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麗
摘要:通過Phonics與原版英文故事繪本融合教學的嘗試,以Usborne Phonics Readers 系列中的《Big pig on a dig》教學為例,探討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的實踐與運用。提出了小學英語中低年級Phonics教學中的游戲貫穿、互動共生、基于故事等的操作要點思考,為小學英語Phonics教學實踐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英文故事繪本;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9B-0049-03
Phonics(自然拼讀法)是目前國際主流的英語教學法之一,它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從聽說過渡到識字和閱讀,從而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也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fā)音規(guī)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簡單高效,符合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且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一改英語學習的枯燥乏味,還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2000年,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率先引入此法,并逐漸推廣和普及,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飛速地提升了英語學習的效率。盡管如此,我國目前采用Phonics教學法的學校尚屬鳳毛麟角,很多英語初學者依然是依賴國際音標展開英語學習,很大程度消減了英語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為了讓學生擺脫見生詞就查字典,甚至借漢字識音標,真正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筆者近期在四年級進行了一次基于原版英文故事繪本《Big pig on a dig》的Phonics教學嘗試,以“rhyming words”為教學切入點,幫助學生掌握Phonics中較為簡單的“輔音+元音+輔音”的拼讀方法。本課例教學主體活動主要分三個步驟。
一、閱讀前用Phonics教授單詞
在開始閱讀教學之前,可以通過Phonics的相關活動導入,使得學生在輕松有趣的過程中掌握單詞的讀音和意義。
1. Phonics game
由于學生們之前沒有接觸過Phonics, 因此首先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富有韻律的單詞中初步感知rhyming words的神奇,輕松掌握單詞的結構與發(fā)音。
T: I say big.
S: We say pig.
T: I say pig.
S: We say dig.
T: I say win.
S: We say tin.
T: I say tin.
S: We say grin.
學生在有韻律的念誦中順利地接觸和體驗繪本中的新單詞dig和grin的音形義。
2. Phonics chant
接著,執(zhí)教老師設計了幾個富有韻律的chant與學生進行趣味性互動,既進一步強化rhyming words,又逐步由單詞過渡到富有幽默感的句子。
3. Phonics spelling words
在前兩個活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所謂rhyming words, 即have the same ending sound,引導學生利用rhyming words尾音相同的特點,自主建構新單詞gold和bunny的音與形,并及時補充中文意思,為故事的學習做好必要的鋪墊。
4. Phonics guessing game
設計根據(jù)rhyming words來猜測小動物的游戲,進行階段性的知識運用,鞏固以rhyming words為切入點的Phonics。
二、閱讀中內(nèi)化Phonics
選擇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原版英語故事繪本《Big pig on a dig》作為閱讀支撐內(nèi)化Phonics。
1.教師引領,走入繪本故事
教師先用富有感染力的語音語調(diào)朗讀故事的開頭,引領學生走進這則趣味橫生的繪本故事。
T: Big Pig gets a letter. It says:“Look for this hat.” Big Pig sees the hat. There is a map in the hat. Big Pig runs to Fat Cat. But Fat Cat needs to nap and dream. Big Pig goes on a dig. He digs down and down and down. What has Big Pig found?
教師的引讀落腳在“What has Big Pig found?”懸念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并催生了學生們迫切希望知道故事發(fā)展的好奇心,課堂氛圍頓時變得趣味盎然。
2.任務驅(qū)動,強化rhyming words
Group1: Circle the rhyming words and read Pictures1-3 fluently. (此任務旨在強化對rhyming words的辨識,并能利用rhyming words 尾音相同的特點,流利地朗讀繪本)
Group2: Circle the rhyming words and solve the new words.(此任務旨在鍛煉知識遷移能力,利用rhyming words 尾音相同的特點,看字讀音,自己解決生詞)
Group3: Circle the rhyming words and find out the answer.(此任務旨在通過整理Rhyming words的用法,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What has Big Pig found?的答案為Funny Bunny,學生輕而易舉就能找到)
學生分不同小組,選擇并完成不同任務,通過Phonics中的rhyming words 解決了生詞這個攔路虎,自然而然閱讀順暢起來,理解能力變強。之后開展的Acting time和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phrases and Retell the whole story according the phrases這些教學任務,學生也完成得游刃有余。
三、閱讀后鞏固Phonics
經(jīng)過閱讀前相同音素詞的接觸和理解,以及閱讀中rhyming words的提煉和運用,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尾音相同音素詞的內(nèi)涵。接下來創(chuàng)設兩個難度逐漸遞增的游戲來鞏固學生對Phonics的掌握,促使學生由拼讀方法逐漸內(nèi)化到自己的語言能力。
Task 1 Spinner.轉(zhuǎn)動大轉(zhuǎn)盤,在30秒內(nèi)盡可能多地說出與所給尾音相同的押韻詞。
Task 2 Make a riddle.與組內(nèi)的同學一起開動腦筋,用一組押韻詞編一個謎語,讓其他小組的同學猜。
Phonics教學在國內(nèi)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不多,筆者這次基于原版英文繪本的Phonics教學實踐,基本屬于摸著石頭過河。但從課后學生課堂收獲實測所反映的數(shù)據(jù)來看,本次實踐基本達到了設定的教學目的。反觀本次課堂教學實踐,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中低年級Phonics教學中,游戲設計應貫穿始終。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僵硬的識字拼讀往往枯燥乏味,再加上中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缺乏游戲活動的英語課堂教學Phonics教學終究難讓學生產(chǎn)生英語學習的愉悅感和獲得感。本課例中的韻文誦讀、猜猜小動物、故事拼圖、大轉(zhuǎn)盤、編謎語等游戲活動貫穿課堂始終,極大地刺激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奮點,很好地促進了學生有效地掌握根據(jù)rhyming words識讀單詞的Phonics。
2. Phonics教學要在互動、運用中進行?!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著重強調(diào)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主張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語言運用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更應貫穿于整節(jié)課的語言學習和課堂互動中。換言之,要站在語言運用的角度設計課堂互動,以使語言新授過程活潑而有效。本課例中的多個互動環(huán)節(jié)很好的帶動了學生的新知識運用,課后的實測數(shù)據(jù)很好地印證了這一做法的效果。
3. Phonics教學結合原版英文故事繪本效果最佳。英文單詞識記必須有整體的語境,語言的整體性很難在單詞、句子,或缺乏內(nèi)涵淡而無味的對話中體現(xiàn)出來。如果將單詞比作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那么具有真實語境的英語故事就是襯托白云的湛藍天空。Phonics最顯性的受益是認讀能力和拼寫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閱讀跟進,Phonics教學可能也終究只會是紙上談兵。原版英文故事繪本具有國內(nèi)教科書所不具備的諸多優(yōu)勢,例如:更加接近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說話習慣,繪本中有許多教科書中所沒有的實用性較強的詞句,原版繪本中還有許多西方專業(yè)人士繪制的精美插圖和妙趣橫生充滿懸念讓學生愛不釋手的故事情節(jié)等等。其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實用性正是我們嘗試Phonics教學所必需。
Phonics教學或許給中低年級的學生識讀單詞打開一條通途,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英文閱讀的潛能,然而Phonics教學并不像本課例所選擇的切入點那樣簡單,目前是大家都在試驗、摸索的英語教學方法之一,還需要我們繼續(xù)做不懈的探索和實踐。
責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