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敦煌壁畫祭祀樂舞圖樣態(tài)分析

      2017-10-20 23:44:57姚怡暾
      黃河之聲 2017年22期
      關(guān)鍵詞:壁畫敦煌

      姚怡暾

      摘 要:敦煌在我國歷史文化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瑰寶,特別是敦煌壁畫更是被世界所稱贊。在這些壁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記錄了各種樂舞,其中更是以祭祀樂舞為主。壁畫生動的反應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的信仰,以及樂舞特點。

      關(guān)鍵詞:敦煌;祭祀樂舞;世俗樂舞;壁畫

      敦煌,一個坐落在我國西北部的一個古城,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旅游景點。這主要是因為這里沉淀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最終形成了以敦煌莫高窟為主的藝術(shù)文化瑰寶。莫高窟又被稱作千佛洞,它從先秦時期建,經(jīng)歷了多個朝代,最終形成了大量的洞窟、壁畫和泥質(zhì)彩塑等,成為了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佛教文化藝術(shù)圣地。

      一、祭祀樂舞

      在原始社會中,因為人類的力量渺小,對自然界的力量非常崇拜。所以逐漸出現(xiàn)迷信鬼神,對各種圖騰崇拜等,而在這樣中情況的影響下,可以和天或者神溝通的人,即“巫”便出現(xiàn)了。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祭祀和占卜,聆聽神的啟示,而且他們還從事祈福祛災的工作。在原始社會最初,“巫”都是由氏族首領(lǐng)擔當?shù)?,這足以看出人們對“巫”的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巫舞才得以廣泛的流傳。在我國的許多朝代在進行祭祀時,都采用了巫舞。“巫”的盛行主要是通過舞蹈來取悅?cè)?,和神進行交流,通過雜技、幻術(shù)、和繪畫等方法來進行祈福消災等?!拔住焙汀拔琛蓖簦拔?,以舞降神者也”。

      敦煌壁畫中的樂舞主要就是在祭祀活動中所用的樂舞。因為這些洞窟有被稱作千佛洞,所以所有的壁畫必定和宗教和祭祀有關(guān)。無論這些壁畫是反應的佛教故事、供養(yǎng)人事等,其實都是反應了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活現(xiàn)狀,是一種歷史的寫照。這些壁畫的豐富和風格迥異,也很好的反應出了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人們的樂舞特點和變化。

      二、敦煌石窟壁畫中的祭祀樂舞圖的樣態(tài)分析

      (一)拜塔起舞圖

      莫高窟第23窟的拜塔起舞圖,主要是分三部分,內(nèi)容較為豐富。在壁畫的上端,描繪的是一種田間風光。一個農(nóng)夫正在地頭休息,女子則在旁邊伺候。這把中國古代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視,以及傳統(tǒng)那種男耕女織生活生動的表現(xiàn)了出來。下端的壁畫則描繪了幾個孩子在玩沙子,正在堆塔。而中間的主圖,主要就描繪了一組樂舞圖。其中一個人起舞,六人進行伴奏,這就是一種祈禱的過程。而通過對整幅畫來看,畫的上端和下端,正是人們所要祈求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在傳統(tǒng)的生活中,因為受佛教的影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寄托在佛祖的保佑上,因而在生活中,人們對拜佛和祭祀樂舞都非常重視。

      (二)跳喪樂舞圖

      1.莫高窟第449窟,中唐,北壁,老人入墓圖中的跳喪樂舞圖。

      莫高窟第449窟表現(xiàn)的是老人入墓圖。在中唐,老人出殯入墓時,因為身份的不同,出殯的儀式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普通的人家出殯的規(guī)模和儀式都比較小、流程也比較簡單。而豪門貴族的出殯就比較復雜,場面也較為宏大。這也就是壁畫中所描繪的那種氣勢恢宏的場面。出殯時,經(jīng)常會由挽郎進行牽引,而且需要唱挽歌,指導走到墓穴為止,如是佛教徒圓寂,則會有九品往生墨,其主要的意義就是他們的靈魂早登西方極樂。在出殯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鼓樂伴奏等。在敦煌的這幅壁畫中,不僅有各種聲樂伴奏,同時還有一人戴面具起舞,這其實就是一種巫舞,其表現(xiàn)了一種對死者的緬懷和祭奠。

