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國++齊素素++韓程??
DOI:10.13216/j.cnki.upcjess.2017.04.0002
摘要:石油作為不可再生的重要戰(zhàn)略能源,與國民經濟和能源安全密切相關。尤其近兩年國際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研究成品油價格機制與市場平衡對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古諾模型對現(xiàn)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與成品油市場平衡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下,2016年1月定價機制調整中設置的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的上下限是比較合理的,有利于促進成品油市場平衡。在此基礎上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構建成品油市場均衡評價體系,對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前后成品油市場的變化進行動態(tài)分析表明,中國目前的寡頭壟斷環(huán)境是不合理的,唯有打破壟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才能實現(xiàn)成品油市場有效率均衡。中國應建立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加快推進石油期貨上市、深化改革,以實現(xiàn)成品油完全市場化定價。
關鍵詞:成品油定價機制;寡頭壟斷;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市場平衡
中圖分類號:F4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595(2017)04000708
一、前言
1998年以來,國內原油、成品油的價格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向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方向邁進。雖然近二十年來中國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頻繁做出調整,但依然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油價飛漲甚至“油荒”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依舊不夠完善。目前國內市場成品油的批發(fā)價格已經基本為市場化價格,但是在零售環(huán)節(jié)還沒有實現(xiàn)完全市場化定價。[1]鑒于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局勢持續(xù)動蕩,現(xiàn)行價格機制出現(xiàn)了一些不適應的問題,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再次發(fā)布了《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推進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因此筆者認為,對本次定價機制調整與國內成品油市場平衡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分析,對穩(wěn)定成品油市場、保障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的成品油價格是根據(jù)成品油市場的供需情況來決定的,因此國外學者并沒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成品油的定價機制上,而是更傾向于研究原油成本對成品油價格的影響,且多數(shù)研究成果表明成品油與原油價格之間存在非對稱性的關系。R.Bacon利用英國1982—1989年的雙周數(sh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原油價格上升時成品油零售價格調整的速度比原油價格下跌時成品油零售價格調整的速度快得多。這種成品油價格對原油價格上升的反應明顯快于下跌的非對稱性現(xiàn)象被其描述為“火箭與羽毛”。[2]Severin Borenstein測試并確認了上述結論,提出不對稱的來源可能是生產或庫存調整的滯后和一些賣方的市場力量。[3]LiHsueh Chen等采用協(xié)整檢驗方法分析汽油價格的非對稱調整,發(fā)現(xiàn)非對稱性不但存在于短期和長期調整之中,也存在于現(xiàn)貨和期貨市場;此外,在零售汽油價格調整中所觀察到的不對稱主要發(fā)生在涉及汽油分布的下游階段,而不是在煉油廠和原油市場之間的上游階段,這為Severin Borenstein的研究結果提供了新的支持依據(jù)。[4]國內學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國內現(xiàn)行定價機制的不足及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完善提出政策建議等方面。焦建玲等對中國石油價格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建議。[5]陳智文基于目標區(qū)理論對中國成品油定價進行定量分析,其設計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將為政府引導市場提供參考。[6]紀瑤等對中國成品油市場化定價的改革措施作了系統(tǒng)分析。[7]董秀成在總結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進程和成效的基礎上指出,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是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大趨勢。[8]
