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人: 張應成 [1] 初備時間:20160812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繼壓力、壓強概念、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guī)律之后,有關壓強的重要課程內容,它的學習將為高中熱學相關內容的學習奠定好基礎,能與先前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一起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與固體和液體壓強相比,氣體壓強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雖然沒有復雜的計算,但學生理解氣體壓強還存在一定困難。新課程標準對其要求是: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材注重通過實驗,探究物理規(guī)律,重視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本節(jié)教材以多個實驗和事實讓學生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引導學生理解托里拆利實驗,了解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為主線,讓學生在參與探究活動中加深對氣體壓強的理解和掌握。
本節(jié)內容計劃用2課時,學案課前下發(fā),讓學生在課下完成預習,并在課前任意抽查組內成員的學案完成情況,然后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大氣壓的存在,且知道大氣壓產(chǎn)生的原因;
2、2.通過對大氣壓強存在的學習,能夠列舉生活中一些應用大氣壓強的例子并能夠清楚解釋其原因;
3、3.通過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大氣壓存在的同時明白大氣壓很大。
(二)過程與方法
1、1.組織學生參加喝飲料比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出教學內容。
2、2.通過探究實驗(1)“倒掛金鐘”探究大氣壓是否存在。
3、3.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吸盤進行探究實驗(2),檢驗探究(1)得出的結論,同時利用有孔吸盤為所學內容設疑,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分析大氣壓強的存在。
4、4.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嘗試運用氣體壓強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并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喝飲料比賽的結果,找出其原因在于吸管,并加以解釋。
5、5.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兩個吸盤吸在一起很難分離引導學生思考大氣壓強的大小,并通過馬德堡半球實驗讓學生明白大氣壓很大。
6.6、讓學生完成課堂小結,加深對本次課內容的識記與理解。并利用“鞏固提升”進行學習效果檢測。
7.7、在教材例、習題的基礎上,適度延伸、拓展設計分層配餐作業(yè)A組、B組題。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1.讓學生參與課堂探究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2.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親身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而課堂將物理還原到生活中。
三、教學重點:
1、1.通過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2、2.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與大氣壓強有關的生活實例。
四、教學難點:
1、1.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
2、2.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與大氣壓強有關的生活實例。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恰當?shù)年U述,進而組織學生開展喝飲料比賽、粘吸盤比賽,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大氣壓強。
(二)新知探究
1、1.探究實驗(1):“倒掛金鐘”
圖1 倒掛金鐘(a) 圖2 倒掛金鐘(b)
將小球放在裝滿水的飲料瓶口,倒立飲料瓶,乒乓球沒掉。轉動飲料瓶,乒乓球仍沒掉。
提出問題:乒乓球為什么沒掉?(引導學生受力分析,得出空氣是有力量的,并且空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力量。)
探究實驗(2):覆杯實驗
得出結論:空氣的壓強是存在的,且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1)空氣受到重力的作用;(2)空氣具有流動性。
2、 2.喝飲料、粘吸盤比賽失敗原因揭秘
(1)喝飲料比賽失敗原因
喝飲料的果汁中:
吸管內空氣被吸走了 管內空氣變少了 管內壓強變小了 嗎
管內壓強小于大氣壓強
提問:為什么同樣吸飲料,為什么有快有慢呢?(同時引導比賽失敗的兩個同學觀察自己所用的吸管。)揭示吸管的玄機,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當物體內外壓強不等時,大氣壓產(chǎn)生的效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
(2)粘吸盤比賽失敗原因
圖3 吸盤掛物(a) 圖4 吸盤掛物(b)
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吸盤掛物,檢驗探究實驗1所得結論,并利用無損的吸盤和有孔吸盤進行貼鏡子實驗,無損的吸盤很容易就貼在鏡子上了,而有空的吸盤卻怎么也沒辦法貼在墻上。
提出問題:為什么有孔的吸盤沒辦法貼在鏡子上?(引導學生分析吸盤內外的壓強。)
結論:大氣壓強是存在的。
3、 3.馬德堡半球實驗
從切身體驗入手,思考為什么我們平時感覺不到大氣壓強,是因為它很小嗎?
馬德堡半球實驗:1654年5月8日,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抽氣機的發(fā)明者奧托·格里克做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30cm的銅質空心半球緊扣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空氣,然后用16匹馬分別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結果16匹馬費了很大的勁才拉開銅質空心半球,兩個半球被拉開時爆發(fā)出像“放炮”一樣的響聲。而如果不抽去這兩個緊扣的半球球內空氣,則用手就能拉開它們。
總結:馬德堡半球實驗說明了什么?(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兩個吸盤吸在一起卻很難分開,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同時說明大氣壓強很大。
4、 4.小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對大氣壓強的利用普遍存在,以問題“ 生活中還有那些現(xiàn)象或例子可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呢?”組織學生將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同時利用大氣壓強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
5、 5.演示實驗:瓶吞氣球
6、 6.思考交流:氣球不扎口也能不漏氣
用橡皮泥、氣球、飲料瓶,瓶底開了個洞,將氣球放進飲料瓶里,吹氣口倒扣在瓶口,吹氣后用橡膠泥堵住瓶底的洞。
提問:為什么不扎口的氣球不漏氣。
六、目標檢測
七、作業(yè)布置
通過視頻了解瓶吞蛋實驗,并從中找出該實驗的利與弊,并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改進瓶吞蛋實驗。
八、配餐作業(yè)(A組、B組)
九、教學反思
1、1.本節(jié)課活動太多,會導致學生把握不住重點,因此應適當減少課堂中的小活動;
2、2.實驗要進行對比,比如“倒掛金鐘”實驗,瓶中沒有水會怎樣,瓶中水不滿時會怎樣,瓶中水滿時又會怎樣;
3、3.可以把一部分實驗放在習題中;
4、4.實驗之前、活動之前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或對問題的猜想,給學生一個思考的過程。
【1】張應成
單位: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芒市國際學校
詳細通訊地址: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闊時路102號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芒市國際學校
郵編:678400
聯(lián)系電話:18314105309
電子郵箱:11488341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