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強
心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影響
●姚強
目的:研究心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影響。方法:將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和實驗組(4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實驗組——再聯(lián)合實施心理干預。對比2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幅度及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降壓幅度較大,滿意度97.56%較高(p<0.05)。結論: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壓,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應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積極推廣使用。
心理干預;高血壓;依從性
高血壓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發(fā),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發(fā)病率不斷增加,據相關研究表明目前的高血壓發(fā)病率已高達15%,且呈年輕化趨勢[2]。心理社會因素已成為導致高血壓的直接誘因,而且嚴重影響著降壓效果。為了改善高血壓患者的情緒,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本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結果如下。
選擇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療的高血壓患者82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排除精神障礙、聽力障礙和溝通障礙患者。
通過簡單隨機法分組,對照組患者41例,男性高血壓患者:女性患者=30:11;年齡57~86歲,平均(68.45±3.57)歲;收縮壓(169.39±11.47)mmHg,舒張壓(98.76±6.63)mmHg。
實驗組患者41例,男性高血壓患者:女性患者=32:9;年齡59~83歲,平均(69.13±3.36)歲;收縮壓(170.94±10.28)mmHg,舒張壓(97.98±6.31)mmHg。
通過比較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收縮壓和舒張壓等項目,可知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高血壓患者口服降壓藥物治療,同時進行高血壓疾病的健康教育。
實驗組患者在口服降壓藥物的同時進行心理干預,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預、生活方式及行為干預、出院指導。
1.3.1 降壓效果
顯效:舒張壓下降大于10mmHg至正常,或收縮壓下降大于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小于10mmHg但達到正常范圍,或收縮壓下降10~19mmHg。無效:舒張壓和收縮壓變化未達標準。
1.3.2 滿意度
采用科室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調查,共4項標準: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為100.00%與不滿意概率的差值。
將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錄入SPSS20.0進行科學的處理與分析,其中血壓下降數據是計量資料,用平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滿意度均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則具有可比性。
經統(tǒng)計可知,在患者治療期間,實驗組患者的降壓效果較對照組理想(p<0.05),具體結果詳見表1。
表1 對比2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mmHg]
根據患者填寫的滿意度調查量表可知,實驗組患者滿意度較高,詳情見下表2。
表2 對比2組患者的滿意度
高血壓的病因多樣,與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相關。據相大量研究證明,心理社會因素已成為當今高血壓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3],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血壓控制不理想,其主要是心理因素所致[4]。本次研究通過心理干預使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取得理想效果。
支持性心理干預需要醫(yī)護人員嚴密觀察患者的情緒,主動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心情疏導,告訴患者對待高血壓的正確態(tài)度,可以通過聽音樂等方式保持愉悅的心情[5]。通過這些與患者之間建立信任感,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可以更好的達到治療效果。
生活方式及行為干預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高血壓的相關知識講解,使患者了解該病的病因、誘因、預防等,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協(xié)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戒煙限酒、規(guī)律作息等;有效控制體重,堅持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鼓勵患者培養(yǎng)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能有效平緩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出院指導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家屬盡量為患者營造輕松、溫馨的生活氛圍,有利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時復診,以檢測血壓的穩(wěn)定情況。
本次研究通過對實驗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使該組患者住院期間血壓下降明顯,可保持在正常范圍,收縮壓(125.23±3.39)mmHg、舒張壓(80.01±5.54)mmHg,均較對照組理想(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高達97.56%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78.05%(p<0.05)。由此可見,針對高血壓患者實施有心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情緒,使患者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qū)古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1]朱銀亭.心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及評價[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4,28(11):57-59.
[2]韓淑珍.心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2):28-29.
[3]鄭波.心理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8):119-120.
[4]劉俊利,常文愛,段慧瑩.心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4):138-139.
[5]姜洪萍,黃麗娜,潘英文.心理干預對肥胖高血壓患者血壓治療的影響[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7(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