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梅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閑活動,將可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將可獲得各種知識,對于陶冶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提高文化素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而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適時施教,在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教師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無論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來說,還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都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閱讀的習慣,我結(jié)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淺見。
第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shù)剡x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低年級學生從開學就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梢宰屗麄兛匆恍﹫D文并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后,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后學生學完課文后,還可以想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nèi)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怎樣讀。
第二,要使課內(nèi)和課外有機結(jié)合,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闭n本內(nèi)數(shù)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qū)W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nèi)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
第三,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應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樣,閱讀也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從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chǎn)生共鳴。給學生閱讀的空間,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只有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踐、思考,才能真正地獲得能力,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第四,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交流活動,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通過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第五,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保障。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文,實行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自覺性。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獨立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能自主地進行閱讀,豐富了語文材料,擴大了知識面。進行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個從膚淺到深刻,從理解不確切到確切理解,從被動記背結(jié)論到主動思考理解的過程。因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的有效途徑。閱讀的方法歸結(jié)主要有以下兩個:其一是按順序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讀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順序朗讀,弄明白事情怎樣從頭說起,先說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文章主要講一件什么事情。試著找出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或段,細細體會這些詞、句、段表達了作者什怎樣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語速、語調(diào)或語氣朗讀就能表達作者的這種思想感情。其二是分步朗讀,評讀賞悟。通讀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后,就應分步賞讀文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教師應著力指導學生養(yǎng)成以適當?shù)靥岢鰡栴}的習慣:“這本書大概講什么?”“主題是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有什么意義?”“給我們什么啟迪?”并且明確地告訴學生,僅僅會提問題是不夠的,還必須能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用筆在字里行間、文章的空白之處圈點重要的詞,劃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更大興趣,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六,鼓勵先進,堅持閱讀。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激發(fā)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zhì)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jīng)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經(jīng)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總之,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重視閱讀效果,注重正面引導,給學生閱讀的時間,給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nèi)ラ喿x,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與書為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這項工程的諸多方面都有待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