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琳
遇到問題學生是常見的情況,對于小學問題學生,首先需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針對成因采取對應的措施,探究教學方法。筆者以小學問題學生的成因及對策分析為主題進行研究,旨在提高對小學問題學生的培養(yǎng)水平,提高小學教育的整體水平。
一、小學問題學生的問題成因
1.生理缺陷
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小學生,難免會存在一些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生理缺陷,例如聽力、視力等多方面的缺陷。這些生理缺陷的存在會導致很多小學生難以完成一般的學習任務。
3.心理問題
綜合小學教育的現狀而言,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是較為普遍的,其主要的表現為自卑、焦慮及抑郁等。心理問題會直觀地表現為上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課上不積極主動、缺乏學習興趣、無紀律性及自我約束能力差等方面。
3.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對小學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導致問題學生出現的直接原因。家庭方面的問題涉及到父母離異、父母教育水平低、打罵孩子等諸多方面。眾所周知,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的言行舉止和不良生活習慣會直接導致學生的眾多問題。
4.學校原因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然而目前很多學校一味地注重智力及升學率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使得問題學生的問題沒有得到學校的重視。特別是由于學生成績的問題及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方面的影響,對與問題學生缺乏重視,抱著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
二、小學問題學生的教育方法
1.一視同仁,關注問題學生
小學問題學生大部分都很敏感,不愿因為自身的問題遭到周圍同學的嘲笑,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因而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決不能帶著有色眼鏡或歧視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學生。教師應該找出問題學生與問題學生的不同,在這些問題學生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及關注。
2.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學校及家庭是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環(huán)境,因而為了更好教育這些問題學生,應該將家庭教育與學校的教育相結合,不可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將眼光局限在學校內,應該與學生的家長聯(lián)手,通過與家長進行溝通,雙管齊下,一起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3.重視情感教育的作用
眾所周知,情感教育是最具有優(yōu)勢的教育方式,教師為了順利解決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嘗試走進學生的內心,以真誠的態(tài)度關心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情感教育的方式與普通的教育方式相比,更加有助于拉近教師與學生的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進而打開心扉,使教師能夠真切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制定出合乎情理的教育策略。
4.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及鼓勵
在小學教育階段,問題學生的表現就是缺乏自信心、自卑,不喜歡講話和接觸外部,或者是過于好動的另一種極端情況。但是這些問題學生從內心深處而言是很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及愛護的,他們渴望與人溝通。因而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這些問題學生,教師應該給予問題學生更多的關注及信任,使其充分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俗話說得好,教師是三分教育七分期待,教師應該給予問題學生充分的幫助及鼓勵,進而幫助他們找回信心?!?/p>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