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燕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基于課程標準許的教學設計,我結合初中年級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復習課來向大家說一下我是如何基于課程標準許的教學設計和完成目標的。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課程標準解讀,學情分析,三維目標重難點制定及依據(jù),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教學評價、板書設計等方面
對教學情況作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設計結構
《師友結伴同行》是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而第一單元如何與父母交往也與二單元有相同之處,所以在復習課時我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統(tǒng)稱為《感恩的心》這樣一個大的主題活動復習課,教材通過大量的生活實際,運用文字描述、插圖、典型案例等將教學所學資源有機整合,以生活主題模塊的編寫方式設計教材結構。
(二)教材內(nèi)容結構
教材知識結構,每框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第一框題《如何與父母交往---感恩父母》第二框題《同儕攜手共進—感恩朋友》。第三框題《老師伴我成長---感恩老師》就這樣我們《感恩的心》大的主題就有三個板塊。每個框題的內(nèi)容對整個教材的連貫性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說課標
本單元分為兩課: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前一課講生生交往及同學關系;后一課講師生交往及師生關系。。再加上一單元的如何與父母交往,這些課一融合都在于強調(diào)健康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學生的成長。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
通過復習,進一步引領學生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脚c異性交往。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如何與父母交往及溝通的藝術。
2.學生的認知情況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接受義務教育心理發(fā)展還很不成熟階段。情緒表現(xiàn)不穩(wěn)定,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如何處理好與人交往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3.心理特征
如何與朋友相處;如何建立正常的男女生交往的關系;如何把握與教師的關系并很好的解決沖突。
四、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制定及依據(jù)
(一)說學習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會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尊重他人適時適時地表達個人的情緒。
2.認識到調(diào)控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知道情緒的種類對書本案例分析,能不斷使學生掌握調(diào)與人交往的藝術和培養(yǎng)能力。
【知識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知道與人交往作用
2.通過探究活動,掌握與人交往的藝術和方法。
(二)說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學會與朋友相處;讓學生認識到異性交往的必要性;善于調(diào)控自己(心理和行為);
教學難點:讓學生客觀和真實地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并很好的掌握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
確立依據(jù):初一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還很不成熟階段,表現(xiàn)在情緒方面也是如此,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生活受到干擾,有時妨礙正常的學習生活
五、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例題、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通過“展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歸納結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情景教學法
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涉及的交往藝術,學生易理解但不易運用,所以為了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
3.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讀、記、分析、聯(lián)系實際等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4.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六、說學法
“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
七、教學過程
1.通過音樂配上導語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與目的:通過做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設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好的導入,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出示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與要求進行自主學習
設計意圖與目的:思品課具有明理、激趣、導行的特點,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提高道德認識,激發(fā)、誘導道德情感和學習積極性,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和學習行為,挖掘出潛在的各種能力,從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因此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與思考。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fā)現(xiàn)新知識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做游戲和小組合作開展探究活動
4.設計意圖與目的
在思品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說教的誤區(qū),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思品課堂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實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
5.知識鞏固
通過預設學生身邊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明確思品課并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將學到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認知,從而做到知行統(tǒng)一,讓學生的情感所得真正落地。
6.課堂小結
用作品小組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升華,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讓學生在課下也能回味無窮,會收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為思品課平添靚麗的色彩。
八、說教學評價
新課標充分體現(xiàn)了思想品德新課程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的特點,力求以其自身的具體、生動、真實性強,可信度大的特色去主動贏得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
九、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書面語言,魏書生曾經(jīng)說過,思維的汽車在知識的原野上奔馳時,就有了這樣一張“知識地圖”,通過知識樹的形式設計這樣的板書,能夠更好的對本框題的內(nèi)容作出歸納、總結,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還能增強思品課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