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覓韻
白玉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重要源流地。甘孜州的寧瑪派寺廟主要分布在白玉縣和色達縣,其中白玉縣的寺廟最為出名。
康巴地區(qū)的三大寧瑪派寺廟,竹慶寺位于德格縣,另外兩座即噶陀寺和白玉寺,都在白玉縣,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噶陀寺是康巴地區(qū)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廟,位于白玉縣白龍溝,坐落在海拔4800米的朵念山上,與西藏僅一山之隔。1159年,寧瑪派高僧噶當巴德協(xié)大師來到此地,噶陀寺應運而生,至今已有850多年。它全名“噶陀多吉頂寺”,“噶陀”意為“噶字上面”,“多吉頂”意為“金剛座”。
噶陀寺是寧瑪派六大金剛道場中最著名的一個,也是世界佛教圣地中的三大金剛座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五臺山金剛座和印度金剛座。據說蓮花生大師曾經來到噶陀寺的所在地,閉關修行25日,為此地親自開光加持13次,留下了手印、足印等圣跡。
傳說,在這神奇的山間曾經舉行過歷史上規(guī)模最為盛大的一場法會——1206年,藏歷六月初十蓮花生大師生辰那天,18萬僧眾匯集于此,齊聲誦念佛經,氣勢磅礴,袈裟蔽日,漫天皆紅。八百多年來,此處成就的修行者已達十萬之眾。
噶陀寺與白玉的手工藝品亦淵源頗深,寺廟與中原地區(qū)宗教文化上的交流,為當地帶來許多漢地先進的鑄造技法,擴展了手工業(yè)發(fā)展的范圍和深度,同時,也將白玉的民族工藝向外傳播,白玉能成為康區(qū)的手工業(yè)中心,噶陀寺的影響不可忽視。
白玉寺,1675年由根絨協(xié)繞大師主持修建,位于白玉縣城西南的白玉山上,海拔3600米,因為所在地頗有吉祥之象,取名為“白玉朗杰絳秋林”,意為“吉祥尊勝菩提洲”,一般稱白玉寺。
白玉寺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美,已成為一處知名的旅游勝地。站在白玉縣城建設鎮(zhèn)的任何位置,遠遠地就能望見白玉寺耀目的金頂,壇城模樣的金頂共有三層,最高層是釋迦牟尼像,接下來是四壁觀音像,再往下是蓮花生大師像。每年藏歷三月一日到十日,是寺中規(guī)模最大的佛事活動“白玉十日”,會舉行曬大佛、跳欠、演藏戲等活動,信眾及游客熙熙攘攘,場面熱烈。
亞青烏金禪林,簡稱亞青寺,始建于1985年,是一處鮮有訪客的修行圣地,坐落在四面環(huán)山的章臺草原濕地上,海拔4000米左右,地勢開闊。
亞青是康巴地區(qū)女性出家人最多的地方。兩年前,我在亞青寺結識了拉姆,她是我在甘孜藏區(qū)見到的第一位漢族女性修行者。
在亞青賓館的壩子上,一群裹了紅色僧袍的覺姆(女性出家者)迎面走來,出于禮貌,我用藏語表示問候,其中一個覺姆笑起來,把紅色的僧帽往后攏了攏,說:“你好,我是漢族啊?!彼褪抢?。
拉姆來自北京,畢業(yè)于一所名校的數學系,已經在亞青寺修行了兩年多。我沒有探問她修行的原因,但十分欽佩她的決心。我們是從成都開車過來的,先開了6小時、330公里到達康定,再開了6小時、370公里到達甘孜縣城,從甘孜縣到白玉縣是非鋪裝路面,從甘孜縣城到亞青寺一共120公里,我們駕駛“沙漠王子”足足走了9個小時。這地方四季如冬,手機完全沒有信號,生活條件也十分艱苦,蔬菜和各種生活用品都要靠外面接濟。拉姆剛來的時候,條件比現在還要艱苦,寺廟還沒有供僧侶住宿的房子,必須自己動手搭建;蔬菜全靠卡車運輸,因為交通不便,三天才能供應一次。這些困難都沒能阻攔修行者們的腳步,寺中聚集了許多來自各地的修行僧人,其中尤以女性居多,修行時間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修行包括上師指導和自我修習,下午一般是公開課,由上師親自授課,“教室”會從講經的大殿一直延伸到屋外的草坪。
從每年藏歷九月十五日起,亞青寺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百日閉關”。在亞前斗的山坡上,散落著許多僅供一人容身的“火柴盒”般的小屋。僧眾們整日在小屋中修行, 黃昏后才能出關,中途僅有人遞送一次飲食,這樣的修行直到當年藏歷年末才會結束。此外還有一種上山修行的活動,會持續(xù)大約一個月。如果有機會在10月左右來到亞青,當每天清晨日光熹微時,都能見到扎巴(男性修行者)和覺姆們自然地列隊向不同的山頂走去;到了傍晚晚霞漫天時,他們又十分整齊地列隊從山頂走下來,場面異常壯觀。而這項活動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參與,被選中的是幸運兒。上山修行時,寺廟的管家把守在上山的各個路口,外人一律不得靠近。
兩年后,我途經亞青寺,又見到了拉姆。從甘孜縣直通白玉的道路有了極大改善,水泥鋪設的馬路,讓小轎車也能毫無壓力地跑完全程。卓達拉雪山也不再是阻隔兩地的天塹,據說隧道已經開工建設,屆時還能再節(jié)省40多分鐘。
亞青寺現任住持是阿松活佛,只要他在寺內,每天下午公開課結束后或是晚飯后都會安排時間會客,求見者包括求知的僧眾、表達敬意的膜拜者,以及像我一般,對藏地佛法充滿好奇的普通人。
探訪寺院
甘孜到白玉的公路已全部修好,全程234.7公里,小轎車也可以抵達。
噶陀寺位于河坡鄉(xiāng)白龍溝朵念山的山腰間,最好駕駛四驅越野車前往。
亞青寺位于白玉縣昌臺區(qū)阿察鄉(xiāng),距離白玉縣城122公里,從甘白公路出甘孜,一路向西,翻越卓達拉山和海子山,在公路界牌95公里前200米處,沿標有“亞青烏金禪林”的路牌拐向左側岔路,大約7公里即到,其中有5公里左右非鋪裝路面。亞青賓館是唯一的住宿點,餐廳只提供素食。賓館后方的亞前斗山坡上,有一尊蓮花生大師的鍍金塑像,這里是拍攝和觀看亞青寺最好的位置。每年10月開始,會有大批僧侶上山修行,場面非常壯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