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涉及多重因素,形成機制較為復雜。雖然不少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是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得到明顯緩解,而且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提出社會、小學、家庭協(xié)調干預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健康 干預對策
近年來,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不少學校已經配備專業(yè)的理教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和指導。如果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有效干預,就有可能導致其心理障礙的發(fā)生,進而造成“問題兒童”數量增加,無論是從學生健康成長角度還是從社會和諧穩(wěn)定角度都會造成重大隱患。作為教育者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找出造成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才能切實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1]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源
1.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
有些學生感到學習壓力大,或者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消極。一些生理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生一旦面對學習問題,就會出現(xiàn)頭疼、煩躁、疲勞感,這些都是由于心理問題所造成的生理和情緒方面的變化。加之學習過程中來自家長、教師、同學成績比較等方面的壓力,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造成學習效率不斷下滑。
2.社會交往方面的心理問題
有些學生排斥、抵觸與他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與同學、教師的互動很少,課上不會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即使被教師提問也會沉默或者應付敷衍。這些學生有些成績很好,但是卻不懂得如何構建起健康友好的人際關系,一旦需要面對社會交往就會膽怯、退縮甚至選擇逃避,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與家長過度溺愛呵護有關,學生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不會協(xié)調處理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矛盾沖突,不懂得怎樣與其他同學建立友誼。[2]
3.學生自身心理問題
學生本身心理問題多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心理失調,情緒容易波動,會有無原因的情緒亢奮或低落;二是暴躁易怒,在生活和學習中稍有挫折就會出現(xiàn)過激情緒,不考慮事情后果,缺乏冷靜處理的能力。三是過于人性,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四是自卑心理,缺乏自我肯定,五是多疑,缺乏對現(xiàn)實生活和他人的信任。六是妒忌心較強,對于他人的進步、有點等缺乏正確認識,心胸狹隘。還有一些學生心理問題較為嚴重,進而會產生心理障礙,如焦慮抑郁、恐懼癥、強迫癥甚至歇斯底里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成為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障礙。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干預措施
1.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小學生成長、生活的第一場所,家長需要與子女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對子女的學習情況、健康情況、社會交往情況等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在發(fā)現(xiàn)子女學習壓力增加、情緒低落或者與同伴關系緊張的時候,更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家長不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借口推脫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責任,而是需要多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xiàn),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拿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父母要盡量自己照顧孩子,如果確實由于工作需要將子女托付給祖輩教養(yǎng),也要做到定時與子女進行心理溝通,及時掌握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謹防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真空。
2.加強學校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營造積極進取、和諧上進的校園學習氛圍,倡導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師生之間亦師亦友,要將心理教育常規(guī)化,定時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時間活動,強化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干預將逐步落到實處,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會有所提高。
同時,學校還需要強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和應用,每一所學校都需要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配備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心理咨詢教師。心理咨詢室對學校硬件建設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一些偏遠、經濟交往落后的地區(qū)還難以完全實現(xiàn)。這就需要學校因勢利導,通過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因為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了解較為全面,因此針對教師加強心理學培訓,要求教師掌握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值得實踐和推廣。
教師不能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是優(yōu)等生還是差生的依據。這樣的判斷標準會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心理焦慮感和自卑感,這就需要教師從素質教育目標出發(f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避免出現(xiàn)由于教學理念不當造成的學習心理問題。[3]
3.社會方面
當前,社會環(huán)境正在向多元化發(fā)現(xiàn)發(fā)展,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社會環(huán)境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所形成的負面影響逐漸增加。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小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大環(huán)境。如各類網吧需要嚴格限制小學生出入,不能處于牟利驅動違規(guī)容留小學生上網。公安部門、教育部門、青少年管理組織、婦聯(lián)等部門要聯(lián)合行動,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尤其需要對涉及黃、賭、毒的內容進行嚴格監(jiān)管,為小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拓寬途徑,著力構建起文明、和諧的社會大環(huán)境,為小學生健康心理、健康行為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
結語
隨著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的日趨復雜,小學生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更加復雜,加之學習壓力、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不但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知識教育水平,同時還有利于構建起家校互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為小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熱沙來提·吐爾地.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赤子(中旬).2014(10)
[2]華煒.新課程改革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1)
[3]馬梁紅,藍瓊麗.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家庭環(huán)境相關性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09)
作者簡介
王宏(1981-4-8),男,民族:藏族,籍貫:甘肅隴南,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