關于成品油市場方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Nakov A.和Nuo G.以全球市場為基礎設計了一般均衡模型,通過該模型分析得出石油價格、石油生產和消費是由石油進出口商共同確定的優(yōu)化決策的結果。[9]Tong B.等對原油市場和成品油市場之間的上下尾隨機關系的不對稱性和危機(泡沫)傳播的不對稱性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下尾部和上尾部的依賴性都是積極的,表明原油和成品油市場往往一起移動,且原油和成品油回報之間的危機(泡沫)傳播的不對稱性非常弱。[10]梁保、朱正亮等提出了加強中國石油成品油市場管理的主張[1112]。曾冬梅對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的營銷現(xiàn)狀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市場營銷對策。[13]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成品油價格方面,國外學者主要研究原油成本對成品油價格的非對稱影響,國內學者則主要分析國內定價機制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議等;在成品油市場方面,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都比較少,對成品油定價機制與成品油市場平衡之間關聯(lián)的研究更是寥寥無幾。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8月
第33卷第4期李治國,等:成品油現(xiàn)行定價機制與成品油市場平衡關聯(lián)研究
基于當前研究領域存在的不足,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基于中國成品油市場寡頭壟斷的現(xiàn)狀,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例,利用古諾模型對2016年1月定價機制調整的內容對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進行分析;第二,在寡頭壟斷背景下,利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構建成品油市場均衡評價體系,對2016年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前后對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進行動態(tài)分析;第三,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立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加快推進石油期貨上市、深化改革以實現(xiàn)成品油完全市場化定價等建議。
二、基于古諾模型對現(xiàn)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與成品油市場平衡的關聯(lián)分析
花旗銀行2015年表示,如果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合并,二者將占據(jù)中國上游油氣生產產業(yè)份額的77%、冶煉產品份額的79%、石油零售市場的90%。可見,中石油和中石化二者始終占據(jù)中國成品油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這種雙寡頭壟斷格局中海油目前是無法撼動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制工藝大體相同,二者生產的產品相差不大,改組十幾年來兩大公司的業(yè)務在各領域、各地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合,對市場需求有足夠的掌控。另外,兩大集團之間關系微妙,在合作中競爭,在對立中發(fā)展,在成品油銷售市場上相互博弈,以維護雙方的寡頭壟斷地位作為最大的戰(zhàn)略目標。同時,中石油、中石化長期壟斷成品油銷售市場,為阻斷國外石油巨頭擠入中國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中國目前成品油市場的雙寡頭壟斷特征,本文將用“古諾模型”來分析2016年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內容對中國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endprint
(一)古諾模型與納什均衡
古諾模型最初由法國經濟學家古諾(1838)提出,用來分析雙寡頭壟斷市場的廠商行為。最初該模型假設:寡頭壟斷市場中只有兩個生產廠商,二者生產和銷售相同的產品,且它們的邊際成本為零;兩個廠商共同面臨線性的市場需求曲線,都準確掌握市場的需求情況;對方產量是已知的,兩個廠商在此基礎上確定能夠給自身帶來最大利潤的產量,也就是說,每個廠商都是消極地用自己的產量去適應對方的產量。[14]
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指在一個策略組合中,當任何其他人都不改變策略時,那么沒有人會改變自己的策略,使得同一時間每個參與人的策略都是對其他人策略的最優(yōu)反應。[15]古諾模型的均衡產量就是參與各方都不會改變自己策略的最優(yōu)解,這恰恰符合納什均衡的定義。所以,事實上古諾模型的分析過程也就是納什均衡的實現(xiàn)過程。
(二)模型分析
基于中國成品油市場雙寡頭壟斷的格局十分適用于古諾模型的假設條件,下面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例,通過古諾模型分析中國最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中設置的成品油價格調控上下限對成品油市場平衡的影響。
假設中石油、中石化分別為企業(yè)1、企業(yè)2;q1、q2分別為企業(yè)1、企業(yè)2生產的成品油產量,市場中成品油的總供給Q=q1+q2,將企業(yè)生產總成本ci(qi)和成品油市場出清價格P(Q)設定為一般線性表達式。設企業(yè)i的生產成本為ci,總成本為ci(qi)=ciqi+di。其中di為企業(yè)固定生產成本,ci為邊際成本。
