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摘 要】河南風格的二胡曲以其豁達開朗、剛健有力的演奏特征在二胡百花園中獨樹一幟,深受演奏家和老百姓的喜愛。本文通過對河南二胡代表曲目《河南小曲》、《豫北敘事曲》的分析,概括出河南風格二胡曲的創(chuàng)作演奏特征供參考。
【關鍵詞】風格;河南二胡;演奏
中圖分類號:J648.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081-01
“風格”指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所蘊含的精神主旨和藝術特征。本文所論述的河南風格二胡,主要指作品所表現的情感內涵、審美意境以及用河南民間音樂素材來表現作品鮮明的地域特征。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有著古都開封、洛陽宮廷“正統”音樂的引領,更有俗樂繁榮的歷史遺存,可謂底蘊深厚,源遠流長。這里不僅誕生了光輝燦爛的戲曲、曲藝文化,還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民間器樂種類,有著肥沃的音樂藝術土壤。二胡這種起源于西域的拉弦樂器至元代時已見雛形,此后以其特有的音色、長于托腔伴奏的特點而在民間廣為流行。民國期間,劉天華對二胡進行大膽的改革,而使之從伴奏樂器一躍成為活躍于舞臺的獨奏樂器,并使之走上專業(yè)化教育之路。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二胡成為獨奏樂器以來,相繼產生了很多二胡獨奏作品,其中不乏主題鮮明、形象生動、技法豐富的優(yōu)秀作品。很多以地域風情、民俗風貌為題材的作品,其音樂素材又大多借鑒融匯了當地原始的民間音樂元素,如戲曲音樂、民歌等,使這些作品散發(fā)著濃郁的地方氣息,僅河南地方風格所創(chuàng)作的二胡曲就有《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豫鄉(xiāng)行》《河南小曲》《豫劇主題隨想曲》等等。
首先,最能展現河南地方韻味的作品當屬《河南小曲》了,這首作品的作者是被譽為“弓弦圣手”的藝術家劉明源先生?!逗幽闲∏肥莿⒚髟锤鶕幽稀按笳{曲子”(剪剪花)及河南墜子的演奏特點創(chuàng)編而成?!逗幽闲∏凡捎玫氖恰靶〖艏艋ā钡那教攸c,即以do為宮音、以五正聲為骨干音的徵調式。徵調式在北方民間音樂中運用最為廣泛,尤其是河南民歌、河南戲曲中比比皆是。以正五聲為骨干音的徵調式極為突出地反映了中原民間音樂的根源性,素有“華夏正音”之名。尤其在該曲慢板中舒緩的旋律既有北方的大氣明朗,又有南方的細膩多情,二胡演奏起來應當注意右手運弓的力度變化和左手揉弦的幅度變化。另外在慢板中多次出現的連續(xù)頓弓,這也是河南風格二胡演奏的一大特色,這種似斷非斷的演奏效果,最能將中原兒女詼諧幽默、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展現出來。
《河南小曲》受到全國老百姓的喜愛,源于作曲家劉明源能夠對河南地方音樂風格的掌握和精準提煉,尤其是對河南墜子和大調曲子中的唱腔、器樂素材的靈活運用。大調曲子和河南墜子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和墜胡,墜胡的前身是小三弦,由于戲曲音樂的不斷精細化復雜化發(fā)展,小三弦在戲曲伴唱過程中逐漸難勝托腔保韻之大任,遂仿效胡琴加以馬尾弓拉奏,并將琴鼓改為胡琴的琴筒,形成墜胡。墜胡的有指板無品特性,在模仿人聲器聲物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形成滑音、微分音的演奏效果,方便了二胡在演奏法上的直接和間接借鑒。
以《豫北敘事曲》為例,此曲是由劉文金先生創(chuàng)作于1959年,時代背景決定了該曲在旋律、演奏技法、曲式結構等方面均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風貌?!对ケ睌⑹虑分袠非恼归_通過對比鮮明的兩個主題材料推動,描寫了豫北人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河南戲曲中的豫劇、曲劇深受廣大老百姓的青睞,可以說具備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劉文金依舊采用了河南墜子和地方小戲的音調為素材,但區(qū)別于其他河南風格小型作品的是,三門峽人民的豪邁之情氣貫長虹般被作曲家用現代寫作技巧鋪就而成,演奏起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具體而言,該曲的快板樂段在大量吸納了河南墜子的音樂承繼手法的基礎上,添加了西洋音樂中的模進、擴充等手段,通過樂曲展開,層層推進,達到了傳統樂曲難以企及的高度,突破了二胡原本下里巴人的語言局限。作者運用了核心音調的發(fā)展技巧,巧用傳統民間音樂、戲曲音樂中的創(chuàng)腔手法加以補充,在曲目快板主題變奏的擴充部分,利用特定音反復迂回,產生了史詩般的音樂風格,為現代二胡作品的萌芽奠定了基礎。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二胡藝術之所以蓬勃發(fā)展,歸結于其蘊含的雅俗合一的民族氣質和濃郁的地方風格。無論是鏗鏘激越的秦派,還是溫婉柔美的江陵派,抑或是神奇異彩的西域風格,都是以其獨特顯著的地域性風格色彩在二胡百花園中爭奇斗艷。而中州人民的熱情豪爽反映在二胡音樂里,憑借著憨厚、直爽、樂觀、幽默的氣質和性格,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河南風格二胡。作曲家在一度創(chuàng)作中將中原地域博大的人文情懷融入到作品中,演奏家通過左右手豐富的潤腔技法在二度創(chuàng)作中賦予了河南二胡質樸寬廣的藝術特色。中原豐厚的民間音樂基礎為河南二胡提供了創(chuàng)作源泉,希望有更多的河南二胡作品不斷問世。
參考文獻:
[1]孫怡.河南胡琴曲的潤腔藝術[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0.
[2]王冰.二胡左手潤腔藝術在演奏技法中的體現——二胡曲《秦腔主題隨想曲》與《河南小曲》的對比[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