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人性化護理運用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護理過程中的效果觀察
●張莉
目的:主要探究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護理過程中運用人性化護理對護理效果的意義。方法:收集本院兒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兒64例為調查的主要人員,其收集時間在2016年04月至2017年03月。根據患兒醫(yī)治的前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比較組以及人性組。護理方法:比較組予以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方案進行護理,人性組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方案+人性化護理進行護理。分析在護理后,2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經過不同的護理方案的護理后,人性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于比較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護理過程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安全性與有效性均較高,增加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值得在醫(yī)院中推廣。
生活質量評分;人性化護理干預;體征恢復時間;病毒性心肌炎
本文以本院兒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兒64例為對象,根據患兒醫(yī)治的前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比較組以及人性組,分別予以不同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措施。主要探究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護理過程中運用人性化護理對護理效果的意義。詳細分析結果如下:
收集本院兒科病毒性心肌炎患兒64例為調查的主要人員,其收集時間在2016年04月至2017年03月。根據患兒醫(yī)治的前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比較組以及人性組。其中比較組性別結構:男性患兒與女性患兒的比例為14例比18例,年齡結構:病患年齡的最小值是4.6周歲,年齡的最大值是14.8周歲,其均值為(6.9±2.2)歲;人性組性別結構:男性患兒與女性患兒的比例為11例比21例,年齡結構:病患年齡的最小值是4.9周歲,年齡的最大值是13.7周歲,其均值為(6.2±1.3)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資料上比較,差異不明顯,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臨床對比需要。
比較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相關的抗感染治療,同時對患兒的體溫進行護理,以達到控制其體溫處于正常狀態(tài)的目的[1]。同時進行相關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人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方案+人性化護理進行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人性化病情觀察護理。在患兒入院后以及整個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兒實施病情觀察護理,即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的變化情況,嚴格監(jiān)測患兒的各項生命指標。同時觀察治療期間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以及臉色蒼白等情況,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給予患者吸氧,同時減緩輸液的速度。(2)人性化呼吸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注意保持治療環(huán)境的安靜、舒適,盡量降低病房的氧氣消耗;同時,及時對患兒口、鼻和呼吸道的分泌物進行清除,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給予其吸痰處理或氧氣霧化吸入治療,以保持患者的呼吸暢通。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指導并協(xié)助其取半臥位,以促進呼吸暢通,并叮囑其家屬定時為其更換體位。(3)留置針護理。在運用套管針對患兒實施靜脈輸液治療時,護理人員要注意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并定時對無菌敷料進行更換,以免發(fā)生感染。當患兒留置針創(chuàng)口處出現(xiàn)持續(xù)性滲血時,應及時將套管針拔出,并給予患兒局部按壓止血。在患兒靜脈注射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紅腫、觸痛等不良反應。對于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患兒予以相對應的人性化處理[2]。(4)人性化心理護理。在患二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兒及其家屬的溝通,及時了解患兒家屬的心理變化,并通過安慰、鼓勵等方式緩解家屬對治療的擔憂、焦慮心理。與此同時根據患兒年齡的特性可以通過動畫片,游戲、講故事等方式緩解患兒的負性情緒,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
分析在護理后,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愈高則表明患兒的生活質量愈好。
人性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于比較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心理功能評分 軀體功能評分 生活功能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人性組 32 89.6±3.7 89.8±2.3 90.6±4.5 90.4±2.2比較組 32 74.8±2.4 64.7±5.9 81.2±3.1 71.8±3.6 t - 4.398 8.116 8.645 5.462 p - <0.05 <0.05 <0.05 <0.05
在兒科類型的疾病中病毒性心肌炎屬于較為常見性疾病類型。研究顯示其主要由于不同種類的病毒經過感染等因素導致疾病的產生。對其臨床表現(xiàn)分析后得到,其主要的癥狀為患兒出現(xiàn)局限性急性炎癥反應、局限性慢性炎癥反應或者出現(xiàn)心肌彌散性炎癥反應等。除此以外一些患兒還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其并發(fā)心內膜炎疾病以及心包炎疾病等[3]。因此促依據相對應的治療措施,與此同時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可以促進患兒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縮短體征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本次研究顯示,人性組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90.4±2.2)分高于比較組的(71.8±3.6)分,經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護理過程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安全性與有效性均較高,增加患兒的生活質量評分,值得在醫(yī)院中推廣。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太湖醫(yī)院)
[1]胡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人性化護理路徑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9):184-185.
[2]丁逸.人性化護理在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應用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5,15(7):256-257.
[3]張力元.人性化護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6(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