令P(Q)=a-bQ,表示市場出清時的價格,當Q→0時,P(Q)→a,所以可以把a當作稀缺商品的最高價格,0c2),即稀缺商品的最高價格與企業(yè)1的邊際成本之差遠遠大于企業(yè)1、企業(yè)2的邊際成本之差,因為兩家企業(yè)邊際成本的差額不會太大,否則其中一家企業(yè)就會因為成本太高而在競爭中被淘汰。[16]
根據(jù)古諾模型的假設,兩家企業(yè)同時進行產量決策。該博弈可以表述為:(1)企業(yè)1、企業(yè)2是博弈的雙方;(2)任意一家企業(yè)可以選擇的策略是其產品的產量Si=(0,∞);(3)根據(jù)每一個有可能出現(xiàn)的參與策略組合,得出每個企業(yè)的利潤為:
π1(q1)=Pq1-c1q1-d1=q1[a-b(q1+q2)-c1]-d1 (1)
π2(q2)=Pq2-c2q2-d2=q2[a-b(q1+q2)-c2]-d2 (2)
如果(q1*,q2*)為納什均衡,那么對于每一個i,qi*(i=1,2)應該是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問題的解:
maxπi(qi,q*j)=max{qi[a-b(qi+q*j)-ci]-di},0 由于πi(qi,qj*)函數(shù)是嚴格的凹函數(shù),因此該最大化問題的一階條件不僅是充分條件,也是必要條件。所以企業(yè)應該選擇的產量為: q*1=(a-bq*2-c1)2b (4) q*2=(a-bq*1-c2)2b (5) 解方程組得: q*1=(a+c2-2c1)3b (6) q*2=(a+c1-2c2)3b (7) 即為雙寡頭壟斷的納什均衡。而此時的均衡價格為: P*=(a-c1-c2)3 (8) (1)如果國家對成品油制定的零售指導價格P恰好等于上述成品油市場的均衡價格P*,那么成品油市場正好處于均衡狀態(tài),說明指導價格合理。此時,在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保持平穩(wěn)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原油價格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將基本一致。假如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的煉油成本基本相同,即c1=c2,那么兩大集團的產量均為q=a-c3b。 (2)如果國家指導零售價格P 因此,國家制定的指導價格不宜過低,否則將不利于成品油市場的平穩(wěn)運行。合理的零售價格給兩大集團適當?shù)睦麧?,能保證國內成品油的正常供給,使成品油批發(fā)市場和零售市場正常運轉,有利于成品油市場的均衡。于是新版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中出現(xiàn)了每桶40美元的調控下限,該下限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原油開采的成本、國際原油市場價格長期走勢和中國的能源政策等因素確定的。再加上國際主要石油企業(yè)的平均產油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產油成本是決定國際油價長期走勢的主要原因,所以40美元的調控下限是相對合理的,有利于保障成品油市場的平衡。 (3)如果國家指導價格P>P*,則成品油市場相當于完全放開給雙寡頭壟斷企業(yè),這樣就給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合謀”的機會。所謂的成品油價格“合謀”是指成品油企業(yè)之間為了防止在競爭中出現(xiàn)兩敗俱傷的局面而互相勾結的行為。目前,世界各國的反壟斷法中對明確的合謀行為是明令禁止的,因此非公開的默契合謀現(xiàn)在成為企業(yè)間互相勾結的主要方式。[18] 因此,國家制定的指導價格不宜過高,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兩大集團合謀,防止他們之間以默許的規(guī)則控制成品油價格、產量和銷售地區(qū)等來牟取超額利潤,損害社會公眾利益?,F(xiàn)行定價機制中每桶130美元為調控上限,4年來機制運行平穩(wěn),效果顯著?,F(xiàn)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能夠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化,同時保證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正常供應和有序競爭,有利于保障成品油市場的平衡。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下,2016年1月定價機制調整中設置的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的上下限是比較合理的,能有效避免兩大集團因惡性競爭或者默契合謀對社會公眾利益造成的巨大損害,保證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正常供應,有利于促進成品油市場的平衡。當成品油市場
政府指導價格水平等于古諾均衡的價格水平時,國內成品油市場恰好處于均衡狀態(tài)。
三、基于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的成品油市場均衡評價
