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招繼恩
摘 要:光纖預警系統(tǒng)作為石油、化工等行業(yè)中應用廣泛的安全設備,對其使用時,鋪設較為方便,很容易將其工程化,同時,抗電磁能力較強,使其具有更加良好的檢測能力。想要光纖預警系統(tǒng)發(fā)揮出最大化的作用,必須使用效率更高、模式識別更加準確的方法。文章研究了基于圖像處理的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為光纖預警系統(tǒng)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圖像處理;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
1 φ-OTDR管線預警信號的特征
為了使本文研究得更加清晰,對光纖預警管道入侵事件的φ-OTDR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進行了研究。研究室主要對以下3種情況進行了分析:(1)大車對管道到來的壓力;(2)人員在管道周圍施工時,挖掘其附近的土壤;(3)相關人員在管線上活動。實驗進行的過程中,選擇廣東某成品油管道為研究對對象。在對該管道進行鋪設時,同時建設了相應的GYTA六芯單模通信光纜,其與地面相距2 m,與管道相距25 cm。實驗時,從整個光纜中截取了15 km的光纜進行了實驗,在該段光纜內,脈沖頻率為550 Hz,采樣率為55 Hz。
本實驗進行時,選擇了900×900的矩陣進行研究。在任何一種常見事件中,不論是光纖的變化情況,還是波的傳播,都是繁瑣的過程,想要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往往非常困難。所以,在本文研究的過程中,將所有事件全部看作為一點,通過對點的研究降低實驗難度。在彈性半空間理論內介紹,波的頻率與衰弱速率成正比,頻率越高,衰弱的速率越大,而事件所產(chǎn)生的能量與衰弱頻率成反比,能力越強,衰弱速率越小。當管道處出現(xiàn)入侵事件,使土壤中出現(xiàn)信號后,這些信號通過土壤的途徑傳遞到光纖當中,并由光纖向周圍傳遞。波在土壤中傳遞的過程中,會受到短時間的作用力,使其在平面?zhèn)鬟f時,同時向兩個方向傳遞,同時,波的速率不斷衰弱,如圖1所示。
圖1 波在土壤中傳遞示意
其中K為波的傳遞速率。在不同的事件當中,土壤所受的外力存在一定差異,不僅初始波的頻率不同,而且影響時間也完全不同。所以,3種事件內,波的衰弱速率也存在差異。任意一個信號傳遞到光纖中,都會呈現(xiàn)出“V”型,事件一中大車移動時,會產(chǎn)生較大的作用力,并且作用時間只會出現(xiàn)在一瞬間,能夠在圖像中清晰的體現(xiàn)出“V”型。但事件二與事件三的作用力較小,作用時間長,所以,圖像中的“V”型不是很明顯。
2 基于形態(tài)學的特征提取方法
2.1 圖像預處理
在提取特征之前,要將圖像劃分為多個小區(qū)域,使圖像中出的所有特征,脫離出圖像的背景。在實際的入侵事件當中,特征最大參數(shù)與背景最大參數(shù)存在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對圖像進行劃分時,選擇了臨界值劃分法,使劃分可以符合實際的要求。在利用臨界值劃分法之前,先對圖像進行一定的處理,由原來的二維圖像,轉換成灰度圖像,之后通過Ostu法計算出臨界值。由于二維圖像零點在圖像的下部,而對圖像劃分時,MATLAB將零點放置到圖像的上部,所以,與原來圖像相比,呈現(xiàn)出相反的狀態(tài),但這一狀態(tài)并不能干擾模式識別的最終結果。
在劃分后的圖像內,除特征域之外,依然具有一定的噪點,所以,為了圖像更加清晰,通過中值濾波法的方式,將這些噪點清除。同時,圖像中還存在一些小孔,也會對特征的提取帶來一定干擾,使提取的效果較差。所以,又通過圖像膨脹的方式,對所有小孔進行填充。上述處理完成后,還要標記每一個區(qū)域,將所有區(qū)域區(qū)分出來。
2.2 特征提取
在每種事件當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在提取的過程中,由于每種事件對管道帶來的影響不同,產(chǎn)生的振動信號存在差異,所以,需要使特征樣本向量化,并將振動信號看成其中主要的參數(shù)。之后,由于在每個事件中,產(chǎn)生的能力有所差異,圖像內每一個區(qū)域的像素數(shù)完全不同,所以,利用特征值對圖像分析時,可以將像素數(shù)看成一個特征參數(shù)。本文研究表達各事件差異時,可以利用十余種存在的間隔,即圖像內各區(qū)域的間距,而對間距的計算則可通過最小距離法完成,具體如下。
在對距離進行計算時,第一步要求出所有區(qū)域的質量中心,通過C=[c1,c2,…,cn]來表示,式中,n為所有區(qū)域的數(shù)量。之后根據(jù)所得的質量中心,求出兩個質量中心的最短距離,公式為:
(1)
若在整個圖像當中,只存在單個特征域,不能利用該公司進行計算時,應根據(jù)圖像的實際情況,選擇出相對較大的數(shù)值,看作特征域的距離。同時,在該圖當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各種類型的事件當中,所對應的形狀完全不同,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為:車輛運動時,能夠產(chǎn)生非常大的能量,波在傳遞的過程中,逐漸向兩側傳遞,在時間不斷流失的情況下,逐漸呈現(xiàn)出“倒V”字型;而另外兩個事件中,產(chǎn)生的能量不是很高,其中,人員在管線上部移動時,是通過腳底與地面接觸的,能夠使外力均勻分散在土壤中,因此,其所構建的特征區(qū)域,與橢圓形較為相似。人員挖掘時,需要使用的鐵鍬這一工具,受到人員因素的影響,外力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因此,構建出的圖像不是很規(guī)則。所以,本文研究的過程中,通過形狀特征的方式,提升特征的豐富性。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Dik,|bik-ci|D,k∈(1,2,…,K) (2)
