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虎
摘 要:初中是學生性格與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注重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具備較強的素質和正確的意識,推動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使學生既成才又成人。分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的德育教學,必能為有關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109
隨著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當代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學識豐富、能力強的人才,同時也需要具備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人才,因此,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角色,除了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之外,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具備優(yōu)秀的品質和較高的道德,從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中學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階段,是學生個人道德品質和素養(yǎng)形成的時期,因此,初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的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點,并能夠付諸實踐之中,使學生能夠成為綜合素質高、道德品質好的優(yōu)秀人才。班主任肩負教學與管理的重任,不僅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工作,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和班級的情況,促使班級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上,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認識,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推動學生建立良好的品德,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注重以身作則,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的品行,同時對于教學管理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應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人施教,讓學生能夠找到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另外,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必不可少,家校同心協(xié)力,推動學生的不斷進步。
一、注重自身德育素質的提升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想使學生的德育素質得到培養(yǎng),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德育素質,為學生樹立正面的例子,以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首先,班主任需要做好基礎的事情,例如在上課時不遲到早退、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禮貌等,這些事情雖小,但卻能充分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因此,班主任需要從細微之處做起,以一點一滴來影響學生;其次,在新的時代中,教師也需要緊跟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加強德育理念的學習,不僅要學習好的德育理念,更要學習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德育理念,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后,針對班級中出現(xiàn)的不文明、不道德行為,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出特別的示范,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影響學生,例如,有的學生認為音樂、美術等課程并不重要,因此常常在這類課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這樣不僅是不正確的學習行為,同時也是對任課教師的不尊重,此時,班主任可以在課堂上抽出五分鐘的時間,為學生高歌一曲,或是畫一幅畫,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學生看到班主任多才多藝的一面,此時,班主任可以順勢引導學生:音樂、美術等藝術性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才藝,同時對于學生氣質、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有促進作用,只有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才能獲得更加均衡的發(fā)展。
二、做到因人施教
每個學生的性格、學習情況、成長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因而在德育方面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不同的問題,此時,教師就需要認識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促使每位學生都能不斷進步。例如,有的學生因不遵守學校規(guī)則而影響了班級的集體榮譽,那么教師就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導,告訴學生班級是一個集體,而集體的榮譽是需要班級中的每一份子付出努力的,集體所獲得的榮譽也是對班內每一位學生的獎勵,因此,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影響了集體的榮譽。另外,學校規(guī)則是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遵守的,倘若大家都無視規(guī)則的存在,那么必定會造成秩序的混亂,因此,遵守校園規(guī)則、愛護集體榮譽是一個學生需要做到的基本認識。倘若對現(xiàn)行的規(guī)則有不同的見解,可以積極提出,師生共同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完善。這樣的方式就非常準確地針對了該學生的具體情況,既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所有的同學進行教育,同時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單獨交流,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達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見,德育教育需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保持與學生家庭的溝通
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因此,班主任需要保持與學生家庭的溝通,但是,有不少學生并不喜歡教師進行家訪,一是害怕教師跟家長“打小報告”,二是害怕教師看到自己的貧困家庭等,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靈活變通與學生家庭溝通的方式,使教師與家長都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情況,這樣才能及時做出科學的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正確發(fā)展。例如,除了傳統(tǒng)的家訪、開家長會等溝通模式,班主任可以積極舉行相關的親子活動,以更加輕松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同時也能夠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例如在與家長對話時,邀請學生一起參加,這樣學生可以全面了解教師和家長的談話內容,打消了學生的疑慮,同時學生也可以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推動了三方的共同溝通,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德育教學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人格的建立和素質的提高有重要影響,班主任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較高的個人素質,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8.
[2] 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60-61.
[3] 金艷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9):177.
[4] 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320.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endprint