iur接口的RNC之間的切換均為硬切換,硬切換存在成功率低、過多消耗信令資源等弊端;存在Iur接口的RNC之間的同頻切換均為軟切換,軟切換具有成功率高、存在分集增益、消耗信令資源少等優(yōu)勢。因此,Iur接口的互連對提高WCDMA系統(tǒng)的切換成功率、改善分集增益、減少掉話、增加用戶體驗有著顯著的效果。
之所以要在WCDMA系統(tǒng)中引入Iur接口,最初的考慮就是要發(fā)揮CDMA系統(tǒng)軟切換的優(yōu)勢,使得UE在跨無線網絡子系統(tǒng)移動時,也能獲得軟切換帶來的增益,提高網絡服務質量。但后來,隨著標準化工作的步步深入,Iur接口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功能。
目前Iur接口主要的功能有以下3種:
● 支持專用信道的業(yè)務流程
● 支持公共信道的業(yè)務流程
● RNC之間基本移動性的管理
其中支持專用信道的業(yè)務流程是移動用戶處于專用信道狀態(tài)(DCH)下進行的業(yè)務流程。通俗講,就是進行各種不同業(yè)務跨Iur接口的軟切換和更軟切換(包括切入、切出),并完成相關的無線資源管理。
而另外兩項功能都是發(fā)生在UE發(fā)起分組域業(yè)務且處于非專用信道狀態(tài)時,其活動性較低,UE和網絡之間交互的數據量較少甚至沒有。我們通常把這兩種情況歸為一類進行分析,稱為非專用信道過程。包括公共傳輸信道過程、SRNS重定位過程(SRNS Relocation)、直接信令重建過程(DSCR)。
傳統(tǒng)的Iur接口的互連均基于ATM網絡,RNC之間為點對點互連,一般通過一條155M光纖連接,兩端RNC上需增加ATM光接口板。
優(yōu)點是WCDMA建網初期RNC網元數量較少的情況下,網絡架構清晰、建設速度快。
缺點是隨著整個網絡的不斷擴展和RNC鄰接RNC數量的不斷增加,每增加一個鄰接RNC,就需要在本端RNC上為其增加一條155M ATM光路傳輸,不僅需要占用傳輸資源,而且很容易形成一個網狀網絡結構,使得網絡架構異常復雜,增加了維護難度,且不利于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故障快速定位和處理。
針對傳統(tǒng)基于ATM網絡的承載方式存在的投資大、影響現網以及網絡架構復雜、維護難度大等弊端,我們提出了利用IP承載網對Iur接口進行互連的方式。即利用現網中RNC至SGSN的IuPS接口,專為RNC和CE增加單獨的Iur接口用戶面/信令面接口地址,通過IP承載網將相鄰RNC進行了互連。
優(yōu)點是無需增加任何投資,且對現網無任何影響;大大降低網絡復雜度,使得網絡架構更加清晰,更利于日常維護及緊急故障處理;為將來整個UMTS系統(tǒng)向全IP化發(fā)展做好準備。
缺點是第一次在現網中嘗試應用,無經驗可循;Iur接口互連廠家對IP承載網的時延、抖動、丟包率有著不同的要求;需要QoS保證。
本次工程測試在現網中進行,同一個地市內部RNC均來自同一個廠家,Iur接口的互連相對簡單,因此本次測試只針對相鄰地市之間的Iur接口互連。
在WCDMA系統(tǒng)中,Iur接口的兼容性關系到不同廠家設備是否能夠互相配合,因此合理的選擇Iur接口互連策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次測試只針對中興、華為兩家RNC制定策略。
對于現網,多數RNC之間為同頻關系,其具體策略如下:
方向 業(yè)務類型 Iur接口互連策略華為SRNC,中興DRNC R99 CS實時業(yè)務 軟切換,不做Relocation,不做DSCR R99 PS實時業(yè)務 軟切換,不做Relocation,不做DSCR R99 PS BE業(yè)務 進行軟切換,觸發(fā)DSCR HSDPA/HSUPA業(yè)務 不支持跨Iur接口切換R99 CS實時業(yè)務 進行軟切換,觸發(fā)Relocation,不做DSCR R99 PS實時業(yè)務 進行軟切換,觸發(fā)Relocation,不做DSCR R99 PS BE業(yè)務 進行軟切換,觸發(fā)Relocation,不做DSCR HSDPA/HSUPA業(yè)務 不支持跨Iur接口切換中興SRNC,華為或中興DRNC
由于并發(fā)業(yè)務在現網中應用較少,因此本項目并未針對同頻情況下的并發(fā)業(yè)務制定相應的策略。
RNC對于IP承載網有如下要求。對于中興RNC,時延<=20ms,抖動<=7ms,丟包率<=0.05%。對于華為RNC,為了保證業(yè)務的質量,建議整個端到端的實時業(yè)務時延至少小于40ms;端到端的非實時業(yè)務時延至少小于60ms。
綜合以上因素,決定在CE上新增Iur業(yè)務VPN,其使用QoS等級定為4級(高等級隊列,帶寬保證值CIR為60%,PIR為90%,包括信令面和用戶面)。