      2.莫高窟第454窟,宋代,東坡,跳喪樂舞圖。

      莫高窟第454窟表現(xiàn)的是老人入墓圖,從壁畫中中可以看出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墳墓樣式,以及他們祭奠逝者的方法。在壁畫中,墓旁邊一個人正在甩袖起舞,這正是一個男子跳喪舞的圖。

      (三)莫高窟第465窟,元代,北壁,擬獸舞猴面人身舞形象

      莫高窟第465窟的擬獸舞猴面人身舞形象壁畫,這屬于密宗畫派。擬獸舞形象有著非常早的歷史,究其發(fā)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游牧民族,這和他們打獵互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后來,變成一種祭祀活動上的內(nèi)容,再發(fā)展,逐漸形成了一種古樸的舞蹈形式。除了這個洞窟中這樣的壁畫之外,在莫高窟的有些經(jīng)變之中,還可以看到多人首鳥身的形象,其實這些都是宗教中的一些形象,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模仿的一種舞蹈。

      第465窟的舞者猴面人身,全身赤裸,左腿呈微蹲,并且是以左腳全腳掌站立,右腿側(cè)抬起,翻腳掌,腳掌斜側(cè)向上。左臂屈抬肘到胸前,手中拿一物品,右臂屈向上舉,掌心向上。這個舞蹈形象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元代著名的《十六天魔舞》。雖然其中帶有對宗教文化的宣傳,不過其中也包含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對祭祀樂舞的一種有效提煉。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敦煌壁畫藝術(shù)在不同的洞窟中都各不相同,風格迥異,這敦煌壁畫就像是一個流動的流失畫卷,向人們展示了不同時期,人們祈禱、樂舞的狀態(tài)。所以我們在對其進行研究時,一定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其進行探討和欣賞,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不同時代祭祀樂舞的相似之處和發(fā)展改變,從而很好的把握整個敦煌壁畫藝術(shù)的歷史發(fā)展脈搏。

      注釋:

      ① 譚蟬雪.盛世遺風-敦煌的民俗[M].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126.

      ② 孺子莘.中國石窟寺樂舞藝術(shù)[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314.

      ③ 王克芬.天上人間舞翩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2.

      ④ 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樂線描圖集[M].甘肅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2007:198.

      [參考文獻]

      [1] 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樂線描圖集[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2007.

      [2] 譚蟬雪.盛世遺風-敦煌的民俗[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

      [3] 陰法魯.敦煌樂舞資料的歷史背景[J].中國史研究,1980,3.

      [4] 高國藩.中國民俗探微-敦煌巫術(shù)與巫術(shù)流變[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3.

      [5] 高國藩.敦煌民俗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6] 孺子莘.中國石窟寺樂舞藝術(shù)[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7] 王克芬.天生人間舞翩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吳曼英,李秀才,劉恩伯.敦煌舞姿.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猜你喜歡
      壁畫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壁畫上的數(shù)學
      敦煌之行
      學生天地(2020年35期)2020-06-09 03:01:06
      我在敦煌修壁畫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高雄县| 桓仁| 建宁县| 高邑县| 南华县| 延庆县| 鹿泉市| 万山特区| 乳源| 稻城县| 元江| 衡南县| 昔阳县| 武胜县| 博客| 太仆寺旗| 永寿县| 海伦市| 奉化市| 泗水县| 汾阳市| 砀山县| 北票市| 巢湖市| 许昌市| 遵化市| 保山市| 定日县| 泸州市| 宜丰县| 襄城县| 大名县| 休宁县| 柯坪县| 崇义县| 石泉县| 淮滨县| 齐河县| 灵璧县| 鸡西市|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