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勵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種教育方法之一。它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運用到教學當中,鼓勵教育,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教育,可以挖掘?qū)W生的潛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鼓勵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耐挫力。
關(guān)鍵詞:鼓勵教育;教師實際運用
一、采用鼓勵教育轉(zhuǎn)化差生
大多數(shù)班集體,都有幾個所謂的雙差生。許多教師教育他們時,總是目光嚴厲,振振有詞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種種缺點,然后要求其改正,有的在教育過程中更是夾雜著白癡笨蛋等有傷學生自尊的、話語。這些教師想用自己的威嚴來嚇退學生,使他們變得溫存馴良.但事實證明,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許多學生依然死不悔改。在教育無效之際,個別教師甚至做出體罰學生的不當行為。轉(zhuǎn)化差生可以采用鼓勵教育,主要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1.鼓勵差生的開始——尋找閃光點。找到了閃光點,可以以此為切入口,為差生重樹自信,使他們不至于破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教師都是細心觀察學生,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為轉(zhuǎn)化他們尋找突破口。
2.鼓勵差生的重要手段——談心。采用鼓勵教育與差生談心,可以從其閃光點入手以此作為談話激勵的中心,引導其重拾自尊、自信,從而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3.鼓勵差生的目的——為差生重塑形象要讓差生順利地以新形象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教師必須在班中對他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進行公開表揚并要求同學們關(guān)心、支持,給他們以改正的機會。
二、采用鼓勵教育激發(fā)班干的工作熱情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中堅、班集體建設的核心、教師的得力助手。激發(fā)班干部的工作熱情,注意培養(yǎng)并發(fā)揮其作用,是樹立良好班風的關(guān)鍵。
1.民主推選班干。優(yōu)秀才當選在學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礎上,采用民主推舉方式,讓學生提名心目中的帶頭人。然后讓被提名者進行競選演說,最后投票表決,當場宣布結(jié)果。這樣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為優(yōu)秀,同學們才選為班干部。
2.定期召開班干會。定期召開班干會,鼓勵他們。對班干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做得不好的地方,從正面指導其應該怎樣做。使班干的工作能力逐漸提高,并保持對工作的積極、熱情。
3.為班干樹立威信。班干部工作出現(xiàn)差錯,教師即在同學面前對其大加批評,將會大大挫傷班干部的自信心,也降低他在同學中的威信。而對于班干的工作成果,教師在班中要大加表揚,這有助于樹立班干的威信。當同學們信任班干時,他們便會團結(jié)在班干周圍,服從班干的管理。
三、采用鼓勵教育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只有集體有了凝聚力,學生熱愛集體,能為集體著想,其行為就會規(guī)范有些教師上班會課時,教育論文喜歡指出班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和問題,而對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卻輕描淡寫或只字不提。教師在每周班會課時都對那些做了好事、為班爭得榮譽的同學進行表揚,這樣做能給學生一種感覺: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優(yōu)秀的同學真多,教師也應該為集體爭光。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和信心,增強集體凝聚力。
四、鼓勵教育要深入到學生家庭中去
鼓勵教育并不光是說幾句美麗的話,它要能點亮學生內(nèi)心的火花。許多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十分關(guān)注,但是他們對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學習成績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夠。據(jù)了解,許多家長都是由于家教觀念陳腐,沒有用鼓勵的目光凝視自己的孩子。作為教師,了解情況后,就應該找其父母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引導家長用鼓勵的目光發(fā)掘孩子的優(yōu)點,學習表揚他、鼓勵他。告訴家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應該眼含熱淚的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家長教育方法的改變會使孩子增強自信心,學會關(guān)心別人,懂得父母的艱辛,懂得自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股力量擰在一起,形成共教合力,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為的可行辦法。
五、鼓勵教育要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
1.在語言上要有藝術(shù)性當教師們的學生取得成績時,往往會把激動、喜悅的心情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這時會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教育方式: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這種教育方法事實上造成學生很壓抑。若改成:祝賀你這次取得了好成績,按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你的目標馬上就能實現(xiàn)。效果就不一樣。這不僅能保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起到更好的鼓勵作用。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們教師教師要多用肯定性和鼓勵性語言,也許就簡單的一句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行動上要有藝術(shù)性。對學生的鼓勵有時光在口頭上是不夠的,還可以通過行動來讓學生感受,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下,師生之間也許不適合用語言來交流,或者用語言達不到效果,這時老師的一個動作或一個表情也許就能達到所需的作用更具有激勵作用。每當同學們完成一件事,他們總會用一種渴望的眼神想得到你的評判。這時你投一個贊許的眼光,或一個滿意的微笑,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當學生遇到不開心的事很痛苦時,老師用一些安撫的動作更勝過語言上的安慰,能使學生盡快走出困境。
六、鼓勵教育需要持之以恒
部分教師對困難生的教育一開始總是熱情較高,鼓勵、幫助他們。但當付出一定勞動而得不到回報時,就開始失望、懷疑學生的能力,甚至對學生挖苦、諷刺,從而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并對自信心的形成產(chǎn)生不良影響。所以作為老師特別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
結(jié)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可以說,沒有鼓勵就沒有教育。鼓勵源于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的鐘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摯愛。鼓勵是一座橋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匯的橋梁,教師老師如果學會尊重,鼓勵自己的學生,便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在班集體這一方沃土上,培養(yǎng)出絢麗的花朵。鼓勵教育所追求的成功是全面的成功,即人生的和諧、圓滿、幸福,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充滿自信,有愛心,心智發(fā)展健全的人。
作者簡介:鄭世艷(1984-)女,滿族,畢業(yè)于遼寧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任職于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八寶鎮(zhèn)中學,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