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對于現(xiàn)代化住宅同樣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要求住房舒適度的同時,更加注重其建筑質量的提升,文章主要對住宅裝配式外墻體系防水設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裝配式住宅;外墻體系;防水設計
近年來,我國關于新建住房的漏水投訴問題屢見不鮮,新浪網針對此問題進行了相關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們住房的幸福指數(shù)以及安全居住質量,與房屋滲漏問題息息相關,故該問題需引起社會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建筑單位,要加強對住宅外墻體系防水設計的研究。
1、傳統(tǒng)住宅的外墻漏水問題
以我國上海地區(qū)為例,很多新建成的住宅特別是高層住宅,均采用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還有一部分采用了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裝飾面以面磚和涂料飾面居多,部分使用了干掛石材幕墻。門窗大多采用現(xiàn)場安裝的鋁合金材質,小部分建筑還采用了塑鋼門窗??照{多采用現(xiàn)場預埋套管的方式來進行。而外墻的防水施工屬于室外工程,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且施工過程中,常因工程進度的問題而與其他的工序同時進行,交叉作業(yè),現(xiàn)場情況十分混亂。
分析建筑外墻漏水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受結構以及受力等因素影響,導致混凝土墻體出現(xiàn)溫度裂縫和干縮裂縫等問題;施工材料在應用過程中,由于不同材料的溫度膨脹系數(shù)不同,最終導致鋼筋混凝土墻與砌塊填充墻相交的位置出現(xiàn)了裂縫問題;預埋件安裝不牢固導致的空洞或裂縫問題;由于安裝變形、構造缺陷以及尺寸差異等因素導致門窗口的滲漏問題;受到現(xiàn)場施工條件的影響,導致空調、腳手架預埋孔、支模螺旋孔等墻體的密實度不足,最終出現(xiàn)裂縫的問題。據調查,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由于施工質量造成滲漏問題占據46%;材料質量占據25%;設計質量占據20%~28%。造成住宅外墻漏水問題的因素比較多,實際施工過程中需加強對該工藝的研究。
2、住宅裝配式外墻體系防水施工要點
目前,裝配式住宅的外墻體系防水處理工藝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難度系數(shù)也比較高,一般需根據不同的外墻板接縫設計要求開展一種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施工要點分析如下:
2.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需對預制墻板的混凝土養(yǎng)護質量和加工精度進行嚴格檢查,因為兩者將對建筑的防水情況和安裝進度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故應引起重視。檢查過程中主要包括預埋窗框周圍的混凝土密實程度、墻板的平整度以及尺寸等,一旦發(fā)現(xiàn)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應禁止使用。此外,還需檢查墻板周邊的橡膠條的安裝質量,轉角的位置是否存在破損的問題,膠條處是否存在瑕疵等等。
2.2施工中嚴格控制安裝質量
吊裝墻板之前,需認真做好測量放線工作,包括基礎線和墻板的位置線等等,為后續(xù)吊裝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調整墻板的精準度一般分為兩個步驟,即粗調和精調。粗調需以控制線為基礎讓墻板就位脫鉤;精調需將墻板軸線的垂直度和位置調整到一個標準的范圍之內,實際施工過程中其誤差不能超過5mm。
2.3墻板接縫防水施工需遵循規(guī)定流程
墻板接縫外側打膠工作需嚴格按照設計流程來進行,預留空腔和基底層需處理干凈。打膠工作之前要認真檢查其深度,打膠墻板需進行底涂處理,從而增強混凝土墻板與膠之間的凝結力[1]。
墻板內側的十字接縫部位和連接鐵件需使用聚氨酯進行密封處理,該項工作開始之前,還要做好鐵件的防銹和除銹工作,施工完成之后,可通過潑水試驗檢驗是否存在滲漏問題。
2.4檢驗防水效果
該工作的重點在于墻板的十字接縫處、現(xiàn)澆結構與預制墻板連接處、窗框部位等,還需檢查打膠位置是否存在脫膠問題,排水管的通暢度,包括其內側是否存在水跡、水印等,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需立即尋找原因并處理。
3、工程案例分析
3.1工程簡介
本文以深圳市某區(qū)域內住宅建設為例,總建筑面積高達20萬㎡,由4棟24層和8棟25層的高層住宅共同構成。標準層高設置在2.9m。該項目工程的產業(yè)化程度較高,全部為裝配式住宅,其核心筒體為現(xiàn)澆結構,外墻結構設置為裝配式的剪力墻結構。
3.2預制墻板的接縫防水處理
該住宅區(qū)的預制外墻板接縫設置成槽口的結構,接縫的外側均填充了抗氣候影響的密封膠,中間部分為減壓空間,由構造空腔所形成,其內側使用空心橡膠管止水帶,通過相互壓緊,保證了防水效果。