本文利用“古諾模型”分析在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下,2016年1月定價機制調整的內容對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認為定價機制調整中設置的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的上下限是比較合理的。但是中國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是否合理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就定價機制調整前后對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進行一個動態(tài)評價,分析成品油市場是否發(fā)生明顯變化、趨于更加均衡的狀態(tài)。如果定價機制調整前后中國成品油市場趨于更加均衡的狀態(tài),與古諾模型分析結果一致,說明當前寡頭壟斷的背景是合理的;如果定價機制調整前后中國成品油市場均衡沒有發(fā)生變化或更加混亂,那么與古諾模型分析結果相背離,說明中國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是不合理的。譚學瑞等最早研究了灰色系統(tǒng)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疑P聯(lián)分析法就是用灰色關聯(lián)度的排列順序來描述某系統(tǒng)中各因素之間的數(shù)值關系的大小,或者說關聯(lián)程度強弱的一種動態(tài)分析方法。[19]本文擬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在寡頭壟斷條件下,將成品油市場看作一個灰色系統(tǒng),對2016年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前后對成品油市場均衡的影響進行動態(tài)分析。
(一)指標體系構建
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中,通常需要確定一個參考序列來反映系統(tǒng)的行為特征,確定一個比較序列來描述影響系統(tǒng)行為的因素。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分別記為:
X0={X0(t), t=1,2,3,…,m} (9)
Xi={Xi(t), t=1,2,3,…,m}, i=1,2,3,…,n (10)
本文結合中國成品油市場運行的具體情況,構建符合成品油市場特點的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目標層,即中國成品油市場均衡;第二個層次為準則層,分別從市場供給、市場需求、消費狀況和進出口貿易4個方面進行評價;第三層指標層是對第二層的具體展開,共有9個指標,這些指標均設定為比較序列,本文選擇的參考序列X0為97號汽油的價格。具體的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1)成品油生產量是反映成品油市場供應情況最重要的指標,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及其他符合中國產品質量標準的、具有同樣用途的生物柴油和乙醇汽油等替代燃料,但其他替代燃料的比重極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本文選取的成品油生產量僅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的產量。由于中國目前對成品油生產量的統(tǒng)計方法和結果存在一定缺陷,為了全面反映成品油市場供應情況,本文除成品油生產量外,還選取了原油生產量和加工量作為反映成品油市場供應情況的指標。上述三種數(shù)據(jù)全部來自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布的成品油運行簡況。
(2)凡是裝內燃機的交通工具基本都以燃油為動力,如摩托車、汽車、輪船、快艇、飛機等,有的火車也是,因此市場上對成品油的需求很大??紤]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準確性以及數(shù)據(jù)的可獲得性,本文只選擇對成品油需求占較大比重的乘用車消費量和民航客運量來代表反映成品油市場需求的指標,數(shù)據(jù)分別來自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和中國民用航空局。
(3)在反映成品油市場消費狀況的指標中除最直觀的成品油消費量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作為表現(xiàn)居民消費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也可以納入反映消費狀況指標的范圍內。因此本文選取成品油消費量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作為反映成品油消費狀況的指標。由于其他替代燃料所占比重極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成品油消費量僅指汽油、煤油和柴油的市場消費量,數(shù)據(jù)分別來自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布的成品油運行簡況和國家統(tǒng)計局。
(4)成品油進出口貿易量反映中國進口和出口成品油的水平,本文選取的成品油進、出口量指標包括海內外煉油廠交易以及中國與外國飛機、輪船在國外與國內加油量情況,數(shù)據(jù)來自海關信息網。
(二)成品油市場均衡評價
1.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來源
由于現(xiàn)行定價機制于2016年1月13日進行調整,距今時間較短,故本文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共12個月的月度數(shù)據(jù),來描述成品油市場均衡的發(fā)展狀態(tài)。樣本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tǒng)計局、海關信息網等官方網站的資料,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2.無量綱化處理
在成品油市場均衡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含義、計量單位等大不相同,即各數(shù)據(jù)的量綱不同,因而無法對各指標進行比較或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中,為了使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需要對已有的數(shù)據(jù)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無量綱化處理方法有多種,本文采用初值化的方法使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一的量綱,計算公式如下:
