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揚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我的眼里,一般人是看不懂哲學的。而在加雷斯.馬修斯的《哲學與幼童》中,讓我認識到了,哲學并不是說只有成人,聰明的人才有,才能看懂。他將哲學與兒童,兒童表現(xiàn)哲學的方式在書中都一一呈現(xiàn)。孩子的周圍處處都是哲學。
《哲學與幼童》是美國當代哲學家加雷斯.B馬修斯所寫,他以大量的例子、對話、故事證明了幼童身邊處處是哲學?!墩軐W與幼童》是一本“大家小書”收集了3-12歲孩子提出的漂亮問題和三十來個有趣的生活故事。
兒童哲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廣為人們所認識?!耙话阏J為兒童哲學是一門哲學的應用性學科,即對兒童進行哲學思維訓練的學科,這種看法強調了哲學教育對兒童思想的促進作用。”[1]
兒童的困惑來自于他們的好奇心,亞里士多德指出:“哲學始于好奇?!眱和幱趯κ澜缫粺o所知的情況,他們的認知發(fā)展還不完善,所以對事物的好奇心遠高于成人。幼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處于由不完全、不平衡的狀態(tài)向完全、平衡的狀態(tài)發(fā)展。正是因為孩子的單純、不成熟,引發(fā)了孩子對事物的困惑。
書中主要講述了孩子對夢的解釋,推理。幼童的推理正是哲學與兒童關系主推。在幼童推理的過程中,總會有新的事物或者結論出現(xiàn)。年齡的增長,經驗的增長使他們的推理越來越有根據(jù)。
哲學常常是游戲,概念的游戲。書中主要是以文字游戲為主通過一些詞語,“在前與在后”,“早和遲”,“名字”,“生死”,“痛”等,來說明游戲表現(xiàn)哲學,哲學通過幼童的游戲來反映。
故事與幻想之間直接溝通著幼童的困惑與推理。
馬修斯在書中,講述了《餅干》的故事,青蛙和蟾蜍開始吃蟾蜍烤制的餅干。他們吃呀吃,直到青蛙塞滿了一嘴,然后說:“我想我們該打住了,不然我們會得病的?!斌蛤鼙硎就猓贿^希望能再吃最后的一塊;他們這樣做了,吃下了最后一塊餅干。青蛙說他們需要意志力。蟾蜍問:“什么是意志力?”青蛙回答說:“意志力就是硬著頭皮不去做你心里很想做的那件事?!鼻嗤馨咽O碌娘灨煞胚M一個盒子,宣布他們再也不吃了。蟾蜍說:“不過我們可以打開盒子。”“那倒是真的?!鼻嗤艹姓J。青蛙拿來一架梯子,把盒子放到高處的擱物板上。蟾蜍提醒道:“不過我們可以爬梯子?!弊詈螅嗤懿活櫼磺械匕咽O碌娘灨扇寄贸鋈ノ沽锁B。“我們現(xiàn)在不再有餅干可吃了,”蟾蜍傷心地說,“連一塊都沒有了?!薄笆堑?,”青蛙說,“不過我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意志力?!保?]
青蛙說意志力就是“硬著頭皮不去做你心里很想做的那件事”。意志力、自律意識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對于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決定或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做事的能力。教師在培養(yǎng)孩子意志力的活動中,可以設計稍微有點困難的活動。如果活動太容易,孩子就會一蹴而就,就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對孩子意志的培養(yǎng)就沒有什么作用了。如果問題太難,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孩子就就很容易受挫,從而沒有信心去完成一件事。在學生面對困難的時候,老師要給予鼓勵,并且相信他能夠克服困難。
書中提及了大量的對話,同伴之間的對話,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對話。主要講述了馬修斯與兒子約翰之間的對話。蘇格拉底的產婆術,主要就是以引導,與學生對話為主。只有與幼童對話,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孩子的推理方式,孩子的觀點。在與兒童對話過程中,要尊重兒童,給兒童說話,闡述自己觀點的機會。
孩子的單純是天生的,不是任何規(guī)則條例訓練的產物。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的,他們的思想是直接的,不加“防腐劑”的。孩子在焦慮的時候,家長不應該不理會,反而應該加以幫助。這就要求家長懂得一些常規(guī),在回答不了孩子問題的時候,不應該欺騙孩子。雖然家長的權威很重要,但是相比于孩子的責任心、誠信,就顯得單一點了。
哲學與幼童是可以建立聯(lián)系的,因為幼童的世界是充滿想象、困惑與推理的。只要加以引導,以正確的方式與幼童對話,就會發(fā)現(xiàn)哲學就在幼童身邊。通過與兒童的對話,慢慢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意愿,使孩子能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作為成人的我們,應該多與孩子交流,以孩子的視角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對孩子來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孩子的發(fā)展狀況,提出適合孩子的要求,幫助孩子快樂成長。兒童的哲學世界與成人的哲學世界相通卻又不同,成人應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推敲,不只是給予所謂的正確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引導兒童通過自身的努力發(fā)現(xiàn)哲學的秘密。
[1] 巫秋云.哲學與幼童-兒童是個哲學家[J].當代學前教育,2008.
[2] 加雷斯·B馬修斯、陳國榮譯.哲學與幼童[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