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尤
摘要:市政工程給水管道施工在城市發(fā)展建設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市政給水管道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城市人們的生活品質,因此在給水管道施工過程中,要掌握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以此來全面提高給水管道施工質量,確保投入使用后能夠達到良好的性能。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水管道施工;開槽;排水;管道埋設;驗收
給水管道施工作為市場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全面提高市政給水管道施工技術,從而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市政給水管道施工項目較為復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內容較多,因此要掌握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全面提高市政給水管道的施工技術水平。
1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給水管道施工開始之前,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后續(xù)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嚴格檢查施工現(xiàn)場,校對設計圖紙。做好前期地質勘察工作,提前進行技術交底。并針對施工中的具體內容來做好各個項目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確保施工正常、有序的開展,并獲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2開槽施工
在開槽施工過程中,需要夯實管道區(qū)域的墊層和回填土,根據打夯裝置操作時需要的空間來決定管道基槽底部的寬度,而且在溝槽側幫也要提供合理的側向支撐空間,在管頂以上溝槽在保持好槽寬,即要滿足夯實管道區(qū)域墊層及回填土的最窄可行寬度,同時管道與槽幫之間的距離也在保持在管區(qū)打夯設備寬度以上。在溝槽開挖過程中,要保證溝底土層不受到擾動。在沒有地下水情況下,在設計標高以上5~10cm位置時要停挖,對于有地下水的情況,可挖至設計標高以上10~15cm,要下管之前要對溝底進行平整。遇到堅硬巖石時需要進行小范圍的爆破作業(yè)進行開槽,對于槽底存在巖石可能會對管道造成損壞的情況,需要將開挖到溝通設計標高以下0.2m,然后利用粗砂或是軟土夯實至溝底設計標高。利用機械設備進行溝槽開挖時,在基底標高以上要預留一層,然后利用人工進行清理,并保留30cm厚土層不挖,在下一道工序開始之前再將其挖除。
3排水
在給水管道施工時,地下水會對開槽、管道敷設和回填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保證地下水位要維持在管道基礎和墊層之下,確保槽底的穩(wěn)定性。這就要求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做好溝槽降水工作,當地下水流量較小時,溝槽可以超挖,并按坡度進行碎石或是礫石的回填,為排水提供更多的便利。對于地下水量較大時,則要采用井點系統(tǒng),其主要由一組連續(xù)的多孔管組成,打入含水層,并將其連接到總管及水泵。在具體排水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對溝槽底部、溝墻、基礎或是其他填埋區(qū)帶來破壞,需要對地面的排水或是地下水析出的水流進行控制。另外,為了能夠提高輸送水流的能力,可以在多孔排水暗溝周圍圍填級配良好的材料,以此來減少細骨料的流失。
4管道埋設
4.1埋設深度
外部荷載、管道強度、管道交叉情況及土壤地基等主要因素對非冰凍地區(qū)管道的覆土厚度起決定的作用,對金屬管道而言,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0.7m,非金屬管的話則不小于1.0~1.2m,覆土務必夯實以免受動荷載作用而影響其強度;冰凍地區(qū)管道的埋深除取決于上述因素外,土壤的冰凍深度亦應考慮。
4.2管道基礎
管道應有適當的基礎,管道基礎的作用是防止管底只支在幾個點上,甚至整個管段下沉,這些情況在土壤松軟的地基處,應采用強度不小于C8的混凝土基礎。若遇土都會引起管道破裂,常用的基礎分三種,即天然基礎、砂基礎和混凝土基礎。不做基礎的情況有當土壤耐壓力較高和地下水位較低時,在管溝中管道可直接埋未擾動的天然地基上;在巖石或半巖石地基處,作基礎的可為鋪墊厚度為100mm以上的中砂或粗砂,再于此上埋管;土壤特別松軟或流沙或通過沼澤地帶,承載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根據一些地區(qū)的經驗,可采用各種樁基礎。
4.3管道支墩
承插式接口的給水管線,在彎頭、三通及管端蓋板等處,均能產生向外的推力,當推力較大時,會引起承插接頭松動甚至脫節(jié),造成漏水,因此必須設置支墩以保持管道輸水安全;但當管徑小于400mm或管道轉彎角度小于5°~10°,且試驗壓力不超過980kPa時,因接頭本身足以承受外推力,可不設支墩。在管道水平轉彎處設側面支墩;在垂直向下轉彎處設垂直向下彎管支墩;在垂直向上轉彎處用拉筋將彎管和支墩連成—個整體。
4.4排管與下管
在管道下入溝槽之前,需要在槽上將管道排列成行,在排管前,需要根據設計要求來定位三通和閥門,并確定接口工作坑的位置。在溝邊進行排管過程中,不能對交通、溝槽安全和施工帶來影響。在承插接口管道施工時,通常承口要迎著水流方向進行排列,以此來減少水流對接口填料的沖刷。鋪管位置為斜坡時,承口要朝上坡位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施工的便利,局部地段施工時也存在承口背著水流方向排列的情況。在給水管道埋設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開槽施工和無槽施工技術。無槽施工主要采用頂管進行施工。開槽施工更加安全、經濟,需要提前根據各種因素選定下管方法,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5管道質量檢查與驗收
5.1給水管道試壓
利用試壓的方式來檢查管道的施工質量。在管道試壓過程中,需要提前設計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導路線,明確試驗壓力和試驗方法。對于管道工作壓力處于0.1MPa以上時,需要進行強度和嚴密性水壓試驗。對于埋設在地下的管道,需要保證管道基礎、回填土厚度等都符合施工標準要求下進行試壓。對于架空、明裝和安裝在地溝中的管道,要先檢查管道的外觀,沒有問題后才能進行試壓操作。管道試壓要分段進行,每段長度在位于1公里以內,如果是非金屬管道,試驗段可以再短些。試壓過程中要利用管堵對試驗管段兩端進行封堵,并加支撐,避免接頭脫開。
5.2管道沖洗與消毒
驗收前,應沖洗管內的污泥、臟水及雜物,一般避開用水高峰夜間作業(yè),以流速不小于1.0m/s的沖洗水連續(xù)沖洗,直至出水口處濁度、色度與入水口處沖洗水濁度、色度相同為止。若排水口設于管道中間,應自兩端沖洗。管道去污沖洗后,將管道放空,采用氯離子含量不低于20mg/L的清潔水浸泡24h,然后將管內含氯水放掉,注入沖洗水進行沖洗。
5.3工程驗收
竣工驗收時,需要準備好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資料,并應對竣工驗收資料進行核實,進行必要的復檢和外觀檢查。應對管道的位置及高程、管道及附屬構筑物的斷面尺寸、給水管道配件安裝的位置和數量、給水管道的沖洗及消毒、外觀等項目進行鑒定,并填寫竣工驗收鑒定書。
6結束語
在市政工程給水管道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通過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并與具體工程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施工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保證給水管道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文新.市政管道工程質量通病及應對措施[J].中國技術,2008,(8).
[2]白玉斌.試論現(xiàn)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7).
[3]趙瑞濤.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