X0=X0(t)X0(1), t=1,2,3,…,m (11)
Xi=Xi(t)Xi(1), t=1,2,3,…,m, i=1,2,3,…,n (12)
具體的處理結果如表3所示。
3.計算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
灰色關聯(lián)度系數(shù),實際上是參考數(shù)列與比較數(shù)列幾何曲線的接近程度。兩者曲線的形狀越相近,或者幾何距離越接近,則二者的關聯(lián)程度越大;反之,則表示關聯(lián)程度越小。因此,通常用曲線之間差值的大小來衡量關聯(lián)度的高低。關聯(lián)系數(shù)ξi的計算公式為:
ξi(j)=miniminjX0(j)-Xi(j)+ρmaximaxjX0(j)-Xi(j)X0(j)-Xi(j)+ρmaximaxjX0(j)-Xi(j) (13)
式中,ρ為分辨系數(shù),且0<ρ<1,通常ρ取值為05;X0(j)-Xi(j)為比較序列曲線和參考序列曲線上每一點的絕對差值,miniminjX0(j)-Xi(j)表示二者絕對差的最小值,maximaxjX0(j)-Xi(j)表示二者絕對差的最大值。根據(jù)式(13)求得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如表4所示。endprint
為了更方便地表現(xiàn)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的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本文繪制出各序列關聯(lián)系數(shù)的折線圖,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之間有較高的關聯(lián)度,但關聯(lián)系數(shù)仍存在較大波動,不便于比較分析,因此需要進一步計算各序列的關聯(lián)度。
4.計算關聯(lián)度并排序
灰色關聯(lián)度系數(shù)指參考數(shù)列與比較數(shù)列幾何曲線的接近程度,曲線上的點反映指標各個時刻的值,因此用關聯(lián)系數(shù)不方便進行各序列整體關聯(lián)度的比較,不妨求出每一序列關聯(lián)系數(shù)各時刻的平均值即關聯(lián)度,用以反映比較序列和參考序列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疑P聯(lián)度的數(shù)值越大,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的關聯(lián)程度越高。關聯(lián)度ri的計算公式為:
ri=1m∑mj=1ξi(j), i=1,2,3,…,n (14)
利用式(14)計算得到的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的關聯(lián)度分別為:r1=08915,r2=07954,r3=07942,r4=06983,r5=07403,r6=08512,r7=08079,r8=07327,r9=05270。按照上述灰色關聯(lián)度的數(shù)值進行排序得到:r1> r6> r7>r2>r3> r5> r8>r4>r9。
(三)評價結果分析
(1)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總體來說還是很高的,大多集中在08左右。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原油生產量(X1),成品油消費量(X6)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X7)緊隨其后,可見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消費狀況之間的關聯(lián)度很高,價格的變動直接影響人們消費水平的變動。原油加工量(X2)和成品油生產量(X3)分別排在第四、五位,說明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供給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lián)度,供給量的穩(wěn)定是價格水平穩(wěn)定的有力保障。民航客運量(X5)、乘用車市場銷量(X4)、成品油進口量(X8)和成品油出口量(X9)排名在最后四位,其中市場需求指標關聯(lián)度要高于進出口貿易指標的關聯(lián)度,這表明進出口貿易量與成品油價格二者之間的影響關系最弱。
(2)由圖1可以看出,2016年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對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的影響不大,定價機制改革前后各指標的關聯(lián)系數(shù)并未出現(xiàn)較大變動,與古諾模型分析結果相背離,說明中國目前的寡頭壟斷局面是不合理的,不利于行業(yè)內正常合理的競爭,不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成品油市場實現(xiàn)有效率的均衡。因此,中國需要進一步推進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打破壟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實現(xiàn)成品油市場的有效率的均衡。
(3)由圖1還可以看出,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呈不斷下降趨勢,至2016年才開始趨于穩(wěn)定,這與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的走勢大致相同,可見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給中國成品油市場帶來一定沖擊。因此,中國應該完善成品油市場避險機制,加快啟動原油期貨市場、促進原油期貨上市,以期在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時減輕或者規(guī)避對國內石油市場的沖擊。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利用古諾模型分析中國現(xiàn)行定價機制調整對成品油市場平衡的影響,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其進行動態(tài)評價,得到如下結論:
第一,在當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huán)境下,2016年1月定價機制調整中設置的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的上下限是比較合理的,能有效避免兩大集團因惡性競爭或者默契合謀對社會公眾利益造成的巨大損害,保證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正常供應,有利于促進成品油市場平衡。當成品油市場政府指導價格水平等于古諾均衡的價格水平時,國內成品油市場恰好處于均衡狀態(tài)。
第二,在寡頭壟斷條件下,2016年1月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前后,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的關聯(lián)系數(shù)并未出現(xiàn)較大變動,與古諾模型分析結果相背離,可見中國目前的寡頭壟斷局面是不合理的,不利于行業(yè)內正常合理的競爭,不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成品油市場實現(xiàn)有效率的均衡。因此中國應打破壟斷,引入成品油市場競爭機制,以實現(xiàn)成品油市場的有效率的均衡。
第三,成品油價格與成品油市場均衡各指標之間關聯(lián)程度的變化趨勢,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走勢大致相同,可見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波動,會對中國成品油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二)建議
中國當前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由政府主導,成品油市場壟斷現(xiàn)象突出,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建立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
針對中國石油行業(yè)的寡頭壟斷局面,中國的當務之急是打破壟斷格局,政企分開,逐步收回“三桶油”等大型國企擁有的壟斷資源和市場特權,取消對民營企業(yè)的諸多限制,打破行政壟斷,取消市場分割,引入成品油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實現(xiàn)成品油市場有效率的均衡。[20]首先,國家要以法規(guī)制度和政策導向作為前提,對成品油定價過程進行嚴格監(jiān)督,使其符合市場供求關系;其次,政府要擺脫主導定價的慣性思維,利用市場這一杠桿工具,促進成品油價格市場的規(guī)范;再次,放開成品油市場準入限制,在依靠國有企業(yè)正常供給的同時,逐漸建立并擴大民營企業(yè)的規(guī)模,使二者公平競爭,在競爭中形成價格。另外,還要注重市場多主體的組織培養(yǎng)工作,重點扶持有發(fā)展前景的民營企業(yè),給予非國有企業(yè)一定的定價權和決策權,給市場多元化注入活力。
2.加快推進石油期貨上市
針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波動給中國成品油市場造成的沖擊,中國應加快推進石油期貨上市,以期規(guī)避和轉嫁石油風險。石油期貨市場的建立有利于國內成品油的科學定價,為現(xiàn)貨市場定價提供客觀依據(jù),有效地規(guī)避和轉嫁國際石油市場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為石油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是國內石油價格逐步轉化為亞洲石油市場價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證監(jiān)會在2014年底已經批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中國可以借助該期貨交易平臺展開公開競價,形成由供需決定價格的市場化交易模式。endprint
3.深化改革以實現(xiàn)成品油完全市場化定價
對于成品油價格機制,政府應進一步轉變管理方式,加快制定一部系統(tǒng)調整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儲備、煉化、銷售以及相關設施保護的法規(guī)條例,采取法律監(jiān)督和經濟政策等手段對成品油價格進行管理。政府要淡化成品油價格機制中的行政色彩,由行政手段調節(jié)轉變?yōu)槎愂照{節(jié),建立科學靈活的稅費調節(jié)機制,在價格過低時多收稅,價格過高時少收稅,通過稅收調節(jié)間接把成品油價格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qū)間內,保障成品油市場的平穩(wěn)運行。在當前國際油價低迷的形勢下,中國應強化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實現(xiàn)成品油的市場化定價。在短期內,可以選擇成品油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一些城市作為試點區(qū)域,嘗試改革,在積累一定成功經驗之后,選取恰當時機在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成品油的完全市場化定價。[21]
參考文獻:
[1] 劉春樂. 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漸行漸遠[J]. 石油知識, 2015(4):3841.
