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蕾
在德語的學習上,主要就是為了培養(yǎng)自身的語言能力,其中主要就包括了閱讀與理解能力。通常讀、寫重點考驗的是我們的理解準及表達的準確性,主要在“精”,而綜合性語言訓練重點集中于“博”,這是為了擴大學生知識廣度??焖匍喿x針對以上兩方面均有檢驗,因此要提高德語語言能力,我們就要正確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德語閱讀的速度與質(zhì)量。
德語正逐漸成為一門越來越熱的外語學習專業(yè),開設德語專業(yè)的學校也越來越多,學習德語的前景也更加可觀,但是學生在學習德語的過程中始終面臨著許多問題,包括缺乏信心、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缺少等。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學好這一門新的語言,以期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據(jù)教材靈活應用學習方法
通常德語教材中快速閱讀材料的詞量為數(shù)百到一千左右,材料的內(nèi)容基本由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等常見語法知識,盡管如此,對于德語基礎較差的人來說,閱讀依然吃力,為了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在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進行略讀與快速瀏覽,即泛讀。這種快速閱讀過程要求抓住文中的關鍵性內(nèi)容,所以學生在迅速瀏覽全文的同時,抓住文章脈絡,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要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就要先了解各個段落的概意,而各段落常包含主題句來幫助了解概意,主題句大都位于段首或段尾。這樣從句到段再到文章,就能歸納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學生在提煉全文核心思想的過程中增強了閱讀能力,通過反復練習,就會愈加熟練。
其次,必要時進行查閱或跳讀,即針對性查找。要做到這一點,即要求快速瀏覽,又要求重點挑揀,這種方法在文章內(nèi)容偏難、生詞較多的情況下更加適用。但是如果學生德語基礎較差,該方法就難以實行。但是學生如果在閱讀前先看文章后面的問題,再帶著問題閱讀全文,那么就可以通過關鍵詞等迅速掃視,有的放矢,找到問題答案,這樣既節(jié)約時間又提高了閱讀效率。
最后是針對性細讀,即在跳讀的基礎上將找到的句段進行細讀。這種方法要求所找到的段落有較高的準確性,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對于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這種方法對于提高做題正確性與閱讀質(zhì)量有較大幫助。
2、多次閱讀,強化印象
在文章閱讀練習中,學生在讀完課文后馬上做練習,并且不翻看前面的文章,可以幫助學生邊看文章邊找答案的不良習慣,但是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沒有較大問題,但是做題的答案準確率常不高,這與學生對文章理解程度與對問題理解準確性有關,因此學生在完成練習后要多次閱讀,加深印象,從而熟悉全文中心思想,準確把握出題人意圖。要想做到多次閱讀,就要求能做到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考驗,其中大致分為略讀與跳讀。略讀的方式為先快速瀏覽全文,然后選擇,最后再次瀏覽全文并修改答案。跳讀的方式為先閱讀問題,然后掃視全文并選擇答案,最后再瀏覽全文并修改答案。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身特點與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3、限時閱讀,保證效率
要提升閱讀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閱讀習慣,例如邊看邊讀出聲、倒讀、以手或筆指讀、隨時查字典等等,不良的閱讀習慣不僅會浪費時間,還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對全文結(jié)構與整體思想的把握。這些不良閱讀習慣對于閱讀速度的提高是有極大的妨礙的,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就必須糾正這些不良習慣,通過大量閱讀訓練,提高閱讀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學會抓取關鍵信息,培養(yǎng)眼與腦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限時閱讀可以使學生調(diào)整閱讀節(jié)奏,抓緊時間,發(fā)揮學習潛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提高閱讀能力。
4、根據(jù)文題特點分析總結(jié)規(guī)律
4.1通過文章特點,抓住閱讀要點
一般閱讀文章可以分為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與應用文等,針對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閱讀重點。例如記敘文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及結(jié)局等,傳記要重點了解主人公特征及其相關事件聯(lián)系等,而新聞報道等文章講求時效性、準確性,與事件發(fā)生相關的地點、數(shù)字等就更加重要。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將文章進行簡單歸類,然后根據(jù)文章類別特點進行閱讀。
4.2掌握閱讀題題型,確定理解重點
對于閱讀理解題,要做對題的前提是正確理解題意,一般題型包括常識題、語義句義題、判斷題、判斷推理題等。因此在做題時分清題型是基礎,學生要掌握各種題型的基本解題規(guī)律,判斷閱讀重點,這樣閱讀效率才會提高。
5、總結(jié)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學生的大量練習和堅持,講究的是循序漸進。筆者通過對目前學生在德語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分析,提出了對提高德語閱讀速度與質(zhì)量的一些方法與技巧,希望能對大家在德語學習過程中提高閱讀效率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