預制墻板的十字接頭位置,在橡膠止水膠帶的外側涂聚氨酯密封膠,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保證建筑具有良好的彈性,避免橡膠止水膠帶之間的相互錯動,產生的裂縫問題。另外,為防止雨水滲入到室內,在豎向板接縫的空腔之中,每相隔一定的距離,就需要設置導水管,并使用膠帶進行固定處理,起到排水和平衡室內外氣壓的作用。
3.3預制墻板水平接縫防水處理
預制外墻板水平接縫可設計成內高外低的形式,并結合減壓空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借助水流自然垂直下落的原理,避免水流倒吸而流入到室內空間。除了混凝土結構的防水工作之外,在接縫外側填充防水密封膠,內側使用空間橡膠管止水帶也十分關鍵,同樣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還可在墻板之間的十字接頭部位,增設高分子咬合型接縫帶,增強墻體的防水效果。
3.4混凝土與預制墻板的交叉處防水處理
本次工程施工中,在縱橫墻交接部位、內墻轉角、外墻轉角以及相鄰剪力墻之間設置了現(xiàn)澆段,預制剪力墻的水平鋼筋在現(xiàn)澆段內錨固。在混凝土與預制墻板的交叉處可使用密封材料進行防水處理[2]。
3.5構造點防水處理
3.5.1外門窗防水設計
本次工程中預制外墻門窗選用的是集成預制后裝法,在工廠中預埋窗框,在現(xiàn)場進行安裝。其構造的防水設計如下:
內窗臺需高于外窗臺。外窗臺深處墻面應不小于60mm,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合適的排水坡度,底部線槽的寬度和高度常控制在18mm左右,與外窗下框的交叉處需預留出凹槽,并使用聚氨酯進行嵌縫。門窗上側需設立滴水線,防止雨水進入到門窗的上口。結構與外窗框的交接處,一般需預留出5mm×5mm的凹槽,同樣需使用聚氨酯進行嵌縫。
預埋附框與窗框之間填充了聚氨酯目的在于保持發(fā)泡膠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窗框和結構之間的密封處理,可更好的防止雨水流入到室內。為增強門窗的自防水性能,施工中需(下轉86頁)(上接84頁)選用剛度較好的鋁合金材料。該材料的接口處、螺釘、方槽、滑撐、鉚接等部位均采用了粘性高、彈性好、耐候性能佳的材料進行了密封處理。
3.5.2預留孔洞防水
在預制外墻板上,除給燃氣管道、和給排水管道預留進出的空口之外,裝配式住宅施工過程中的垂直運輸機械,如人貨電梯、塔吊與結構之間,都需要設置出相應的附墻桿件,結構外墻上需要設置連墻件,但拆除之后一定會留下很多的孔洞,在此情況下,需對這些孔洞進行封堵和補澆處理,一旦孔洞封堵不嚴,就會在砂漿干縮的作用下,形成一些毛細孔和裂縫,雨水便會沿著這些孔洞流入到堵塞不嚴的接縫當中,最終引發(fā)墻體滲漏問題。
關于外墻板預留的孔洞,考慮其在長內加工時已完成了防水套管的埋放,且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個構造層均可臨時放置孔洞模具,故在進行面層收口工作時,孔洞根部的周邊需預留出凹槽的位置,在管道穿過孔洞完成了安裝固定工作之后,需使用聚氨酯或者是水泥砂漿等填實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炷翂ι砼c套管之間的凹槽,需在使用密封材料之前,涂刷一層基層處理劑,外密封層的深度一般是縫寬的0.6倍左右。
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安全防護設施以及各種機械施工設備均會留下很多的施工洞口,在進行外墻轉飾面層和防水層施工之前,需對這些洞口進行處理,可采用補澆或是砌塊的方式進行封堵,保證其表面飽滿和密實。在不同施工材料的交接處和施工縫的交接處,需固定好鋼絲網,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抹灰找平之后,再使用高分子接縫帶進行基面防水工作[3]。
4、裝配式住宅的外墻防水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首先,對于預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預埋附框以及墻板周邊的混凝土要保證密實,若預埋件的質量不合格應嚴禁使用;其次,接縫處需密封好,不能留下縫隙,完成了相應施工之后,需進行嚴格的驗收檢查,確保無誤之后才能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最后,淋水實驗是檢驗工程防水效果的重要途徑,試驗過程中,需在房檐下豎縫1m的范圍之內淋水35分鐘左右,使其形成水幕,驗收合格之后,才能進行正常的使用。
總結:
綜上所述,裝配式住宅的外墻體系防水設計十分重要,且該項技術目前已成為社會大力推廣的新型技術,即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建筑外墻的防水性能,實際施工中,相關人員需熟練掌握施工要領,且需嚴格按照設計流程來進行,把好防水質量關,從而使住宅建筑符合現(xiàn)代人們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鄧凱,朱國梁.某裝配式建筑外墻防水設計及節(jié)點構造處理[J].中國建筑防水,2016,24:15-17.
[2]邱令乾,禹洲.裝配式建筑技術實踐及應用[J].建筑技藝,2017,03:68-71.
[3]賈元蓉,程佑東,侯和濤.分層裝配式鋼框架-支撐房屋的工程設計[J].建筑結構,2017,47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