[2] R Bacon. Rockets and Feathers: the Asymmetric Speed of Adjustment of UK Retail Gasoline Prices to Cost Changes[J]. Energy Economics, 1991(13):211218.
[3] Severin Borenstein A, Colin Cameron, Richard Gilbert. Do Gasoline Prices Respond Asymmetrically to Crude Oil Price Chang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112):30539.
[4] LiHsueh Chen, Miles Finney, Kon S Lai. A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Asymmetric Price Transmission From Crude Oil to Gasoline Prices[J]. Economics Letters, 2005(89):233239.
[5] 焦建玲,余煒彬,范英,等. 關于我國石油價格體系的若干思考[J]. 管理評論,2004(3):37.
[6] 陳智文. 中國轉軌期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研究——基于目標區(qū)理論的一個動態(tài)架構[J]. 當代財經,2006(9):1116.
[7] 紀瑤,高新偉. 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研究綜述與展望[J]. 經濟體制改革,2014(6):139143.
[8] 董秀成. 我國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大趨勢[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5):911.
[9] Nakov A, Nuo G.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Oil Market[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1(1):336.
[10] Tong B, Wu C, Zhou C. Modeling the Comovements Between Crude Oil and Refined Petroleum Markets[J]. Energy Economics, 2013,40(2):882897.
[11] 梁保. 必須加強石油成品油市場的管理[J]. 桂海論叢,1994(3):1517.
[12] 朱正亮,張壽林. 加強石油成品油市場管理的設想[J]. 石油商技,1994(1):4951.
[13] 曾冬梅. 當下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場營銷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J]. 中國市場,2014(17):7273.
[14] 張明善,唐小我. 多個生產商下的動態(tài)古諾模型分析[J]. 管理科學學報,2002(5):8590.
[15] 曲吉光,徐東風,姜春. 納什均衡:民營企業(yè)從國有商業(yè)銀行取得貸款難的經濟學解釋[J]. 金融研究,2005(1):154163.
[16] 劉新紅,趙明清. 廣義古諾模型的一種求解方法[J].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5053.
[17] 李永波. 基于古諾模型的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市場均衡[J]. 商業(yè)研究, 2010(1):198200.
[18] 李治國. 論成品油定價機制中的有限規(guī)制:基于合謀的視角[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5):510.
[19] 譚學瑞,鄧聚龍. 灰色關聯(lián)分析:多因素統(tǒng)計分析新方法[J]. 統(tǒng)計研究,1995(3):4648.
[20] 李治國,郭景剛,周德田. 中國石油產業(yè)行政壟斷及其績效的實證研究[J]. 當代財經, 2012(6):89101.
[21] 董秀成. 新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及其背后考量[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2):4345.
責任編輯:張巖林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ing Pricing Mechanism and the Market Equilibrium of Refined Oil
LI Zhiguo, QI Susu, HAN C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endprint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nonrenewable energy, oi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nergy security. Given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in the last two years,the study of the pricing mechanism and the market equilibrium of refined oil is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smooth running of national economy.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ing pricing mechanism and the market equilibrium of refined oilbased on Cournot model shows that under the oligopoly condition, the adjustment of the pricing mechanism with $130 per barrel as the upper limit and $40 per barrel as the lower limit is reasonable and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balanced oil market.On this basis, a balanced evaluation system of refined oil market is built using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efined oil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fined oil pric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It concludes that Chinas current monopoly environment is not suitable and that only to break the monopoly and introduc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can the effective equilibrium of the refined oil market be achieved.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establishing reasonable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accelerating the listing of oil futures,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to achieve the market price of refined oil.
Key words:refined oil pricing mechanism; oligopoly;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arket equilibriu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