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潔
摘 要:分析鹽泥中主要成分含量與渣漿主要成分含量進行對比,從而得出實驗結論。
關鍵詞:脫硫劑;鹽泥;渣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alt mud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lurry were compar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obtained
Key words: desulfurizer; salt mud; slurry
1 實驗目的
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循環(huán)經(jīng)濟連,唐山三友氯堿有限責任公司分析燒堿車間壓濾后廢鹽泥的主要成分含量,與純堿公司渣漿主要成分進行對比,看鹽泥能否替代渣漿作為脫硫劑使用。
2 實驗儀器及試劑
2.1 實驗儀器
試驗篩850um;量筒100mL;百分之一天平;電爐子2000W;錐形瓶250 mL;20 ml大口移液管;酸式和堿式滴定管 分度值0.1ml。
2.2 實驗試劑
鹽酸C(HCl)=1.000mol/L;氫氧化鈉 C(NaOH)=1.000mol/L ;酚酞指示劑:10g/L;甲基橙指示劑;甲基紅-溴甲酚綠(1+3) 1g/L 。
3 實驗過程
3.1 分析鹽泥組分,模擬干基固含量90g/L,折算為脫硫劑
3.1.1 堿性物質(zhì)的測定
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分析鹽泥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鈉鎂,以及少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取約1克的鹽泥,用水溶解后,過濾,測定清液的氫氧化鈉與碳酸鈉含量。采用雙指示劑法,用酚酞為指示劑,測定氫氧化鈉與一半的碳酸鈉量,繼續(xù)用甲基橙為指示劑測定另一半碳酸鈉含量。反應式為: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 HCL= NaCL+H2O+CO2
同時取約1克的鹽泥,用水溶解后,過濾,采用絡合滴定法測定清液中鈣鎂含量。從而得出鹽泥中堿性物質(zhì)含量。
3.1.2 氯離子的測定
取約10克鹽泥,用水溶解后,定容于500毫升容量瓶,從中吸取10毫升于錐形瓶中,加4滴鉻酸鉀,用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測定氯離子含量。
3.2 篩分實驗
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鹽泥,用水溶解混勻,通過850um篩子,做水篩實驗,同時做平行樣,兩個樣品的固體篩余物均為0。
3.3 沉降實驗
模擬干基固含量90g/L,配制懸濁液,用100毫升量筒,測定半小時沉降率,分別為93%和92%。
3.4 粒徑檢驗
使用激光粒徑儀對鹽泥進行檢測,和純堿公司脫硫劑進行對比,結果為:
堿渣脫硫劑的粒度分布在0.36-630um之間,平均粒徑28um;鹽泥粒徑分布在0.2-316um之間,平均粒徑14um,鹽泥比堿渣要細。
3.5 烘干實驗
取鹽泥約10克,在105±2℃將樣品烘到恒重,計算水分含量。
樣品一:33.86%;樣品二:33.06%
4 結論
鹽泥作為脫硫劑的重要指標堿性物質(zhì)較低,如果要達到脫硫劑的要求需要增加固相含量,根據(jù)折算,需要干基固含量提高到130g/L左右,(此時氯離子含量約為16g/L,沒有超出要求),其他指標合格。
參考文獻:
[1]工業(yè)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含量的測定[GB/T].技術標準,4348.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