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娥
作文應該傳遞人間真善美,表現(xiàn)兒童的天真可愛,表現(xiàn)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讓孩子把作文當做自己的秘密朋友,才是作文教學的一條康莊大道。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比較有效果的作文訓練課。對于提升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我的訓練是這樣的:
一、 作文的基本功訓練首先是“細節(jié)”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文的基本功訓練范圍,就是“抓細節(jié)”,抓細節(jié)問題能夠解決學生文章空洞無物的有效方法。大凡有震撼力的文章或文學作品,都是從細節(jié)入手的,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劉備的筷子突然落地了;林沖由忍到反的整個過程,都是通過細節(jié)展現(xiàn)的。在日常生活里,病人痛苦的呻吟聲是細節(jié),人生得意時的狂妄自大是細節(jié);人在尷尬時的忐忑不安是細節(jié);人在靦腆時的羞羞答答是細節(jié);人在緊張時的手足無措也是細節(jié)。細節(jié)是人內心活動的寫照,細節(jié)是人的真摯感情的表現(xiàn),細節(jié)是復雜的人世生活的折射。細節(jié)是需要觀察的,細節(jié)需要理解,需要心領神會,生活里處處有細節(jié)。語文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細節(jié)的觀察力,捕捉力。其核心就是一個情字,內心情感豐富的的孩子,他會將心比心,他很容易捕捉到最有生命力的細節(jié),反之,情感世界蒼白的人,你把細節(jié)理論講得細致精到,也是無濟于事的。文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
二、 作文的基本功訓練要有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作文的內容訓練,可以從家庭,學校拓展到整個社會,從家里的小狗拓展到整個大自然,從引導觀察現(xiàn)象拓展到挖掘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信息;作文內容訓練,先從寫一下片段開始,把片段作文,分類訓練,仿佛練習拳法,先練習一招一式。因為,學習畫畫,要先學習素描,學習書法,先練習正楷,學習彈琴,先練習指法。作文訓練,同樣如此,作文片段,練習不好,作文基本功就不扎實,整篇作文就會毛病百出。作文片段練習,可以先從寫日記開始著手訓練。在寫作訓練中,我重點訓練學生如下幾點練習:
(1)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比造句更具自覺性。
作文訓練起始于一年級口頭作文,即說話訓練。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進行說話的訓練,用完整、正確、簡練的書面語言要求他們,幫助他們在說話訓練中形成句子的概念,而最根本的還是以寫話為目的的聽說一句話訓練
(2)你觀察到什么,就說什么! --重視看圖說話,訓練看圖寫話。 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是引導學生從觀察具體的形象入手,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對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質有一定影響,而且對訓練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培養(yǎng)觀察事物、分析表達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學極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訓練。
(3)看的書多了,你也會模仿了! --增加閱讀量,提倡學一學。 要想寫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豐富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詞匯、模擬情境等
(4)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多鼓舞,少批評,給學生一份自信。 自信心對于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剛剛跨人作文殿堂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更無可非議。在作文教學當中,我也經(jīng)常對學生們說: 別怕,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也盡量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
三、訓練學生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
我們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捕捉寫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則是寫好文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去細致地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分析生活,學會能夠在生活中捕捉材料。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飲食起居中敏銳地發(fā)現(xiàn)樂趣,這種樂趣讓人生元氣充沛、生機勃勃。文字、書籍本身無法拯救麻木的生命和枯寂的心靈,一簞食,一杯茶,一曲琵琶語,一塊烤地瓜,一點星光,一片樹林,一陣散步,一刻小睡,皆讓我們眷戀塵世的風情。然后,把他們寫出來,記在日記本里。那么,我們的學校生活有哪些需要發(fā)現(xiàn)的寫作材料訓練呢?
(1)班會課就是捕捉材料的一個窗口。老師批評了誰,表揚了誰,這些內容都可以使用日記的形式,寫成不同性質的文章。
(2)每周一升旗,校長總結一周情況時所講的話,只要學生注意聽講,講話的內容也是小練筆的好素材。
(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如環(huán)境、生活條件、人與人的關系發(fā)生變化等。
(4)和自己周圍人交往時,對這些人的看法,或從周圍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寫作的素材。
(5)學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對主人公說的話等等。都是作文訓練素材。
當學生積累了大量寫作的材料以后,自然就會有感而發(fā),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闹笇?,學生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而不是空洞、無病呻吟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