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丁佑
(湖北省通城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咸寧 437400)
清熱利濕活血法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吳丁佑
(湖北省通城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咸寧 437400)
目的探析清熱利濕活血法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為觀察對象,按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易善復治療,觀察組采用清熱利濕活血法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檢測兩組的肝功能和血脂。結(jié)果 觀察組的ALT、AST水平和TC、TG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B超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清熱利濕、活血的中藥與易善復聯(lián)合服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
清熱利濕活血法;易善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
調(diào)查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發(fā)病率正呈不斷上升趨勢,并且發(fā)病人群正逐漸低齡化,這已成為我國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1]。本院以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為觀察的對象,分析清熱利濕活血法與易善復聯(lián)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療效,現(xiàn)作如下報告。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3~59歲,平均(43.60±8.57)歲,病程1.5~8年,平均(3.12±1.89)年;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1~58歲,平均(41.62±8.37)歲,病程2~9年,平均(3.30±2.15)年。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口服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易善復,228 mg/粒,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10),2粒/次,3次/天。觀察組按對照組的方法服用易善復,同時聯(lián)合服用清熱利濕活血中藥湯劑,方劑為茵陳30 g,大黃10 g,柴胡25 g,黃芩10 g,丹參15 g,郁金15 g,山楂30 g,枳殼15 g,香附15 g,決明子15 g,五味子10 g,白術(shù)15 g,蒼術(shù)15 g;每天1劑,300 mL水煎,分2次服用。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分別于清晨時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血清總膽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2]。在治療前后對患者做B超檢查,自制超聲檢查的脂肪肝評分標準,并進行評分,分數(shù)為0~10分,分數(shù)越低,肝臟情況越良好[3]。
兩組治療前肝功能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且治療后觀察組的ALT、AST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ALT、AST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ALT、AST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ALT(U/L) AST(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04.12±20.34 77.38±15.36*90.05±21.47 53.56±14.74*觀察組 101.22±21.14 55.72±14.29*#89.27±19.98 42.08±12.11*#
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且治療后觀察組的TC、TG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C、TG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C、TG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TC(nmol/L) TG(n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7.02±0.95 5.33±1.16* 2.63±0.71 1.90±0.58*觀察組 6.98±1.04 4.25±1.20*# 2.57±0.65 1.56±0.77*#
對照組治療前后的B超評分分別為(7.95±2.08)分、(5.98±1.37)分,觀察組治療前后的B超評分分別為(8.04±2.15)分、(4.01±1.23)分。兩組治療前的B超評分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B超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除酒精和其他因素外導致的肝細胞脂肪過度淤積,與遺傳性和拮抗胰島素等密切相關(guān)的應(yīng)激性肝損傷[4]。NAFLD容易惡化成肝硬化、肝癌等,威脅人們健康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顯得十分必要。
易善復的主要成分是多烯磷脂酰膽堿,是一種從大豆中提取的磷脂,進入人體后可以結(jié)合肝細胞內(nèi)的細胞器,維持肝臟能量的平衡,促進肝臟組織再生;還可從生理性上修復肝細胞的細胞膜,改善肝臟血液滲透和脂質(zhì)代謝,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有助于肝病防治[5,6]。本研究結(jié)果中,兩組患者的ALT、AST水平和TC、TG水平經(jīng)過治療后均有明顯降低,且兩組的B超評分較治療前降低,表明兩組使用了易善復治療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有了明顯改善。中醫(yī)學認為NAFLD主要是由肝失疏泄、痰濕內(nèi)蘊、氣機郁滯發(fā)展為濕熱,而濕熱久病入絡(luò)、血液不暢,最后導致瘀血阻滯,病理產(chǎn)物阻滯肝臟的經(jīng)脈[7]。應(yīng)選用清熱利濕、活血行氣的藥物進行治療,茵陳、大黃有清濕熱、通肝膽的功效;柴胡、黃芩可清熱燥濕、理氣解郁;丹參、郁金可活血化瘀、清肝利膽;山楂既可降脂又可祛瘀化濁;枳殼、香附有破氣疏肝、導滯化積的功效;決明子通便潤腸,五味子滋腎生津;白術(shù)和蒼術(shù)能化痰燥濕、補益肝脾[8]。這些中藥合用可以達到清濕熱、利肝經(jīng),疏理氣機,活血化痰的作用。研究結(jié)果中,治療后觀察組的ALT、AST水平和TC、TG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的B超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遠高于易善復單獨用藥。本次研究由于樣本的數(shù)量小,對于聯(lián)合用藥的遠期效果及不良反應(yīng)的情況不能作深入分析,結(jié)果有一定局限,還有待臨床的進一步觀察研究加以完善。
綜上所述,清熱利濕活血法與易善復聯(lián)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體征和臨床癥狀,并且對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血脂水平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效果持久,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yīng)用。
[1] 李進 ,李月翠,胡偉躍,等.自擬降脂護肝方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1):236-239.
[2] 王 笑.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濕熱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7,23(03):87-89.
[3] 高 玲.疏肝調(diào)脂湯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6,31(12):1987-1990.
[4] 曹 桑,陳應(yīng)隆.清熱利濕活血法聯(lián)合尿激酶、肝素鈣及腸溶阿司匹林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1):2108-2110.
[5] 劉雪峰.祛濕化瘀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guān)生化指標的影響及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14,22(3):139-142.
[6] 杜克煒.多烯磷脂酰膽堿輔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5,14:73.
[7] 楊珠瑩,謝齊貴,夏 亮,等.清熱利濕活血法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10):2549-2552.
[8] 戴曉彬.金丹王合劑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4,36(03):37.
R575.5
B
ISSN.2095-8242.2017.041.8049.02
本文編輯: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