其中,K表示所有區(qū)域內,界線點的總數(shù)。
然后,通過上述公式(1)計算出各界限點與質量中心的最長距離Dimax,以及最短距離Dimin,通過求出的兩個距離,得到形狀系數(shù),公式為:
(3)
為了在整個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當中,體現(xiàn)出特征提取的最佳效果,通過描繪子法的方式,開展了對比試驗。在實際當中,描繪子的類型非常豐富,所以,需要結合事件的特征,篩選出最佳的6個特征作為研究對象,描繪子與區(qū)域凸殼像素數(shù);與此相似橢圓中主要的3個參數(shù),分別為偏心率、長軸與短軸;與此圖像面積相似圓形的直徑;歐拉數(shù),即整個區(qū)域內,所有對象與小孔之間的差值。endprint
研究時,在3種事件當中,各選取60個特征域,同時求出所有的特征向量,所以,該研究內共有180個樣本。通過計算,可以得到各事件特征向量的均值,如表1所示。而在人員挖掘當中,只存在獨立的特征域,所以,為了將其與另外兩個事件區(qū)分出來,求質量中心距離時,按照1 000的數(shù)值進行計算。描繪子特征值如表2所示。
3 分類器設計
管道安全事件應用光纖預警系統(tǒng)時,所收集的信號是隨機的,具有非平穩(wěn)的特點,同時,從上述研究中能夠得知,數(shù)據(jù)樣本的總數(shù)不是很多。關聯(lián)向量機是以Bayes framework為主的學習機,使用的過程中,沒有受到Mercer定理的約束,能夠設置出所有核函數(shù),與支持向量機相比,更加稀疏。所以,利用其進行測試時,需要的時間更短,識別的精確度更高,符合光纖預警系統(tǒng)運行的要求。
首先進行假設:向量x∈Rn表示整個光纖預警系統(tǒng)內,收集信號特征的模式錄入;t=[t1,t2,t3]T表示各事件的目標向量。關聯(lián)向量機模型為:
(4)
其中,N為數(shù)據(jù)總長度;w表示權重向量,w=[ω0,ω1,…,ωN];φ表示N×(N+1)矩陣,φ=[φ(x1),φ(x2),…,φ(xN)];K(x,xi)表示核函數(shù)。將整個數(shù)集似然后,可以得到以下函數(shù):
(5)
為防止擬合過度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使該模型具有較強的稀疏性,需通過稀疏貝葉斯的方式,對權重向量進行處理,使其具有零值高斯先驗分布的特性,即:
(6)
通過計算αi的最大后驗概率,推測出最高后驗權重,從而導出關聯(lián)向量機模型。
本文研究中,選擇出常見的并且效果較強的高斯核函數(shù),該函數(shù)當中,半徑通常在0~1之間。利用試驗研究能夠知道,在對管道入侵事件識別時,半徑不同的情況下,識別準確率存在一定差異,但差異較小,在0.5時,準確率最強。在分類決策選擇時,采用的為“一對一”的決策,這樣分類會更加符合識別的需求。所以,該研究采用3個關聯(lián)向量機分類器。另外,在對分類器使用之前,還要將3個分類器看作一個整體,科學評估出其性能,并且,采用5-折交叉試驗的方式,評估出精確率。通過對各事件中25個樣本進行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中MFE為特征選擇后,通過形態(tài)特征提取推算出的識別精確率;RDFE為通過描述子特征分類識別的精確率。從該圖中能夠發(fā)現(xiàn),MFE的識別精確率更高,全部在96%以上。之后,篩選出其中某次驗證結果,進一步探討各事件分類精確率,如表3所示。
從表3能夠發(fā)現(xiàn),在各種事件當中,分類識別精確度都非常高,均超過了95%,只有人員挖掘識別時產(chǎn)生了一次問題,這是由于在挖掘的過程中,人員會在上部進行小范圍的行走,從而產(chǎn)生了干擾信號,對精確度造成了一定影響。所以說,在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的過程中,采用圖像處理技術不僅增強了識別的精度,而且計算的速度較快,符合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的要求。
4 結語
在以往管道侵入事件預警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非常龐大的預算,只有通過大型計算機的幫助,才能在最短時間內計算出最終的結果,使光纖預警系統(tǒng)無法在廣泛應用。在此基礎上,本文從形態(tài)學特征提取的角度出發(fā),通過關聯(lián)向量機分類器對事件進行識別,并利用科學的方法驗證其精確性,從而說明該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光纖預警系統(tǒng)模式識別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晶,吳晗平,黃俊斌,等.光纖光柵傳感信號解調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光學,2014(4):519-531.
[2]李川,劉江,莊君剛,等.基于背向Brillouin散射監(jiān)測混凝土應變[J].光學精密工程,2014(2):325-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