● 在雙方CN(包括MSCs和SGSN)上分別增加對方RNC為外部RNC;
● 在所有中興RNC業(yè)務區(qū)的CN(包括MSCs和SGSN)上打開Relocation開關,以支持當中興RNC做SRNC時的Relocation要求。
在進行Iur接口互連數據配置時,必須對信令面和用戶面分別進行配置。
● 信令面數據,雙方配置兩條SCTP偶聯。無論RNC廠家,都為其單獨分配兩個偶聯地址,不共用IuPS地址;
● 用戶面數據,對于中興RNC,每個RNC必須共用其IuPS用戶面地址;對于華為RNC,單獨為Iur接口分配一個用戶面地址即可。
本次測試,選取4個典型場景進行測試,分別針對4種典型網絡狀況,異廠家CN且異廠家RNC、異廠家CN且同廠家RNC、同廠家CN且同廠家RNC、同廠家CN且同廠家RNC。
對CS語音、PS384K、HSDPA三種業(yè)務分四種場景進行了測試,結果如下:
場景 地市A 地市B CS軟切換 CS重定位 PS384K軟切換PS384K重定位HSDPA硬切換HSDPA重定位場景一 鄭州 開封 正常鄭州至開封不發(fā)起重定位,開封至鄭州失敗正常鄭州至開封DSCR,開封至鄭州失敗正常鄭州至開封DSCR,開封至鄭州正常場景二 平頂山 漯河 正常平頂山到漯河正常,漯河到平頂山失敗場景三 平頂山 南陽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場景四 安陽 鶴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平頂山到漯河正常,漯河到平頂山失敗正常平頂山到漯河正常,漯河到平頂山失敗正常
● 在場景一、二的CS測試中,只能實現單向重定位,軟切換雙向均正常;PS384業(yè)務能正常實現雙向軟切換;其余兩個場景的CS語音、PS384K業(yè)務能實現雙向軟切換和重定位;
● HSDPA無法實現軟切換,重定位功能正常。
● 由于鄭州RNC均為華為RNC,其Iur接口互連策略為“不支持Relocation”,因此鄭州至開封方向三種業(yè)務均不會發(fā)起重定位;其中PS業(yè)務和HSDPA業(yè)務過程中,UE會從CELL_DCH狀態(tài)進入CELL_FACH狀態(tài),然后發(fā)起DSCR過程;
● 開封至鄭州、漯河至平頂山的三種業(yè)務的重定位均失敗,原因為雙方CN配合上存在問題。
針對四種典型場景選取部分小區(qū)進行了實施前后的相關指標比對,以驗證此互連方式的可行性。選取某一個小區(qū),對其AMR語音業(yè)務和HSDPA業(yè)務指標進行比對,如下表所示。
日期 基站名稱 CI AMR業(yè)務掉話率 HSDPA業(yè)務掉話率9月29日 連沿站基站 35112 5.88% 3.75%10月4日 連沿站基站 35112 18.18% 5.58%10月10日 連沿站基站 35112 7.50% 3.19%11月5日 連沿站基站 35112 0.00% 1.70%11月6日 連沿站基站 35112 0.00% 0.68%
可以看出,在進行Iur接口互連之前,由于跨Iur接口的切換均為硬切換,語音掉話率較高,異常釋放次數也較高;Iur接口互連后,語音業(yè)務掉話率降為0,異常釋放次數也降為0,改善明顯。
目前的互連策略中,中興RNC和華為RNC對Iu口重定位及DSCR功能的使用不盡相同。今后需進一步完善,將雙方的互連策略盡快統(tǒng)一一致,保證各類業(yè)務在經過Iur接口時更加平滑順暢。
由于并發(fā)業(yè)務自身的復雜性以及業(yè)務發(fā)生較少的特性,本項目并未針對并發(fā)業(yè)務制定相應的Iur互連策略。隨著網絡的精細及業(yè)務的進一步化發(fā)展,需要盡快制定并發(fā)業(yè)務的Iur口互連策略。
[1]3GPP TS 25.420 UTRAN Iur Interface: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2]3GPP TS 25.421 UTRAN Iur interface Layer 1.
[3]3GPP TS 25.422 UTRAN Iur interface signalling transport.
[4]中國聯通2GHz W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Iur接口測試規(guī)范.
汪鋒(1977—),男,漢,河南商城人,碩士,畢業(yè)于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工作于河南聯通網管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GSM/WCDMA/LTE無線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