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永
學好一門語言必須有足夠的練習環(huán)境,真正去說,去聽,在不斷的聽說鍛煉中才能不斷吸收不斷進取,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對于英語的學習,恰恰是缺少了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
一、聽說要結(jié)合
在新授課時,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聽和說。聽和說的雙重刺激,將使教學效果大大大提高。如在教課時,先利用多媒體課件,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談?wù)撓嚓P(guān)話題,引出新授課的的關(guān)鍵詞匯,句子,再用錄音機的形式為同學們輸入語言材料,并讓學生在聽的同時完成相關(guān)的對話,把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同時輸入給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逼真的生活情景,讓他們有感而發(fā),在看、聽、說、寫的多維環(huán)境中儲存、建構(gòu)自己的語言。從而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
二、教學中突出“真”
在教學中,可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突出真實性。比如:教學家庭成員的詞匯時,教師可讓學生帶來“全家?!闭掌⒆寣W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教學人體部位的詞匯時,可讓學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戲;教學表示顏色的詞匯時,教師可讓學生談?wù)摳髯苑b、學習用具和手表等物品;如操練fat時,師生同做動作:雙手手心相對,手指并攏,說一聲“fat”,雙手向外各移一點直至最后手臂伸直,無法再 fat 為止。對于 thin 則相反。這種教學方法,學生身臨其境,印象深刻,從而更好的理解記憶。
三、創(chuàng)造說的環(huán)境
學習英語要靠學生自己實踐,在不斷地交際化活動中掌握英語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活動,如:每周舉行兩次“口語秀”。剛開始由教師指導,以課本內(nèi)容為素材,表演小品,講故事,說笑話,再慢慢由學生自己去編、去發(fā)現(xiàn)、去表演。發(fā)動學生每周學唱一首英文歌曲,日積月累,時間一長,學生就能學會不少英文歌曲。每月閱讀、欣賞一篇美文。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英語水平選讀至少一篇精短美妙的英文小品。做值日報告。為了使每一位學生有更多參與機會,對每項內(nèi)容的時間要控制,以便每位同學都有發(fā)言機會,也可每天課前2~3分鐘可安排一名學生做值日報告,用英語說出當天的日期、星期、天氣、出勤、新聞等情況。這樣,既可以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起到課前“熱身”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英語教學方法盡量生活化,每節(jié)課都要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哪怕只有一點也足以。聽,說,讀,寫,可以通過嘗、演、辯、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